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贝

作品数:10 被引量:74H指数:5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海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宁波市科技局农业与社发重大科技项目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开放基金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脂肪酸
  • 4篇电子鼻
  • 3篇脂肪酸含量
  • 3篇光谱
  • 3篇红外
  • 3篇红外光
  • 3篇红外光谱
  • 2篇地衣
  • 2篇地衣芽孢杆菌
  • 2篇芽孢
  • 2篇芽孢杆菌
  • 2篇鱼油
  • 2篇色谱
  • 2篇气相色谱
  • 2篇相色谱
  • 2篇风味
  • 2篇杆菌
  • 2篇氨基酸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机构

  • 10篇宁波大学
  • 1篇浙江省乔司监...
  • 1篇宁波今日食品...
  • 1篇宁波绿之健药...

作者

  • 10篇苏秀榕
  • 10篇李晔
  • 10篇袁贝
  • 6篇周君
  • 6篇张春丹
  • 4篇韩姣姣
  • 4篇董丽莎
  • 4篇王朝阳
  • 4篇张红燕
  • 3篇王颖
  • 3篇王祖忠
  • 2篇高翔
  • 2篇戴娟
  • 2篇陈义芳
  • 1篇童茜茜
  • 1篇张迪骏
  • 1篇孙婷婷

传媒

  • 3篇食品科学
  • 2篇食品工业科技
  • 2篇中国食品学报
  • 1篇中国油脂
  • 1篇中国粮油学报
  • 1篇核农学报

年份

  • 6篇2017
  • 4篇201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铁结合蛋白对镉损伤的MSCs分化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铁结合蛋白对镉损伤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的保护作用。方法:试验被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和蛋白干预组。分组处理后,经成骨诱导培养,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外基质形成及超微结构,茜素红染色观察钙结节形成能力,定量PCR法检测波形蛋白(Vimentin)、Run转录因子2(Runx2)、I型胶原蛋白(Col-1)基因m RNA表达水平。结果:MSCs经铁结合蛋白保护,成骨诱导培养21d后进行茜素红染色,细胞钙结节大小、颜色均显著性高于模型组。透射电镜观察MSCs超微结构损害明显得到缓解。Vimentin基因的表达水平先升高后降低(P<0.05),而模型组随时间的延长,表达水平显著性减少(P<0.01)。培养3d和6d的Runx2基因,培养6 d和12 d的Col-1基因都显著性高于模型组(P<0.05),与对照组一致。结论:铁结合蛋白能提高镉损伤的保护作用,促进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的能力,其作用可能是通过上调波形蛋白、Run转录因子2、Col-1基因的表达。
童茜茜张云云周君李晔张春丹袁贝孙婷婷初双双苏秀榕
关键词:铁结合蛋白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
金枪鱼油脱臭过程中脂肪酸含量和挥发性风味成分解析被引量:7
2016年
为探讨金枪鱼油脱臭过程中挥发性物质和脂肪酸含量随温度的变化,运用电子鼻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加热脱臭鱼油的挥发性成分和脂肪酸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鱼油中脂肪酸组成从C14~C22的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有所降低,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有所增加.电子鼻能够灵敏地检测到鱼油在加热脱臭过程中气味的变化.利用气相色谱-质谱从原料鱼油、加热150 ℃和200 ℃的脱臭鱼油中分别检出50、38 种和21 种挥发性化合物,包括醇类、醛类、酯类、酮类、烃类、酸类、杂环化合物等.原料鱼油中的辛醛、壬醛、(E)-2-辛烯醛、1-戊烯-3-醇、2-十-烷酮使鱼油具有浓重的腥臭味、土腥味、不愉快脂肪味;150 ℃脱臭鱼油的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是辛醛、壬醛、(E)-2-辛烯醛,其含量有所减少,使得鱼油的腥臭味有所减弱,10-十二碳炔-1-醇、2-丁基-1-辛醇增加了清香、木香和脂肪香;200 ℃脱臭鱼油中辛醛、(E,E)-2,4-庚二烯醛、(E)-2-癸烯醛含量降低,使鱼油呈现较弱的鱼腥味.四氢-2H-吡喃-2-甲醇、2-乙基呋喃、2-戊基呋喃使鱼油呈现-定的油脂气息、青草味、蔬菜香味.
张红燕李晔袁贝竺周斌王求娟陈义芳董丽莎王朝阳司开学韩姣姣崔晨茜苏秀榕
关键词:电子鼻脂肪酸
储藏条件对花生的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及风味的变化影响被引量:20
