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晓燕

作品数:1 被引量:17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弹性
  • 1篇流动儿童

机构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1篇郭海英
  • 1篇林丹华
  • 1篇李晓燕

传媒

  • 1篇中国临床心理...

年份

  • 1篇2017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流动儿童心理弹性潜在类别及内外化问题比较被引量:17
2017年
目的:探查流动儿童心理弹性潜在类型特点,比较不同类型儿童在人口学变量、自尊、抑郁、孤独感及问题行为上的差异。方法:使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自尊量表、流行病调查中心儿童抑郁量表、儿童孤独感量表、问题行为量表等对来自北京的四到六年级507名流动儿童进行问卷测查。结果:(1)潜在剖面分析得到了3个类型:高弹性组、一般弹性—平稳组、一般弹性—波动组。高弹性组在各题目上得分都最高;一般弹性—波动组在情绪控制、家庭支持、人际协助维度部分题目达到高弹性组水平,在其余题目上得分处于较低水平;一般弹性—平稳组,各题目得分趋于中等水平。(2)公立学校流动儿童相对打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无转学经历儿童相对于有转学经历儿童报告更多的高弹性类型。(3)高弹性组在抑郁、孤独感、问题行为上得分低于另外两组。在自尊得分上,高弹性组显著高于一般弹性—平稳组,且后者显著高于一般弹性—波动组。结论:流动儿童的心理弹性具有明显分类特征,潜在类型与学校类型、转学经历有关,各类型在内外化问题指标上有差异。
胡潇林李晓燕郭海英林丹华
关键词:流动儿童心理弹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