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佳
- 作品数:5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行超声乳化术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合并不同房角关闭程度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患者31例35眼,根据房角关闭程度分为A,B两组。A组(房角关闭粘连≤90°)19眼,B组(房角关闭粘连90°~180°)16眼。均施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观察两组手术前后视力、眼压、前房深度、房角变化情况。结果: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患者31例35眼术后视力均有提高,房角加深。房角镜检查:A组19眼房角完全开放者16眼(84%),B组16眼中房角完全开放者13眼(81%)。A,B两组房角开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眼压:术前A组眼压为35.13±4.18mmHg,B组为45.01±5.31mmHg。术后1wk,A组眼压控制在14.25±3.22mmHg,B组眼压控制在14.30±3.19mmHg。A,B两组术后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的患者,单纯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可以有效治疗房角关闭粘连≤180°的患者,对于房角关闭粘连>180°的患者,可以考虑联合青光眼手术的治疗。
- 于佳石磊刘鹤南李奇蒙
- 关键词:青光眼白内障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
- 新生儿泪囊炎的二次治疗时机与探通进针深度的分析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探讨新生儿泪囊炎二次治疗的时机与探通进针的深度。方法:分析一次治疗失败的32眼新生儿泪囊炎患儿,采用二次鼻泪管探通后的治疗效果,并对一次探通成功的115眼患儿的探针进针深度进行统计。结果:由于泪道探通的有效率与年龄有关,本研究三组患儿的年龄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间隔时间分组,1wk以内的11只患眼中,经二次治疗有效10眼,占91%;1~2wk的13只患眼中,有效12眼,占92%;2wk以上8只患眼中,有效6眼,占75%。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间隔1~2wk二次治疗的成功率最高,并发症发生率最低(P<0.05)。<3月龄患儿操作中进针深度24~26.5mm,3~7月龄26.5~28.5mm,7~12月龄28.5~30mm,12~36月龄30~32.5mm。结论:间隔1~2wk再行二次治疗的成功率最高,并发症发生率最低,是最佳治疗时机。操作中,<3月龄患儿操作中进针深度24~26.5mm,3~7月龄26.5~28.5mm,7~12月龄28.5~30mm,12~36月龄30~32.5mm。
- 于佳石磊刘鹤南李奇蒙
- 关键词:新生儿泪囊炎进针深度
- 新生儿泪囊炎治疗研究被引量:10
- 2013年
- 目的:探讨新生儿泪囊炎非保守治疗的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生儿泪囊炎患儿107眼,采用泪道冲洗或鼻泪管探通的方法治疗的时机。结果:不同年龄组1d~3mo16只患眼中,经非保守治疗治愈15眼(93.8%),出现并发症1眼(6.3%);3~7mo42只患眼中,治愈39眼(92.9%),出现并发症2眼(4.8%);7~12mo38只患眼中,治愈31眼(81.6%),出现并发症3眼(7.9%);12~36mo11只患眼中,治愈6眼(54.6%),出现并发症1眼(9.1%)。不同年龄组患儿的非保守治疗成功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7mo治疗的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结论:3~7mo是患儿行泪道冲洗或探通的最佳时机。
- 于佳石磊刘鹤南李奇蒙
- 关键词:新生儿泪囊炎
- 视网膜脱离复位后视网膜再脱离的治疗体会被引量:2
- 2012年
- 0引言
玻璃体切割术(内路)与巩膜扣带术(外路)已成为治疗视网膜脱离的主要手段,极大的提高了脱离视网膜的复位率,目前许多医院对视网膜脱离手术的开展呈现一种百家争鸣的态势。但由于危险因素的作用,使得这种手术不能尽善尽美,仍有部分跟发生视网膜脱离,甚至二度治疗后再脱的情况,成为眼科医生的棘手问题之一。
- 于佳石磊
- 关键词:视网膜脱离手术视网膜再脱离复位后玻璃体切割术巩膜扣带术眼科医生
- 妊娠合并原发性视网膜脱离的治疗被引量:2
- 2012年
- 0引言妊娠期视网膜脱离是指在妊娠期间视网膜的内层即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的分离,分为原发性脱离和继发性脱离,妊娠期视网膜脱离由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存在,多为继发性。原发性妊娠期视网膜脱离较少见,国内外相关报道甚少。2005-05/2012-02,我院收治妊娠合并原发性视网膜脱离的患者6例,我们对其进行了临床分析,现报道如下。
- 于佳石磊
- 关键词:原发性视网膜脱离妊娠期间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神经上皮层继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