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蕾
- 作品数:10 被引量:75H指数:5
-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北沙柳居群间叶片性状的变异被引量:4
- 2015年
- 采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国家北沙柳种质资源保存库内收集的21个居群叶片表型性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相同表型性状在不同居群内也存在差异,所有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P5(0.3864)和P21(0.1664),表型性状中变异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叶面积(0.3549)和异形指数(0.1221)。2)相关分析表明,叶面积、周长、叶柄长、叶长和叶宽之间均为极显著相关(P=0.01),长宽比和异形指数与各表型性状相关性不显著。3)聚类分析表明,P21明显分割于其他居群外,表现出特异性。叶片性状变异特征为北沙柳优良品种筛选提供了科学依据。
- 郝蕾张国盛白玉荣王颖李小龙吴伟穆喜云闫子娟王辉
- 关键词:叶片性状居群
- 沙柳不同产地间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分析沙柳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为资源的有效利用、新基因的挖掘和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应用SSR分子标记分析8个产地330份沙柳样本的遗传多样性。从45对SSR引物中筛选出19对多态性引物,共扩增出74条带,其中63条具有多态性,每对引物检测到等位位点数为2-11,平均多态性位点为3.89,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8171,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4079,平均观测杂合度(Ho)为0.3798,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I)为0.6447。利用POPGENE软件对SSR扩增结果分析表明,8个产地间的遗传相似度在0.9437-0.9908。UPGMA聚类分析表明,8个产地划分成3类;遗传分化程度和产地间的距离呈正相关。
- 宋祥硕黄海广张国盛李小龙边卉郝蕾王辉闫子娟
- 关键词:沙柳SSR聚类分析
- 杨柳科植物叶绿体基因组结构及变异分析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获取杨柳科叶绿体基因组的结构及序列特征,揭示杨柳科植物的系统发育关系。【方法】利用Excel和本地Blast,分析统计杨柳科已公布的23种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大小、结构组成、基因数量、排列顺序及内含子等信息;同时基于55个共有单拷贝蛋白编码基因,采用NJ法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杨柳科23种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大小在155~159 kb,主要由大单拷贝区(LSC)长度差异引起。各物种基因排列顺序基本一致,均为2个IRs和2个SCs的典型四元组合结构,4个边界主要位于rpl22、ycf1、rps19基因处。psbZ、ycf15、lhbA、infA、trnK、trnG、trnL、trnV、trnI、trnA等基因存在缺失现象,引起基因数量差异。内含子在细胞色素复合物(petB)基因、RNA聚合酶(rpoC2)基因和核糖体蛋白(rpl2)基因等内发生结构变异,引起基因长度差异。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杨树聚类为4个高支持率进化支,钻天柳等7种柳树分为2个进化支。【结论】叶绿体基因组支持杨属、柳属独立进化,为杨柳科系统分类和系统发育提供了分子证据。
- 路东晔张磊张国盛郝蕾
- 关键词:杨柳科叶绿体基因组系统发育
- 臭柏叶绿体基因组结构与系统进化分析被引量:13
- 2018年
