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鹏

作品数:2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篇一期工程
  • 1篇影响及作用
  • 1篇有机污染
  • 1篇有机污染物
  • 1篇生态系统
  • 1篇群落
  • 1篇群落结构
  • 1篇鲈鱼
  • 1篇围海工程
  • 1篇围垦
  • 1篇污染
  • 1篇污染评价
  • 1篇污染物
  • 1篇近海
  • 1篇近海域
  • 1篇海工
  • 1篇海域
  • 1篇附近海域

机构

  • 2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浙江省水利河...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 2篇吴鹏
  • 1篇张广之
  • 1篇汝少国
  • 1篇曹西华
  • 1篇孙毛明
  • 1篇王悠
  • 1篇赵晓玮
  • 1篇倪勇强
  • 1篇唐学玺
  • 1篇赵艳芳
  • 1篇毛珊珊
  • 1篇姜爽

传媒

  • 1篇环境科学
  • 1篇海洋通报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舟山钓梁围垦一期工程对附近海域生态系统影响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为评价舟山钓梁围垦一期工程对附近海域生态系统的影响,对工程海域水质、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和潮间带动物在不同时间的调查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工程海域海水处于高度富营养化水平,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严重超标。围海区内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在2007年降到最低,2011年8月较2007年8月显著增加,均匀度指数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围海工程结束后浮游动物生物量显著降低,浮游幼体在种类数中所占比例增加;大型底栖动物栖息密度、生物量、多样性指数均显著降低,多毛类种数所占比例增加;潮间带动物栖息密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减少。围海造成的海水水质的变化与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参数改变密切相关,海水悬浮物含量是影响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重要因素,围海工程结束后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发生了明显改变。
吴鹏倪勇强孙毛明毛珊珊张广之汝少国
关键词:围海工程生态系统群落结构
2种有机污染物对鲈鱼生化标志物系统的影响及作用评价被引量:9
2010年
实验生态条件下筛选了鲈鱼的一组生化标志物组成生化标志物系统,研究其对不同有机污染胁迫的响应差异.将鲈鱼分别暴露于2种有机污染物:0.1 mg/L、1 mg/L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2μg/L、20μg/L的苯并[a]芘(B[a]P),研究长时间(18 d)、亚致死污染胁迫下鲈鱼生化标志物系统各组分:肝脏组织抗氧化酶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硫转酶(GST)以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脑组织中乙酰胆碱脂酶(AChE)活性的变化,同期检测了热激蛋白70(Hsp70)表达的变化,并对所得到的结果进行了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①与未受胁迫的对照组相比,B[a]P胁迫能够显著诱导鲈鱼体内的SOD、GST、Gpx活性以及GSH含量的变化(p<0.05),但对其它几种酶的活性影响并不明显;SDBS胁迫对CAT、Gpx、iNOS和AChE活性的诱导作用明显,但对SOD、GST和GSH的影响较小.Gpx是对2种污染物胁迫响应最灵敏的一种生化标志物.②同时测定了不同胁迫条件下鲈鱼血细胞Hsp70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其在SDBS胁迫组中的表达始终高于对照组,而B[a]P在胁迫前期能诱导Hsp70表达升高,以后逐渐下降至对照水平.③鲈鱼的生化标志物系统的不同组分对不同种类的污染胁迫响应有明显差异,对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后发现,基于PCA和生化标志物系统的研究方法能有效区分不同污染因子的作用,可能在海洋环境污染的早期、预警性评价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王悠姜爽赵晓玮赵艳芳吴鹏曹西华唐学玺
关键词:有机污染物污染评价鲈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