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志强

作品数:3 被引量:41H指数:3
供职机构: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邯郸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低分
  • 2篇低分子
  • 2篇低分子肝素
  • 2篇低分子肝素钙
  • 2篇血栓
  • 2篇血栓形成
  • 2篇深静脉
  • 2篇深静脉血栓
  • 2篇深静脉血栓形...
  • 2篇静脉
  • 2篇静脉血
  • 2篇静脉血栓
  • 2篇静脉血栓形成
  • 2篇骨折
  • 2篇股骨
  • 2篇股骨粗隆
  • 2篇股骨粗隆间
  • 2篇股骨粗隆间骨...
  • 2篇分子
  • 2篇肝素

机构

  • 3篇冀中能源峰峰...

作者

  • 3篇闫桦
  • 3篇叶志强
  • 2篇王晶
  • 1篇岳珂
  • 1篇张海峰

传媒

  • 1篇贵州医药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应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0
2017年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应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间我院骨科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钙6000IU治疗,皮下注射,2次/d;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银杏达莫注射液20 m L治疗,静脉滴注,1次/d,疗程均为10 d。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髌骨上极上15 cm周径、髌骨下极下15 cm周径及肿胀率,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PT)、D-2聚体(D-D)水平和血液流变学检查指标。结果:治疗期间研究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0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髌骨上极上15cm周径、髌骨下极下15 cm周径均轻微增高,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髌骨上极上15 cm肿胀率、髌骨下极下15 cm肿胀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2d研究组患者PT、APPT显著高于对照组,D-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0 d研究组PT、APPT显著高于对照组,D-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d、治疗后10 d研究组全血低切、全血高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和纤维蛋白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可以降低血液凝固性,改善血液流变学,对预防股骨粗隆间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良好的疗效。
闫桦叶志强岳珂王晶江冉冉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钙银杏达莫股骨粗隆间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
低分子肝素钙与阿司匹林预防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被引量:20
2018年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预防性使用低分子肝素钙与阿司匹林对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A组)、低分子肝素钙组(B组)和联合组各40例。其中A组给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B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进行治疗,联合组给予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钙进行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术前、术后1d、术后12d的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b)、谷丙转氨酶(AL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抗凝血酶Ⅲ复合物(TAT-Ⅲ),比较三种术后DVT发生率。结果三组患者术后12d的PLT、Hb均低于术前(P<0.05)。三组患者术后1d的DD、TAT水平均高于术前,且联合组和B组术后1d的DD、TAT水平低于A组(P<0.05)。三组患者的DVT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联合组的DVT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钙能有效降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DVT的发生率,而单独使用阿司匹林预防DVT的效果较差。
叶志强张海峰王晶杨勇闫桦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低分子肝素钙阿司匹林深静脉血栓形成
熊果酸对大鼠永久性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研究熊果酸对大鼠永久性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14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模型对照组、熊果酸(20、40、80和120 mg/kg)治疗组、舒血宁注射液(0.9 m L/kg)阳性对照组,每组20只。采用颈内动脉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p MCAO)模型,插入栓线后立即尾静脉注射给药。术后6 h行盲法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测定脑梗死体积(IV%)和脑组织含水量,采用荧光标记法测定神经细胞胞浆Ca2+浓度[Ca2+]i,并通过苏木精-尹红(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与脑缺血模型对照组相比,熊果酸(40、80和120 mg/kg)治疗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显著降低(P<0.05,P<0.01)、胞浆[Ca2+]i浓度显著降低(P<0.05,P<0.01),熊果酸(80和120 mg/kg)治疗组脑梗死体积和脑组织含水量均显著降低,脑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明显减轻。结论:熊果酸对大鼠永久性局灶性脑缺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该作用可能与其抑制Ca2+内流有关。
叶志强闫桦
关键词:熊果酸脑缺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