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温胜强

温胜强

作品数:12 被引量:109H指数:7
供职机构:宁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历史地理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经济管理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历史地理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土地利用
  • 4篇生态
  • 3篇移民
  • 2篇生态风险
  • 2篇生态移民
  • 2篇干旱区
  • 1篇地理
  • 1篇地域分异
  • 1篇移民过程
  • 1篇生态系统
  • 1篇生态系统服务
  • 1篇生态系统服务...
  • 1篇探测器
  • 1篇土地利用变化
  • 1篇土地利用结构
  • 1篇贫困
  • 1篇葡萄酒
  • 1篇葡萄酒产业
  • 1篇丘陵
  • 1篇丘陵沟壑区

机构

  • 12篇宁夏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宁夏回族自治...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12篇温胜强
  • 9篇刘小鹏
  • 8篇王亚娟
  • 4篇韩晓佳
  • 4篇王鹏
  • 1篇苏胜亮

传媒

  • 2篇水土保持研究
  • 2篇干旱区资源与...
  • 2篇干旱区地理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西北林学院学...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农业科学研究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环境保护与循...

年份

  • 1篇2019
  • 7篇2018
  • 4篇2017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最佳粒度的生态移民安置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分析——以宁夏红寺堡区为例被引量:12
2018年
以宁夏红寺堡区为例,采用2015年遥感影像,综合运用遥感、GIS手段、景观指数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从景观的要素构成及景观形态、不同景观的空间关系和景观空间构型4个方面来研究了景观格局的粒度变化效应,并确定了最佳粒度值,根据最佳粒度进行了研究区景观格局分析。结果表明:粒度与景观指数都具有相关性且粒度与部分景观指数拟合效果较好,确定最佳粒度为80m;草地为研究区主要景观类型且草地景观优势明显,占景观总面积的61.8%,是基质景观;研究区耕地和林地景观分布较为均匀;景观形状指数为31.229,分维数为1.040 1,表明景观整体主要由团聚的大斑块组成,形状复杂程度适中,蔓延度指数为65.254 7,表明破碎化程度不高,稳定性较差,不利于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现状的维持。
叶均艳王亚娟刘小鹏韩晓佳韩晓佳
关键词:景观指数
生态移民安置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稳定性研究——以宁夏回族自治区红寺堡区为例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2005,2010和2015年3个时期红寺堡生态移民安置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特征,根据景观格局指数分析景观格局稳定性的变化,为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构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稳定性评价模型,利用红寺堡区2005,2010和2015年3期数据,从景观类型组成、斑块特征和景观异质性3个方面分析景观格局稳定性,并对主因子进行探测。[结果]近10a来,红寺堡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主要景观间的转换较为频繁,且表现为单向转换的特征;整体的景观格局稳定性下降,草地和耕地是红寺堡区主要的景观类型,是调控土地利用格局稳定性的主要组成部分。地理探测结果表明,面积、面积比、斑块个数、斑块数比、斑块密度、平均值和标准差在3个时期都对景观稳定性有较大影响,而其他指标的变动较明显,波动较大,整体上对景观稳定性的影响较小。[结论]2005—2015年,红寺堡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稳定性变化明显,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稳定性变化也不相同。
温胜强刘小鹏刘小鹏叶均艳王亚娟
关键词:生态移民土地利用稳定性
干旱区生态移民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分析————以宁夏红寺堡区为例被引量:16
2018年
以全国最大的生态移民安置区—红寺堡区为例,以1995、2000、2005、2010和2015的遥感解译数据为基础数据源,借助RS与GIS技术,采用土地利用动态度、转移矩阵模型以及景观格局指数等方法对红寺堡移民安置区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期间红寺堡移民安置区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发生显著变化,其中草地面积下降最明显;耕地、水域面积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的"N"型变化趋势;林地面积不断增加;建设用地在研究期间呈现出先减后增的"V"型变化趋势,且其变化幅度逐年增大;沙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在研究始末变化不大,但研究期内波动变化较为显著。从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来看,各个时期内红寺堡移民安置区各种土地利用有所差异,但总体看来,建设用地、林地以及耕地等面积的增加主要来源于草地。从景观格局指数来看,红寺堡移民安置区景观格局破碎化程度加深,景观多样性指数增加,景观稳定性度上升,斑块越来越离散化,复杂性增大。由此可看出红寺堡移民安置区景观格局总体变化趋势表现为景观破碎化程度不断加深,景观异质性下降,景观形状不断趋向于复杂化。