- 以臭柏为研究材料,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臭柏的叶绿体基因组进行测序,分析了臭柏叶绿体基因组结构特征及系统进化关系。结果表明:(1)臭柏叶绿体基因组由大单拷贝区、小单拷贝区和2个反向重复区构成,但反向重复区只有261bp;基因组全长157 739bp,包含119个基因,即82个蛋白编码基因、4个rRNA基因和33个tRNA基因,其中trnI-CAU和trnQ-UUG基因有2个拷贝,其他基因均为单拷贝,且多拷贝基因中仅trnQ-UUG位于反向重复区。(2)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臭柏叶绿体基因组共有42 579个密码子,其中编码亮氨酸Leu的数量最多,相对同义密码子使用度最高的为AGA/UUA;在臭柏叶绿体基因组中共预测到47个SSR位点,单核苷酸、二核苷酸和三核苷酸数目分别为38、1和3个;臭柏与其他刺柏属植物相比较,其基因组大小、基因组成及GC含量相近。(3)采用RAxML软件最大似然法对杨柳科、松科、蔷薇科和柏科等共31种植物构建的系统进化树表明,臭柏与刺柏属内Juniperus bermudiana亲缘关系相对较近,整个刺柏属植物分支为单系类群。该研究丰富了臭柏的遗传信息,为臭柏种质资源评价和保育、分子育种、SSR分子标记的开发、遗传多样性和群体谱系地理研究等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也为构建柏科植物的系统进化提供了支持。
- 路东晔张磊郝蕾郭文雨李娅翔张玉琨张国盛
- 关键词:臭柏叶绿体基因组系统进化
- 北沙柳群体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被引量:6
- 2017年
- 以内蒙古北沙柳(Salix psammophila)国家种质资源库内9个群体(P1~P9)288个无性系为实验材料,利用TP-M13-SSR技术,选取22对具有多态性EST-SSR北沙柳引物,采用毛细管电泳对PCR产物进行检测,分析北沙柳遗传多样性、分化程度和群体遗传结构,为北沙柳种质资源库遗传管理、无性系鉴定、品种选育、遗传改良和构建指纹图谱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1)22对EST-SSR引物共检测到222个等位基因,各位点平均等位基因数(A)为10,四倍体基因型丰富度(G)和特异基因型(G1)总和分别为1 460和802个,平均特异基因型比率(P1)和种质鉴别率(P2)分别为45.86%和13.21%。(2)9个群体平均等位基因数(A)为7.475,基因型丰富度(G)为15.586,观察杂合度(Ho)和期望杂合度(He)分别为0.577和0.638。以期望杂合度He为标准,北沙柳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最低的是P1和P9。(3)北沙柳群体遗传分化系数仅为0.02,AMOVA分子变异分析显示,北沙柳群体大部分遗传变异来自群体内(97%),群体间变异仅为3%。(4)三维主成分、聚类和Structure群体遗传结构分析显示,9个群体被划分为2个组,Mantel检验表明北沙柳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极显著相关(r=0.684 P<0.001)。研究表明,北沙柳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这是其具有耐旱、耐寒、耐高温、耐沙埋和抗风蚀等适应性较强的分子基础;北沙柳的遗传变异集中在群体内;分布区群体呈现由中心向边缘群体扩张分化的趋势。
- 郝蕾张磊张国盛王颖韩胜利白玉荣
- 关键词:SSR分子标记
- 北沙柳种质资源居群表型多样性被引量:13
- 2017年
- 该研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巢式方差分析、群落多样性指数分析等方法,以国家北沙柳种质资源库内13个居群的494个无性系为实验材料,通过表型性状(叶面积、叶周长、叶柄长、叶长、叶宽、长宽比、开枝角度、株高和地径)比较分析,探讨居群间和居群内表型分化程度、表型多样性和地理变异,为北沙柳种质资源遗传改良和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1)北沙柳表型性状变异丰富,变异系数范围为17.64%~28.79%,平均为22.53%。(2)在13个居群中,居群P2的Simpson、Shannon和Brilliouin平均多样性指数最高,居群P13最低;表型性状中分枝角度多样性指数最大,地径多样性指数最小。(3)表型性状分化系数为0.265 4,即北沙柳种质资源居群间表型变异为26.54%,居群内表型变异为73.46%。(4)主成分分析表明,叶面积、叶周长、叶长、叶柄长和叶宽对分组的贡献率较大;聚类分析将13个北沙柳居群可划分为四组;Mantel检验表明,地理距离与表型距离(欧氏距离)相关性不显著(r=0.192 3,P=0.082)。研究认为,居群内不同无性系的选育是北沙柳定向育种的主要研究方向;边缘居群的表型性状具有形成地理变异的趋势;遗传多样性高是北沙柳适应性强的物质基础。
- 郝蕾张国盛穆喜云韩胜利王颖宁瑞些白玉荣张磊
- 关键词:表型多样性
- 利用PV曲线水分参数评价16种植物抗旱性被引量:8
