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波
- 作品数:6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河西学院音乐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 “甘州古乐(唐大曲之母曲《甘州歌》)”真的存在于张掖市安阳乡的唢呐乐班吗?——就“甘州”的“古”“乐”诸问题求教于任积泉先生
- 2019年
- 笔者认为:《贺盛唢呐班与甘州古乐》一文坚持的"甘州古乐(唐大曲之母曲《甘州歌》)现存在于张掖市安阳乡的唢呐乐班"的论点有误;"甘州古乐"这个称谓在该文中缺少学理依据,它如果作为一个学术概念提出还需重新论证;唐大曲中的《甘州》等"摘遍"的流变问题相当复杂,尚需进一步探究;贺盛唢呐班所奏之"古乐"与该文所讲的"甘州古乐"即"唐大曲之母曲"无任何关系;观察或参与传统音乐文化活动时应持有敬畏之心,探究它们的本质时应抱有科学的态度。
- 徐海波丁晓军
- 关键词:唐大曲
- 武威市民勤县唢呐艺术考察与研究
- 2021年
- 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端,是沙井文化的发祥地。民勤县曾在20世纪50年代发现了《潘福堂唢呐曲牌》,其中收录工尺谱四十余首,据笔者推测,这批工尺谱产生于清中后期的可能性大,为研究河西走廊唢呐艺术流布等提供了重要的资料。民勤唢呐属于“鼓吹乐”,目前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风格可分为湖区与坝区两大派系,三个具体传承支脉。文章通过田野调查与文献资料梳理,对民勤唢呐的演奏方式、曲牌特点、传承谱系、社会作用及现状等问题做了初步研究。
- 纪建功徐海波
- 关键词:传承
- 河西走廊汉族民歌特征初探——对1535首民歌的形态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笔者使用数统的方法,对河西走廊所辖数十个县市收录的1535首汉族民歌进行了音乐形态方面的初步分析。通过分析可以发现,这批汉族民歌在调式方面徵调式最多,商调式次之,角调式最少;在音阶方面五声音阶最多,七声音阶次之,六声音阶最少;如综合调式、偏音类型等因素,五声徵调式民歌最多,含有4、7的七声徵调式民歌次之;在节拍方面2/4拍的民歌数量最多。
- 徐海波丁晓军
- 关键词:河西走廊民歌形态分析
- 西北空间视域下的秦腔北传考论
- 2023年
- 秦腔作为采用板腔体结构的戏曲,其唱腔的主要特征为变化发展的一对上下句,其中上句尾部落音较宽,下句尾部落音较严,这由文体结构中奇数句尾韵较宽,偶数句尾韵相同所决定。文章认为,秦腔产生于今甘肃境内的可能性极小,产生于山陕境内的可能性最大。秦腔概念的内涵是变化的,早先指多种多类戏曲声腔,当下所指实为1912年西安易俗社改革后的西安秦腔,民国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迅速传播至西北各地,由于传播时间短,各地秦腔唱词依旧使用关中方言,形成了不同的流派,未形成新的剧种。西北地区明清至民国以来的政区整合与陕甘移民促使西北各地汉族形成了相同的文化认同基础,这是秦腔等传统文艺能在西北迅速传播的主要原因。
- 徐海波
- 关键词:秦腔文化认同移民梆子腔
- 张掖市甘州区丧葬仪式音乐及乐队的初步考察被引量:1
- 2016年
- 张掖市甘州区位于河西走廊中部,历史上一直是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重要区域之一。现通过田野调查、文献梳理等方法,重点对张掖市甘州区流行的丧葬仪式音乐与乐队从曲牌类别、宫调特点、乐器配置、乐队属性等方面做了考察。甘州区目前流行的丧葬仪式音乐根据不同的功能可分为具有巫术性质的招魂音乐与以唢呐、鼓、钹等为主要乐器的器乐合奏的鼓吹乐两大类;丧葬仪式音乐以宫调式曲牌居多,羽、商调式次之,徵调式最少;从演奏者的身份来看,应属于道教科仪音乐的一个方面。
- 徐海波
- 关键词:丧葬鼓吹乐
- 傩仪式富矿的全方位开采——评孟凡玉《假面真情——安徽贵池荡里姚傩仪式音乐的人类学研究》
- 2015年
- 仪式音乐是近年来音乐人类学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其研究重点在于:通过对仪式及仪式音乐的田野考察,借用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的研究理论,揭示在信仰状态下个人、音乐、仪式的相互作用和关系,从而"认识音乐文化本质以及人类自身"[1]176。孟凡玉2013年9月出版的《假面真情——安徽贵池荡里姚傩仪式音乐的人类学研究》1就是当下仪式音乐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
- 徐海波孙晶晶
- 关键词:仪式音乐傩仪文化本质深描解释人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