王鹏王亚娟王亚娟温胜强
关键词:土地利用
生态移民安置区聚落形态研究——以宁夏滨河家园安置区为例被引量:3
2018年
文中深入探讨了聚落形态的本质,并以宁夏滨河家园生态移民安置区为例,运用分形理论分析了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移民区聚落的水平形态、垂直形态和要素组织形态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聚落形态是人类在所居住的地面上安置自己的方式,其本质是在一定时空范围内人地关系的相互作用方式;2)滨河家园生态移民安置区具有"左宅右田,西居东耕"的耕居分离式矩形状水平形态特征;3)滨河家园生态移民安置区具有"宅高水低,临河靠田"的垂直形态特征;4)滨河家园生态移民安置区具有向心型、多组团的居住用地组织形态特征,高效复合、连通便利的道路交通组织形态特征,以及多级、广布的公共空间组织形态特征。
温胜强刘小鹏王亚娟
关键词:聚落形态
宁夏中部生态移民安置区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性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以我国最大的生态扶贫移民集中区——宁夏红寺堡区为研究对象,采用1995、2000、2005、2010和2015年5期遥感数据为数据源,基于TOPSIS模型,通过熵值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结合灰色关联度分析模型对红寺堡生态移民安置区土地利用合理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995—2015年红寺堡生态移民安置区土地利用合理度先下降后上升,但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研究区土地利用合理度的影响不同,草地、林地和建设用地与土地利用合理度的关联度最高,对土地利用合理度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耕地和水域,而未利用地最小;以研究区景观基质——草地为参考序列,对影响草地的其他土地利用类型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显示对草地影响最大的是耕地和水域,其次是林地,最后是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
苏胜亮王鹏温胜强
关键词:TOPSIS法灰色关联度模型
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态移民过程及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以宁夏海原县为例被引量:20
2019年
以海原县为研究对象,以2000、2005、2010年和2015年遥感数据为基础数据,综合运用土地利用动态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模型、地理探测器等模型对海原县2000—2015年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进行研究。结果显示:2000—2015年海原县土地利用类型发生明显变化,林地、建设用地、水域以及园地面积分别增加24 532.56 hm^2、13 233.71 hm^2、1 093.58 hm^2和812.16 hm^2,而耕地、草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呈下降趋势,其中未利用面积下降幅度最大,共减少21 333.05 hm^2;研究期间海原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现出逐年增加的变化趋势,由2000年的37.25×10~8元增加至2015年的62.23×10~8元,变化率为67.07%,而林地、园地和水域面积的增加是海原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的关键;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分布来看,海原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空间呈现出由西南向东北递减的变化趋势;研究期间研究区生态系统单项服务价值均呈现出增加的变化趋势,其中废物处理和水源涵养增加量最大,其次是生物多样性和气候调节,而食物生产、原材料生产以及娱乐文化增加量最低,说明海原县的生态系统调节服务>支持服务>供给服务>文化服务;通过地理探测器诊断发现草地、园地、林地、气候调节、土壤形成与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决定力q值均>0.8,说明这6项因子对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王鹏刘小鹏刘小鹏韩晓佳王亚娟
关键词: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基于不同利益相关者认知分析的生态移民安置区生态风险识别被引量:12
2017年