2016年
花生在储藏过程中易走油霉变,分析花生在贮藏过程中的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变化是研究花生品质的重要内容。将花生在低温常湿、常温低湿和常温常湿环境下储藏12个月,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和气相质谱联用仪测定不同储藏条件下花生的氨基酸与脂肪酸随储藏时间的变化情况,结合电子鼻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对花生品质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低温冷藏环境下花生中氨基酸总量由233.42 mg/g降至215.41 mg/g,常温常湿的条件下降至197.85 mg/g;脂肪酸变化最明显的是油酸和亚油酸的含量,低温冷藏12个月后O/L值从0.94上升至0.96,而常温低湿条件下达到1.54,亚油酸遭到严重破坏;红外谱图中蛋白质和脂肪酸的特征峰1653 cm^(-1)和1744 cm^(-1)均减弱,常温常湿条件下最明显。低温冷藏是最佳贮藏条件。
袁贝邵亮亮张迪骏张春丹周君李晔苏秀榕
关键词:氨基酸红外光谱法电子鼻
8种植物油气味指纹模型的建立被引量:7
2017年
运用电子鼻对8种不同加热温度下的植物油进行检测,建立了8种植物油的气味指纹模型,采用线性判别式(LDA)进行分析,通过判别函数法(DFA)对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电子鼻能够很好地对不同种类以及不同温度的植物油进行区分;在DFA分析中模型对未知样品的识别值大于96%,能对所测的8种植物油样品进行有效地识别,正确率达到100%。电子鼻建立的植物油的气味指纹模型是可靠的。
王祖忠周君张凌芷李晔张春丹王颖袁贝苏秀榕
关键词:植物油电子鼻
金枪鱼油冬化前后脂肪酸含量和主体风味的解析被引量:29
2017年
为了研究金枪鱼油在冬化前和冬化后不同温度条件下,脂肪酸含量和主体风味成分的变化,利用气质联用仪测定金枪鱼鱼油中的脂肪酸含量;电子鼻检测金枪鱼鱼油冬化前后不同温度下的挥发性物质的变化趋势,并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质联用仪(HS-SPME-GC-MS)对该过程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合感觉阈值确定金枪鱼鱼油的主体风味成分。结果表明,鱼油中脂肪酸组成范围为C14~C22,在冬化过程中,饱和脂肪酸随着温度的降低呈下降趋势,相对含量从冬化前的25.57%降到冬化后的23.08%;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逐渐上升,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含量从冬化前的27.92%提高到冬化后的29.09%;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含量从冬化前的29.20%提高到冬化后的32.20%。电子鼻检测发现,冬化前后鱼油挥发性物质差异显著。冬化前和冬化后,对金枪鱼油风味有重要贡献的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和含量无明显变化,主体风味成分主要有1-辛烯-3-醇、反-2-辛烯醛、辛醛、己醛、庚醛、2-十一酮、2-戊基呋喃等,这些物质赋予了鱼油鱼腥、油脂气息、泥土味、脂肪香味、青草味、蜡香、蘑菇香、蔬菜香味等。本研究结果对今后改善金枪鱼油加工工艺和不良风味等方面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张红燕李晔袁贝竺周斌王求娟陈义芳董丽莎王朝阳司开学韩姣姣崔晨茜苏秀榕
关键词:电子鼻HS-SPME-GC-MS脂肪酸
地衣芽孢杆菌水解东海香参产物的降血脂功能研究
2017年
目的:优化地衣芽孢杆菌水解东海香参工艺,探讨水解液的降血脂功能。方法:以东海香参体壁为原料,以水解度为标准,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地衣芽孢杆菌水解东海香参的条件;以高脂饲料喂养ICR小鼠,建立高脂血症模型,观察水解液对小鼠肝系数、脂肪系数、血脂水平和血清抗氧化功能的影响。结果:最佳条件为水解时间56 h、液料比5.3∶1、接种量6.4%(即初始活菌数6.4×10~5CFU/m L),此条件下水解度为53.74%。东海香参水解液能显著降低小鼠肝指数、脂肪系数、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动脉硬化指数(LDL-C/HDL-C)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动脉硬化指数(HDL-C/TC)值,降低肝组织丙二醛(MDA)含量,提高肝组织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结论:东海香参的地衣芽孢杆菌水解液具有调节降低血脂水平和增强抗氧化功能的作用,可减少高脂膳食导致的氧化损伤,有望成为一种新型广泛使用的血脂调节保健食品。
王颖高翔周君张春丹李晔王祖忠袁贝戴娟钱琴莲苏秀榕
关键词:地衣芽孢杆菌响应面降血脂作用
基于多种分析方法解析新陈大米的品质特性被引量:4
2016年
