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谭娇

作品数:11 被引量:99H指数:6
供职机构:教育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自治区科技支疆项目计划教育部促进与美大地区科研合作与高层次人才培养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水利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 5篇农业科学
  • 2篇水利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突变
  • 3篇突变分析
  • 3篇土壤
  • 3篇小波
  • 3篇小波分析
  • 2篇影响因素
  • 2篇蒸散
  • 2篇蒸散量
  • 2篇气候
  • 2篇气候变化
  • 2篇潜在蒸散
  • 2篇潜在蒸散量
  • 2篇绿洲
  • 2篇干旱
  • 2篇干旱区
  • 1篇地区降水
  • 1篇地下水
  • 1篇地下水埋深
  • 1篇地形
  • 1篇地形因子

机构

  • 11篇新疆大学
  • 8篇教育部
  • 3篇新疆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武警黄金第八...

作者

  • 11篇谭娇
  • 9篇丁建丽
  • 5篇陈文倩
  • 3篇董煜
  • 2篇杨爱霞
  • 2篇周倩倩
  • 2篇周倩倩
  • 1篇张喆
  • 1篇魏阳
  • 1篇李相
  • 1篇夏楠
  • 1篇宁娟
  • 1篇冯娟

传媒

  • 2篇气象科技
  • 2篇节水灌溉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农业机械学报
  • 1篇土壤学报
  • 1篇冰川冻土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干旱区地理

