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卫卫

作品数:5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提高采收率导向技术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冶金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冶金工程

主题

  • 3篇储层
  • 2篇中生界
  • 2篇储层特征
  • 1篇低渗
  • 1篇低渗透
  • 1篇低渗透油层
  • 1篇地层
  • 1篇地层对比
  • 1篇东营组
  • 1篇油层
  • 1篇油层保护
  • 1篇油田
  • 1篇有利相带
  • 1篇溶蚀
  • 1篇溶蚀孔洞
  • 1篇钻井
  • 1篇钻井液
  • 1篇钻井液体系
  • 1篇埕岛油田
  • 1篇相带

机构

  • 4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5篇余卫卫
  • 3篇武群虎
  • 2篇刘少斌
  • 1篇伊慧
  • 1篇张云涛
  • 1篇陆友明
  • 1篇杨启浩
  • 1篇宋青
  • 1篇高喜龙
  • 1篇沈飞
  • 1篇滕飞
  • 1篇于世娜
  • 1篇杨启浩
  • 1篇刘少斌

传媒

  • 1篇西部探矿工程
  • 1篇特种油气藏
  • 1篇海洋石油
  • 1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油气地球物理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胜利浅海地区低渗透油层保护技术研究与应用被引量:3
2015年
针对胜利浅海地区埕岛东部斜坡带东营组低渗透油层,从储层及流体特征分析入手,通过实验分析评价了研究区内储层敏感性,总结了低渗透储层在钻井过程中潜在损害因素,在此基础上优化了钻井完井液体系,研制了优质无污染海水钻井液体系。结合该钻井液体系与目前使用的其它钻井液体系进行基本性能对比情况、抗污染性能评价以及动态滤失效果分析,该钻井液体系油层保护效果较好,岩心渗透率恢复率超过90%。现场推广应用19口井,有6口井进行过测试,其中表皮系数均小于零的完善井5口,轻微损害井1口,测试井的完善率达83.3%,表明应用该钻井液体系取得了良好的保护油层效果。
高喜龙武群虎余卫卫刘少斌杨启浩
关键词:低渗透油层保护
胜利海上埕岛油田前中生界潜山构造演化及储层特征被引量:10
2013年
近年来,埕岛地区潜山勘探取得了重大进展,构造和储层条件控制了潜山油气的成藏和富集程度。通过对该区构造演化、储层的控制因素及其分布规律进行研究,进一步明确了潜山的构造演化过程对地层分布以及储层分布规律的作用。研究发现,埕岛潜山经历了长期的风化剥蚀和多期复杂的演化历程,储集空间类型多样,风化壳储层是潜山主要储集体,随着从风化面向下深度的增加,储层发育程度逐渐降低,内幕储层也有一定程度发育,内幕断层控制其分布。对埕岛油田潜山下一步勘探及渤海湾盆地潜山勘探有借鉴作用。
于世娜滕飞武群虎余卫卫
关键词:储层特征裂缝溶蚀孔洞埕岛油田
埕岛油田东斜坡东营组储层分布特征及成藏规律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埕岛油田东斜坡是在前第三系潜山基础上发育起来的超覆—披覆构造,该区古近纪东营组油层发育良好。从层序地层学入手,结合地震、测井、岩芯等资料,开展层序地层划分、分层段开展构造研究,通过对埕岛东斜坡完钻探井、开发井的储层划分对比,对埕岛东斜坡东营组储层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对成藏规律进行研究,降低勘探开发风险,为海上深层油藏开发提供有利依据。
刘少斌沈飞余卫卫
关键词:东营组地层对比储层分布成藏规律
桩海中生界火成岩储层特征及有利区带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利用岩心观察、薄片鉴定等技术,对桩海地区中生界火成岩储层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中生界火成岩可分为3类10种,以中性火成岩为主;储集空间类型分为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共2类7种,以次生孔隙为主;储层非均质性较强,为中低孔、低渗、特低渗储层;储集空间的形成和演化经历了原生储集孔隙形成、风化溶蚀、埋藏构造断裂及烃源岩有机质成熟4个阶段,主要受岩性、岩相、构造应力作用与风化淋滤、次生矿物充填与压实作用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分析认为,有利相带和不利相带边缘控制区、构造活跃区、不整合面附近的区域均为油气成藏有利区带。
余卫卫武群虎陆友明刘少斌杨启浩
关键词:储层特征火成岩有利相带中生界
埕岛地区下古生界潜山构造特征及控藏作用被引量:1
2020年
针对埕岛地区潜山复杂的构造及地层特征,在总结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解析构造学的方法,开展了构造特征的研究。指出了构造对断裂发育、圈闭形成、油气运移及成藏的控制作用。前中生界潜山主要经历了印支、燕山及喜山期三期构造运动,形成了三组二级断层控制三排潜山的构造格局,主要发育了伸展、挤压、走滑、负反转四种构造样式。先期挤压后期多次伸展的构造演化过程产生了大量断鼻、断背斜及断块圈闭。构造作用形成的负反转断层、走滑断层与多期不整合面配置形成了良好的油气立体输导体系。进一步明确了断裂对油气分布控制作用,评价了有利含油圈闭。为东部断陷盆地潜山油藏的勘探提供了借鉴实例。
余卫卫宋青伊慧张云涛
关键词:构造样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