通过GC-MS测定新陈大米中脂肪酸的含量发现:大米陈化后多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由64.5%降至43.18%,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由21.48%升至27.63%,亚油酸和油酸含量之比由0.26升至0.61,大米品质变差;电子鼻检测新陈大米的气味发现差异显著。GC-MS检测陈米挥发性成分发现:脂肪酸氧化生成醛酮类物质,醛类由45.76%升至62.31%,产生十九烷、癸烷等刺激性气体,使大米散发不愉悦的"陈米味"。红外光谱分析发现:脂肪酸特征吸收峰1745、1149、1017 cm^(-1)明显降低,CH=CH在930 cm^(-1)处的特征吸收峰减弱,不饱和脂肪酸降解,在1 709cm^(-1)处出现羰基化合物的特征峰表明生成醛酮类物质,印证了GC-MS所得结论;DSC分析发现大米陈化后蛋白质强度增大,淀粉结晶解体,致使大米糊化起始温度由58.7℃升至61.4℃,终点温度由63.1℃升至64.4℃。
袁贝邵亮亮张春丹周君李晔苏秀榕
关键词:脂肪酸氨基酸GC-MS红外光谱
乙酯型金枪鱼油不同级分子蒸馏过程中脂肪酸含量及挥发性物质变化被引量:6
2017年
乙酯型金枪鱼油是粗鱼油经过多级分子蒸馏后得到的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无色无味的优质鱼油,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电子鼻、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检测不同蒸馏组分的金枪鱼油在成分、风味和性质上的变化以及主要的挥发性物质。结果表明:原料鱼油和不同蒸馏组分鱼油中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和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的含量呈先增加后下降趋势,其中EPA含量可达31.41%,DHA含量可达74.10%;二级分子蒸馏可以得到DHA、EPA总含量高达84.26%的乙酯型鱼油,而三级、四级、五级蒸馏鱼油中DHA和EPA含量显著下降。电子鼻检测原料鱼油及不同蒸馏组分的鱼油挥发性物质差异显著。不同蒸馏组分的金枪鱼油主体风味物质为己醛、辛醛、庚醛、壬醛、1-辛烯-3-醇、2-十一酮、2-戊基呋喃等,共同赋予其鱼腥、油脂气息、泥土味、脂肪香味、青草味、蘑菇香、蔬菜香味等。红外光谱分析说明了不同级分子蒸馏后得到的金枪鱼油的主要成分含量是有所不同的。不同蒸馏组分的鱼油中一级、二级鱼油脂类成分种类最多,富集效果最好,而三级、四级、五级分子蒸馏富集效果显著下降。
张红燕崔晨茜袁贝李晔韩姣姣司开学董丽莎王朝阳苏秀榕
关键词:分子蒸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红外光谱仪
以浒苔为碳源的地衣芽孢杆菌发酵产蛋白酶条件优化被引量:1
2016年
为了优化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以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为碳源进行发酵产蛋白酶的能力,以蛋白酶比活力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不同因素对产酶效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运用PlackettBurman设计筛选出了3个显著因素:培养基初始p H值、浒苔添加量和Na H2PO4添加量。采用响应面法对这3个显著因素进行优化,得到最佳产酶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 H 6.66、浒苔添加量4.65%、Na H2PO4添加量0.027 4%,此条件下蛋白酶比活力预测值为66 354.70 U/g pro,3次实验验证值为66 966.37 U/g pro。验证值与基础发酵条件下的最大蛋白酶比活力18 206.16 U/g pro相比,提高了2.68倍。
王颖高翔周君张春丹李晔王祖忠袁贝戴娟钱琴莲苏秀榕
关键词:地衣芽孢杆菌浒苔发酵条件蛋白酶PLACKETT-BURMAN设计
金枪鱼油加热后脂肪酸的动态变化被引量:5
2017年
为探讨不同加热时间和加热温度对金枪鱼油脂肪酸组成的影响。本文将金枪鱼油分别在100、130、160、180、210、240、270℃温度下短时间加热1~2 min,在160℃、180℃持续加热10、20、30 min。将这些鱼油进行甲酯化后,使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其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其脂肪酸的组成。结果显示:金枪鱼油经不同温度短时间加热后,其脂肪酸组成成分及含量保持稳定,不同温度间脂肪酸的组成无显著差异;在160℃及以上高温长时间加热会逐步破坏甘油三酯的稳定性,导致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急剧降低,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升高,营养成分受到影响,DHA含量显著变化。所以,金枪鱼油不适宜长时间加热。
崔晨茜张红燕袁贝李晔韩姣姣司开学董丽莎王朝阳竺周斌王求娟陈义芳苏秀榕
关键词:脂肪酸气相色谱-质谱法甘油三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