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一然
- 作品数:6 被引量:232H指数:5
- 供职机构:工业和信息化部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社会学哲学宗教更多>>
-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发展策略研究
- 生态文明是能够修复工业文明下人与自然紧张关系的新型文明形态,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文明。生态文明建设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生态保护和环境污染治理,是在反思工业文明弊端的基础上,探索一条人与自然、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统一...
- 彭一然
-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
- 中国当代生态文明观体系构建——基于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解析被引量:5
- 2016年
- 生态文明建设是现阶段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选择。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离不开对生态文明理论的系统研究,需要进行理论阐释。文章基于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通过生态文明观的体系的构建,从生态文明哲学观、历史观、经济观、政治观、文化观、社会观角度对当代中国生态文明进行阐释,试图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 蓝庆新彭一然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生态文明观
- 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关联机制和发展策略被引量:40
- 2013年
-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也是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我国"四化"协调发展中存在着工业化对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带动力不强,城镇化、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不力,信息化与工业化、城镇化以及农业现代化融合不够,不同区域之间"四化"发展水平不同等问题。为此,要发挥工业化、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长效机制,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深化信息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融合,通过区域信息化的协调发展推进区域均衡发展。
- 蓝庆新彭一然
- 关键词: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 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方法研究——基于北上广深四城市的实证分析被引量:57
- 2013年
-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实现科学发展和绿色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本文基于层次分析法原理,构建包括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和生态制度4个准则层,30项具体指标层的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在该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对2011年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深圳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进行了横向比较。评价结果显示:在这4个一线城市中,深圳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最高,北京市应在生态经济方面,上海市应在生态经济和生态环境方面,广州市应在生态文化和生态制度方面加大建设力度。
- 蓝庆新彭一然冯科
- 日本“数字新政”战略动机与发展特征被引量:12
- 2020年
- 当前日本政府十分重视数字经济发展,全力推进“数字新政”,在“后5G”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学校的ICT应用、中小企业信息化、ICT领域研发等方面,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体现了其提升数字经济竞争力,全面推动社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激发中小企业数字时代新活力,促进经济新增长点的战略动机。日本“数字新政”具备硬件投资与软环境建设相结合、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相结合、数字技术各类研发投入并重等基本特征,对我国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数字经济形成借鉴与启示。
- 蓝庆新彭一然
- 关键词:数字经济战略动机
- 中国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方法--基于20032014年31个省市的空间差异研究被引量:110
- 2017年
- 文章从城镇自身发展质量、城镇化推进效率和城镇化协调程度三个方面,构建了包含34项指标的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31个省市2003-2014年的城镇化质量与效率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发现我国新型城镇化质量整体不高,省域之间城镇化质量差距明显,省域内部城镇化质量各要素发展不均衡;城镇化质量空间差异明显,呈现从东部沿海向中、西部依次递减的特征;城镇化率不能反映城镇化发展质量。根据测算结果,我国各省域整体城镇化率和新型城镇化质量指数呈现"高—高"、"低—高"、"低—低"和"高—低"四种类型,其自身城镇化率和城镇化质量指数之间的协调程度分为质量滞后、协调和质量超前3种类型,这与区域间人口迁移流动规律密切相关。根据城镇化质量不均衡状况,文章提出"高—高"型区域关注城镇化可持续发展、"低—高"型区域重点在体制机制创新、"低—低"型区域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高—低"型区域关注城镇化的社会、生态效应以实现量变到质变的对策建议。
- 蓝庆新刘昭洁彭一然
-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