- 2017年
- 利用PV技术测定沙柳、乌柳、杠柳、沙枣、匙叶小檗等16种植物的饱和含水时的渗透势(Ψ_(ssat))、膨压为0时的渗透势(Ψ_(stlp))、相对水含量(RWC^(tlp))、相对渗透水含量(ROWC^(tlp))及最大弹性模量(ε_(max))5个水分参数。研究结果表明,16种植物对干旱的适应性各不相同,利用Ψ_(stlp)评价抗旱性具有可行性;依据PV水分参数,结合16种植物种的自然分布特征,将其分为3大类型,第Ⅰ类霸王、杠柳、匙叶小檗、小叶锦鸡儿、柠条锦鸡儿和乌头叶蛇葡萄为抗旱性强的植物,第Ⅱ类蒙古莸、沙木蓼、油蒿、沙枣和蒙古岩黄芪为中等抗旱植物,第Ⅲ类沙柳、黄柳、乌柳、小红柳和籽蒿为抗旱性弱的植物。
- 闫子娟赵鑫郝蕾王颖白玉荣张国盛李小龙
- 关键词:抗旱性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法
- 6种树种叶片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对土壤水分变化的响应被引量:27
- 2017年
- 采用便携式调制叶绿素荧光仪(Mini-PAM),于2015年生长季节对6种固沙树种:沙柳(Salix psammophila C.Wang et Ch.Y.Yang)、黄柳(Salix gordejevii Y.L.Chang et Skv.)、沙枣(Elaeagnus angustifolia L.)、掌裂草葡萄(Ampelopsis aconitifolia var.glabra Diels)、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 L.)和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Maxim.ex Kom.)S.H.Cheng)叶片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日变化进行了测定,探讨其对土壤水分胁迫的响应。结果显示:量子产量(Yield)、相对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最大量子产量(Fv/Fm)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的日变化呈单峰型,Yield、ETR和Fv/Fm值随着土壤体积含水量的降低而降低,NPQ随着土壤体积含水量的降低而增加,这意味着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可作为抗逆性评价的指标。Fv/Fm值变化量对土壤水分变化响应最为敏感,6种树种呈现沙冬青>沙柳>黄柳>掌裂草葡萄>紫穗槐>沙枣的趋势,即旱生树种对土壤水分变化最为敏感,其次是中生或湿生树种。
- 张国盛郝蕾闫子娟赵鑫王颖白玉荣李小龙
- 关键词:叶绿素荧光固沙树种土壤水分水分胁迫
- 基于叶绿体DNA片段序列的臭柏种群遗传结构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本实验选取内蒙古自治区及其附近地区分布的臭柏9个野生种群(共221个个体)为材料,对其叶绿体DNA的非编码区序列trn L-trn F,trn S-trn G和trn D-trn T进行测序,通过分析叶绿体DNA序列变异来获得单倍型类型。发现序列总长度为2 068~2 073 bp,总共观察到了三处变异位点,将这三个变异位点组合后共获得了四个单倍型:H1、H2、H3和H4,其中H1单倍型分布最广。物种水平上单倍型多样性(Hd)指数为0.072,核苷酸多样性(π)指数为0.000 14;种群水平上Hd指数介于0~0.239,π指数介于0~0.000 63。种群间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045、固定指数Fst为0.071。研究结果表明臭柏种群间遗传变异较低,种群内遗传变异较高。
- 杜湜郝蕾王颖张国盛张国盛吴伟曲娜曲娜
- 关键词:臭柏单倍型
- 基于CNKI数据库信息的叉子圆柏(臭柏)的研究现状被引量:3
- 2017年
- 利用中国知网(CNKI)公共信息平台,从7个信息角度分析了叉子圆柏(臭柏)的研究现状,结果表明,叉子圆柏(臭柏)的研究始于1976年,2000年—2010年间达到黄金时期。研究经费主要来源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为研究信息来源主体。研究成果以林业类的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自科)为主;内蒙古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主要研究机构。
- 张国盛王颖乌兰娜日吴伟杜湜郝蕾曲娜高达布希拉图
- 关键词:CNKI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