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肖国胜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心肌
  • 1篇导管
  • 1篇导管消融
  • 1篇电生理
  • 1篇电生理学
  • 1篇动作电位
  • 1篇心房
  • 1篇心房颤动
  • 1篇心房颤动导管...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肌梗死面积
  • 1篇心肌细胞
  • 1篇心肌细胞动作...
  • 1篇心血管
  • 1篇心血管病
  • 1篇心血管病学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病
  • 1篇血管病学
  • 1篇血浆

机构

  • 4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厦门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厦门大学附属...

作者

  • 4篇肖国胜
  • 3篇王焱
  • 2篇陈银蓉
  • 2篇黄卫斌
  • 2篇巩燕
  • 1篇刘泰槰
  • 1篇曾昭萍
  • 1篇李源
  • 1篇周法光
  • 1篇林晨晖
  • 1篇叶涛
  • 1篇温红梅
  • 1篇陈超
  • 1篇常贺

传媒

  • 2篇中国心脏起搏...
  • 1篇上海医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1
  • 2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三维食管超声在左室室壁瘤微创Bioventrix-Revivent应用研究
苏茂龙王焱肖国胜王斌尤灏林智王建王慧敏
左房容积与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患者复发的关系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左房容积(IAV)与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相关性。方法104例房颤患者。术前应用64排容积CT扫描,在advantage workstation4.2图像工作站中重建左房,测量LAV,术中通过三维标测系统(CARTO)指导行射频消融术,术后3个月评定治疗效果,并随访6个月。结果随访6个月结束,t04例中有20例(19%)房颤复发。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复发组平均IAV比未复发组的大[117.6±28.9cm^3,95%可信区间(CI)104.1~131.1cm^3 vs97.1±16.8cm^3,95%CI93.5~100.8cm^3,P=0.006]。多因素分析显示LAV是独立的预测导管}肖融术后复发的指标(P〈0.05,相对风险度=1.044,95%CI 1.018~1.071)。结论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房颤复发与LAV大小相关。
陈银蓉黄卫斌肖国胜陈超周法光曾昭萍温红梅王焱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心房颤动导管消融射频电流左房容积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乙醛脱氢酶2活性水平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乙醛脱氢酶2(ALDH2)活性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与心肌梗死面积、心功能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基因芯片法分析ALDH2基因型。入选27例ALDH2基因野生型(GG型)的AMI患者作为实验组,15例ALDH2基因野生型且排除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于AMI发病后12、24和48h,对照组于入院后12、24和48h采外周静脉血,应用血液ALDH2活性比色法定量检测试剂盒测定ALDH2活性水平。应用Selvester QRS计分系统对AMI患者进行梗死面积估测。实验组根据心肌梗死面积大小分为梗死面积>15%和梗死面积≤15%两个亚组;根据Killip分级法分为Killip Ⅰ级、Killip Ⅱ级和Killip Ⅲ~Ⅳ级3个亚组。结果实验组在AMI发病后12、24和48h的ALDH2活性水平分别为(61.9±15.0)、(97.2±22.5)和(52.9±15.3)U/L,显著高于对照组入院后12、24和48h的(21.2±3.5)、(22.9±5.9)和(24.5±6.5)U/L(P值均<0.01)。实验组ALDH2活性水平呈动态变化,峰值出现在AMI后24h。小面积心肌梗死亚组在AMI发病后12、24和48h的血浆ALDH2活性水平的总和显著高于大面积心肌梗死亚组(P<0.01)。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显示,实验组3个时间点的ALDH2活性水平的总和与心肌梗死的面积呈负相关(r=-0.484,P=0.01)。KillipⅠ级亚组3个时间点的血浆ALDH2活性水平的总和显著高于KillipⅡ级和Ⅲ~Ⅳ级亚组(P值均<0.01)。结论 ALDH2基因野生型AMI患者的血浆ALDH2活性水平有动态变化,峰值出现在AMI发病后24h。ALDH2基因野生型AMI患者的血浆ALDH2活性水平与心肌梗死面积呈负相关,即血浆ALDH2活性水平越低,心肌梗死面积越大,心功能越差,提示其可能作为分析病情及判断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并为应用ALDH2激活剂在AMI的治疗中发挥心脏保护效应提供新的思路。
王焱陈银蓉巩燕肖国胜
关键词:乙醛脱氢酶2急性心肌梗死心肌梗死面积
兔右室流出道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及钠钙交换尾电流特性
2011年
目的研究兔右室流出道(RVOT)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及钠钙交换尾电流(INCX,tail)相关特性,探讨源于RVOT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方法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兔右室(RV)游离壁和RVOT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在不更换细胞及电极内液情况下连续记录INCX,tail,对比分析两者动作电位和INCX,tail特性。结果兔RVOT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复极时程(APD)的变异程度大于RV游离壁心肌细胞。在RVOT心肌细胞记录到早期后除极及显著延长的APD。动作电位显著延长及后除极的RVOT心肌细胞所对应的INCX,tail到达峰值时程较动作电位正常的细胞延迟,并且电流强度大于RV游离壁对照组心肌细胞(P<0.05)。结论 RVOT心肌细胞APD变异程度大,而且APD显著延长的RVOT细胞INCX,tail到达峰值时程延迟及相应电流显著增大,这是RVOT部位好发触发活动的重要机制。
王焱林晨晖李源刘泰槰肖国胜常贺黄卫斌叶涛巩燕
关键词:电生理学右室流出道触发机制钠钙交换电流动作电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