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邹丽萍

作品数:6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苏州科技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5篇温室气体
  • 5篇风险感知
  • 4篇公众
  • 2篇政府
  • 2篇政府信任
  • 1篇信任
  • 1篇信任度
  • 1篇温室
  • 1篇结构方程模型
  • 1篇环境学
  • 1篇多元线性回归...
  • 1篇感知
  • 1篇感知研究

机构

  • 4篇苏州科技学院
  • 2篇苏州科技大学

作者

  • 6篇杨洁
  • 6篇邹丽萍
  • 4篇乔萌萌
  • 3篇吴颖
  • 1篇田雨
  • 1篇朱阳光
  • 1篇吴燕
  • 1篇金非
  • 1篇丁秘
  • 1篇林佳思
  • 1篇李晓莉
  • 1篇林天生
  • 1篇徐洪泽
  • 1篇周芮

传媒

  • 3篇苏州科技学院...
  • 1篇现代城市研究
  • 1篇安全与环境学...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基于公众政府信任度的温室气体风险感知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研究公众对温室气体风险感知特征及对政府控制风险政策的信任度,有助于将公众的风险价值观和偏好纳入温室气体减排管理的决策过程中。通过问卷调查方式,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从"政府信任"的角度研究了苏州市840名公众的温室气体风险感知状况。结果表明,公众对政府控制风险政策基本持信任态度(均值为2.94),政府公开信息的信任度、政府公开信息的及时度、温室气体风险可控程度、危害持续时间、危害接受度及个体收入水平等因素是影响公众对政府信任度的显著因素,除危害持续时间与之呈负相关外,其余变量均与之呈正相关。政府应该增强社会责任感,拓宽渠道,加强与公众的有效风险沟通,保证风险信息公开的真实性和及时性,提高舆论的正向引导水平,加强突发性气候灾难风险的应对能力建设,通过宣传教育纠正公众的风险感知偏差,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到温室气体风险控制行动中。
林天生杨洁李晓莉吴颖邹丽萍林佳思丁秘
关键词:环境学温室气体风险感知政府信任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公众温室气体灾害风险感知的对比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迅速增加,温室效应对公众生活的影响日益明显。为了解公众对温室气体灾害风险的感知状况,促进社会生活向低碳方式转变,笔者以苏州市公众为研究对象,运用心理测量范式的研究方法,比较分析公众对温室气体灾害与其他7种灾害的风险感知水平,并分析影响公众温室气体风险感知水平的因素。结果表明:8种灾害风险中,温室气体灾害风险的可接受程度最高,而熟悉程度、后果危害程度、发生灾害可控程度和风险总评均较低;女性、教师、研究人员、学生以及文化程度高的人群对温室气体灾害的风险感知水平较高;公众的风险总评受到风险的可接受程度和后果危害程度两个风险因子的显著影响。建议政府加大对温室气体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针对不同特征的人群建立可靠的沟通渠道,提高信息公开及时度,建立完善的灾害风险预警机制,将公众的风险感知水平控制在理性范围内,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到温室气体减排行动中。
金非邹丽萍吴燕顾川云黄艺博杨洁
关键词:温室气体风险感知
城乡公众温室气体风险感知特征比较——以苏州为例被引量:1
2016年
运用问卷调查法,对比分析苏州城区和乡镇公众温室气体风险感知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加强公众参与减排决策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城乡公众对温室气体风险的关注度和熟悉度没有显著性差异,风险信息来源分布基本一致,反映出目前苏州市在宣传和教育等软件设施方面的城乡一体化进程基本同步推进,城乡公众获取信息与知识的渠道和机会较为均等;(2)城乡公众的温室气体风险感知水平普遍低于中等水平,乡镇公众对温室气体风险的控制感(主要表现在影响途径、危害后果和影响风险)显著低于城区公众,该结论为政府未来的气候变化应对和温室气体风险防御工作提供政策着力点,提高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政策的针对性以及财政资金的优化配置;(3)苏州市城乡公众的温室气体风险感知受到个体因素(城乡、性别、年龄、学历、收入、职业)、风险沟通因素(信息关注度和信息公开及时度)和风险特征因素(危害影响后果和危害持续时间)的影响,政府需要针对不同的人群选择差别化的风险沟通方式,并把气候变化和温室气体风险特征变化给公众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4)城乡地区的政府信息公开途径均未得到最大化利用,政府可以利用普及程度较高、影响力较大的社交网络资源,实现信息公开多元化转变,通过强化政府与公众的对话提高政府公信力,为气候变化应对及温室气体减排的全民参与打好基础。
邹丽萍杨洁吴颖乔萌萌
关键词:温室气体公众风险感知
公众温室气体风险感知与政府信任
2016年
通过对苏州市840名公众进行问卷调查,从"风险感知"角度研究公众对政府控制温室气体风险政策信任度。结果表明,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处于中等水平(均值为2.94)。通过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发现,风险感知直接影响信任度,并与其呈负相关。风险特征因素(危害持续时间和危害影响后果)、个体因素(性别和文化程度)及风险沟通因素(温室气体关注度和信息信任度)均通过风险感知这一中介变量对信任度产生显著的间接影响。最后提出了如何降低公众风险感知水平,提高信任度,引导公众积极高效地参与到温室气体减排行动、参与低碳城市建设具体建议。
乔萌萌杨洁邹丽萍周芮毛嘉玲
关键词:信任度风险感知温室气体结构方程模型
城乡公众温室气体风险感知特征比较——以苏州为例
运用问卷调查法,对比分析苏州城区和乡镇公众温室气体风险感知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加强公众参与减排决策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城乡公众对温室气体风险的关注度和熟悉度没有显著性差异,风险信息来源分布基本一致,反映出目前苏...
杨洁邹丽萍吴颖乔萌萌程媛媛
关键词:温室气体风险感知公众
文献传递
邻避效应研究述评与展望被引量:14
2015年
城市规模的日益扩大,公共设施的需求不断地增加,而城市居民健康保护意识的增强和邻避设施客观上存在的负外部性,致使邻避设施越来越受到周边居民的强烈抵制,从而产生邻避效应。在调研文献的基础上阐述了邻避效应概念的产生、发展及内涵,着重从相关案例的分析以及社会、管理和心理等方面回顾和讨论了邻避效应的成因,得出利益冲突(空间不均衡的成本——利益分配结构)是导致邻避效应的根本原因,并从经济补偿、制度缓解和工程技术缓解等方面讨论了邻避效应的解决机制。比较分析了国内外邻避效应理论的研究差异,总结了该理论知识的扩散路径。最后对邻避效应研究进行展望,以期望为城市邻避效应的管理提供理论基础。
朱阳光杨洁邹丽萍乔萌萌田雨徐洪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