生态移民安置区内,不同群体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存在复杂的利益冲突.基于安置区内利益群体对风险类别、干扰强度的识别,构建相应的决策模型,是生态移民安置区生态风险管理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依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划分出生态移民安置区4类不同利益群体,并采用参与式半结构访谈法和定性聚合法,构建了3类一级变量和13个二级变量的生态风险因子体系,进一步运用模糊认知图模型(FCM)和人工神经网络(ANN)开展生态移民安置区生态风险识别.结果表明:从利益相关者群体生态风险变量认知来看,其共同点是不同利益群体对垃圾污染风险变量提及数量最多,但整体上又存在显著差异,即管理者注重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居民则关注生活水平的提高,且直接关系到其环保意识和行为;经济活动者多追求经济利益;环境保护者专注于生态环境问题.不同利益相关者群体认知图论指数结果显示,管理者和环境保护者对安置区生态风险认知较为全面且清晰.从安置区4方利益相关者的整体风险认知结果来看,生态环境风险因子显著影响居民的人身安全及满意度;公共政策对安置区风险管理起关键作用;风险变量的中心度结果进一步表明,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是防范生态风险的关键.从利益相关者群体生态风险感知与管理情景模拟结果来看,解决垃圾污染有助于生态环境整体改善,且关键是要完善和落实相关公共政策;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直接关系居民生活水平和环保行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影响景观生态格局、生物生境和多样性,同时可提高居民满意度和公众参与度.
韩晓佳王亚娟刘小鹏叶均艳温胜强
关键词:生态风险利益相关者
宁夏水贫困地域分异的WPI-Geodetector测度与分析被引量:11
2018年
水贫困是长期以来备受西北地区关注的焦点问题。以宁夏为典型案例,通过建立水贫困评价指标体系,采用WPI模型计算2011—2015年区域水贫困水平,并运用地理探测器诊断出水贫困分异的主导因素,揭示水贫困动力机制,总结出水贫困地域类型。结果表明:(1)水贫困指数时空分异显著。宁夏WPI值由2011年的0.393上升到2015年的0.404,水贫困呈现缓慢改善态势,但地区差距在扩大。(2)水贫困主导因素时空变化明显。从目标层看,资源系统对宁夏水贫困影响最大,但其决定力在变小;环境系统的决定力在增大;使用系统的决定力最小。从指标层看,年降水量等10个指标q值始终在0.8以上,而年径流深等7个指标对宁夏水贫困决定力在下降。从分地区看,银川市水贫困指数分异决定力q值>0.5的有6个指标,需要提高用水效率、降低用水压力和合理配置生态用水;石嘴山市水贫困指数分异决定力q值>0.5的有11个指标,客观表明作为资源型地区发展转型过程中的矛盾所在;吴忠市水贫困指数分异决定力q值>0.5的有13个指标,今后着力要加强用水效率、用水管理和水资源高效利用水平等的统筹协调;固原市水贫困指数分异决定力q值>0.5的有4个指标,重点要提高设施水平和污染治理能力;中卫市水贫困指数分异决定力q值>0.5的有15个指标,要突出提高用水效率和设施水平。(3)水贫困地域类型划分。在水资源共同约束背景下将研究区划分为途径(设施水平)约束型区域、能力—使用(用水管理—用水效率)约束型区域、环境(用水压力—生态环境)约束型区域等3种水贫困地域类型。
刘小鹏王可叶均艳温胜强
宁南山区县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被引量:3
2017年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宁南地区的大力扶持,宁南各县紧抓机遇,经济发展明显加速,尤其是"十二五"期间,各县经济增长率均高于全区平均水平。总的来看,宁南各县经济都取得较快发展,也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差异性。以宁南六县一区为研究样本,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和研究区特征,构建了由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定量评价了宁南各县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结果表明,各县可持续发展能力存在差异性和层次性,具体可划分为4个等级,原州区为第一等级地区,同心县和彭阳县为第二等级地区,西吉县和海原县为第三等级地区,泾源县和隆德县为第四等级地区。进一步分析了每个等级地区指标得分的区域差异,并根据地区差异提出了适合本地区的发展对策。
温胜强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能力聚类分析综合评价
基于景观格局的干旱区绿洲生态风险评价与管理——以青铜峡市为例被引量:16
2017年
干旱区绿洲抗干扰能力弱,开展其生态风险评价具有的重要意义。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指导,选取青铜峡市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三期遥感数据,运用景观格局指数评估生态风险,并对生态风险指数进行空间化,绘制研究区2006年、2010年、2016年的生态风险空间分布图。在此基础上,结合空间统计法分析了研究区生态风险的聚集模式。结果表明:(1)研究期间,青铜峡市景观格局变化明显。耕地、水域和未利用土地的景观破碎度增加,大斑块破碎化趋势明显,区域的景观稳定性降低。景观格局指数的空间分布显示景观破碎度、损失度较高区分布在人口和经济活动聚集的绿洲核心区。(2)研究区的生态风险时空变化差异较大。其中高风险区面积减少最为显著,并随着风险等级之间的转换,中等风险区成为研究区的主要风险类型。生态风险呈现缓和趋势。(3)研究区的生态风险存在显著空间正相关,"低低"和"高高"聚集是主要的生态风险聚集模式,低值为高值包围或高值为低值包围的空间孤立点表现不显著,高低风险之间严重分化是研究区亟待解决的问题。
韩晓佳刘小鹏王亚娟王亚娟温胜强
关键词:生态风险干旱区绿洲风险管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