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马铮

马铮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梅雨
  • 3篇梅雨锋
  • 3篇暴雨
  • 3篇边界层
  • 2篇湍流交换
  • 2篇热通量
  • 2篇梅雨锋暴雨
  • 2篇边界层参数化
  • 2篇边界层参数化...
  • 2篇参数化方案
  • 1篇数值模拟
  • 1篇湍流通量
  • 1篇飑线
  • 1篇飑线天气
  • 1篇飑线天气过程
  • 1篇梅雨暴雨
  • 1篇江淮
  • 1篇暴雨过程
  • 1篇WRF模式
  • 1篇值模拟

机构

  • 4篇南京信息工程...
  • 3篇浙江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沈阳中心气象...
  • 1篇常州市气象局

作者

  • 4篇马铮
  • 3篇沈新勇
  • 3篇李小凡
  • 1篇冯涛
  • 1篇黄文彦
  • 1篇张晓晨

传媒

  • 1篇气象科学
  • 1篇热带气象学报
  • 1篇解放军理工大...

年份

  • 4篇201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不同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对一次梅雨锋暴雨过程湍流交换特征模拟的影响被引量:6
2017年
利用WRF模式结合不同的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对2007年7月3—5日发生在江淮流域的一次梅雨锋暴雨过程进行多组数值模拟试验。结果发现,边界层方案的选取对于降水的落区和强度模拟会产生较显著的影响;在降水率及地面要素的模拟上,各方案在降水中后期的模拟差异明显大于降水发生阶段;不同边界层方案的选取对于降水时段内的水平风场、垂直运动和假相当位温的垂直分布都产生影响,直接影响降水时空分布的模拟;不同方案都模拟出了在降水发生之后不同于晴空日变化的湍流动能垂直分布,经分析发现与局地较强的垂直风切变和近地面强湍流气团被抬升有关,而浮力项起着耗散作用;各方案的湍流交换特征与湍流动能特征基本吻合,相比于其他方案,MYJ方案在降水区域的湍流动能及湍流交换强度明显偏弱,对热通量的输送也偏弱;GBM方案在边界层内的湍流混合偏弱而在边界层以上湍流混合显著偏强,热通量输送在边界层以上的高度上误差明显,影响了对降水区域气象要素的模拟能力,仍需要进一步改进。
沈新勇马铮郭春燕李小凡
关键词:WRF模式边界层参数化方案梅雨暴雨湍流交换
一次梅雨锋暴雨的边界层热通量输送与湍流动能收支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利用中尺度WRF模式对于2007年7月一次典型的梅雨锋暴雨过程进行了高分辨率数值模拟,对于边界层内的热通量输送和湍流动能的时空变化特征,以及湍流动能各收支项的分布及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降水发生时段内边界层热通量和湍流动能的时空分布特征与晴空日变化特征表现出显著不同,潜热通量随高度自下而上呈现"正—负—正"的分布,感热通量以负值为主,负值中心高度与潜热通量由负转正的高度相对应,湍流动能的发展高度与持续时间都有所增加,降水区近地面湍流动能弱于其他区域,但是在468 m以上高度则显著强于其他区域。降水区湍流动能的来源主要是平均风切变所产生的机械湍流,浮力作用与粘性耗散在降水期间消耗湍流动能,湍流输送作用将低层的湍流动能输送至较高的高度,使低层减小而高层增大,临界高度与湍流动能的大值中心高度对应。
马铮沈新勇沈新勇黄文彦李小凡
关键词:梅雨锋暴雨边界层热通量
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对一次梅雨锋暴雨湍流交换特征模拟的影响
利用WRF模式结合不同的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对于2007年7月3~5日发生在江淮流域的一次梅雨锋暴雨过程进行了多组数值模拟试验,对比了不同方案对于降水以及边界层动力热力结构的模拟效果,同时对暴雨期间边界层热通量输送、湍流动...
马铮
关键词:梅雨锋暴雨边界层
文献传递
一次江淮飑线天气过程的边界层湍流输送特征被引量:3
2017年
为了充分了解飑线冷池、湍流动能及湍流输送的特征,利用中尺度天气预报数值模式,对2014年7月12日江淮地区的一次飑线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其边界层冷池、湍流动能和湍流输送特征。结果表明:飑线处于发展期时冷池作用较小,随着飑线系统的增强,冷池作用逐渐显著,对环境风的阻碍作用加强,其前沿辐合加强,有利于触发新对流;飑线发生前,浮力项为边界层湍流动能的主要产生项,湍能随高度减小;飑线系统过境时,切变项为主要湍能源,在边界层高层时较大;飑线对流前的晴空区域内,边界层湍流运动向下输送动量,补充边界层摩擦损耗;飑线强对流影响的区域内,近地层湍流运动向上输送动量,减弱了大风的影响;向上较大的潜热、感热通量增强低层的大气不稳定性,有利于强对流系统的发生发展。分析表明,边界层湍流输送与飑线系统的演变过程密切相关。
沈新勇张晓晨马铮李小凡
关键词:飑线数值模拟湍流通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