年份

  • 2篇2019
  • 4篇2018
  • 5篇201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疆艾比湖绿洲潜在蒸散量年代际变化特征被引量:20
2017年
潜在蒸散量在研究气候变化、监测农业旱情、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率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为研究新疆艾比湖绿洲潜在蒸散量年代际变化特征,该文使用1960—2013年艾比湖绿洲地区4个气象站点的数据,通过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年和季节潜在蒸散量,利用Cramer突变检验分析和相关性分析与贡献率计算其特征变化。结果表明:1)20世纪90年代的潜在蒸散量在研究时间尺度中达到最低,自2000年后开始增加。春季、夏季、秋季的潜在蒸散量与年潜在蒸散量变化趋势一致,冬季无明显变化;2)通过Cramer法检验表明,春、夏、秋潜在蒸散量3季突变时间分别为1999年、1996年、1999年,冬季不存在突变,总体而言,潜在蒸散量突变均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3)风速是全年及季节潜在蒸散量的主导因素。研究可为艾比湖绿洲区域的水资源科学配置、农业灌溉管理以及脆弱生态环境恢复提供依据。
谭娇丁建丽董煜杨爱霞张喆
关键词:蒸散量气候变化
干旱区绿洲植被高光谱与浅层土壤含水率拟合研究被引量:9
2017年
水资源一直是制约我国西北干旱区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以新疆渭库绿洲为研究区域,选取41个土壤含水率与干旱区绿洲植被实测高光谱样本,以植被指数为桥梁,采用支持向量机回归(SVR)方法,建立干旱区绿洲土壤含水率与植被指数之间的拟合方程模型,并与多元回归(MLSR)、偏最小二乘回归(PLS)2种模型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模型的精度各异,拟合效果由优到劣为:改进的SVR模型、PLS模型、MLSR模型,其中基于干旱区绿洲实测的植被光谱数据改进的SVR模型对土壤含水率具有较好的拟合效果,通过最优参数的定值与最优测试集的抽取,R2高达0.891 6,RMSE仅为2.004,在干旱区绿洲的土壤含水率拟合中获得比较高的预测精度。而MLSR模型与PLS模型,R^2分别为0.630 0、0.654 9,RMSE分别为3.001与2.749。研究结果表明,因地制宜开展合理的土壤含水率反演模型规则制定是提高干旱区绿洲土壤浅层含水率监测精度的有效手段,也可为干旱区农业作物生长提供更精准的数据积累。
陈文倩丁建丽谭娇李相
关键词:植被指数土壤含水率
基于实测高光谱和电磁感应的绿洲土壤含水量估测被引量:2
2018年
以新疆渭-库绿洲为研究区,利用电磁感应和高光谱技术并以地形因子作为辅助参量,构建土壤含水量的支持向量机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预测模型,采用泛克里金法(Universal Kriging)将预测的土壤含水量进行插值在地图上实现空间可视化。结果表明:1)表层土壤含水量与表观电导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两种模式相结合建立的土壤含水量解译模型的拟合优度达到0.853。2)原始反射率光谱经微分变换后更能凸显出细微差异,利用原始一阶微分建立的SVR土壤含水量模型,预测集决定系数(R2)为0.913,相对分析误差(RPD)为2.06,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稳定性。3)表层含水量空间分布不均,由绿洲内部到荒漠-绿洲交错带再到荒漠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综上所述,利用该支持向量机模型对绿洲土壤含水量的预测具有实际与理论意义。
周倩倩周倩倩丁建丽杨爱霞宁娟谭娇
关键词:土壤含水量电磁感应地形因子
艾比湖绿洲地区降水变化规律及突变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为了研究艾比湖绿洲地区降水变化特征,利用4个气象观测站1960-2013年的逐月降水资料,运用趋势分析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T检验、小波分析和GIS空间分析等方法,对艾比湖绿洲地区近54年降水的趋势性、突变性和周期性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近54年来,艾比湖绿洲地区年降水量呈7.95 mm/10 a速率增加,四季降水量变化与年降水量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呈春秋微增,夏冬强增的特点;通过M-K检验发现,艾比湖绿洲地区年降水量在1986年发生了增加突变,但未发生显著趋势性变化;小波分析结果表明艾比湖绿洲降雨在长时间序列中呈多时间尺度特征,变化较大。通过以上分析,近54年艾比湖绿洲地区总体气候呈湿润化趋势。
李颖孜比布拉.司马义董煜盛永财谭娇
关键词:气候变化降水量突变检验小波分析
基于多变量时间序列模型的地下水埋深预测——以渭库绿洲为例被引量:8
2017年
为能够更好地预测干旱区渭库绿洲的地下水埋深及合理规划、开发地下水资源。以1995-2014年降雨量、蒸发量、农业用水量和地下水埋深等数据作为数据源展开研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贡献率较大的因素,将其应用于多变量时间序列CAR(Controlled Auto-regressive)模型,从而建立地下水埋深的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渭库绿洲的地下水埋深受蒸发量、农业用水量的影响大,分别为0.533、0.466;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相对误差的平均值仅为1.483%,表明该模型在干旱区绿洲区域预测精度高、效果佳。预测趋势显示:若研究区蒸发量持续增加25%、降雨量减少15%、农业用水量减少15%时,地下水埋深将达到4.21 m,预测地下水埋深对渭库绿洲的生态环境和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参考。
谭娇丁建丽陈文倩米热古力.艾尼瓦尔李相周倩倩
关键词:地下水埋深
1961—2014年新疆北部地区气温时空变化特征被引量:16
2018年
利用新疆北部地区(下称北疆)41个气象站1961—2014年月平均气温资料,运用线性倾向率、滑动平均、基于Arc GIS的混合插值法、累积距平分析、Mann-Kendall突变检验,基于Matlab的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对北疆地区年及季节气温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北疆地区年及季节平均气温出现多次冷暖波动,均呈显著增温趋势。其中,年及春、夏、秋季从20纪90年代以后增温显著,冬季20世纪80年代以后增温显著。(2)北疆地区年平均气温倾向率为0.35℃·(10a)^(-1),增温幅度较大区域主要在准噶尔盆地、塔城地区及富蕴。(3)北疆地区年及四季平均气温均发生突变。其中,年、春、夏、秋季平均气温突变主要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冬季气温突变主要发生在70年代末。(4)北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近54 a存在27 a主周期和14 a次周期,气温冷暖交替,周期表现具有全域性。
谭娇谭娇张钧泳丁建丽
关键词:气温变化突变分析小波分析
基于DPM-SPOT的2000—2015年中亚荒漠化变化分析被引量:6
2018年
中亚地区与中国西部同属一个完整的内陆地理生态系统,生态环境极其相似,基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区域间大发展,对中亚地区荒漠化的研究,将更好的服务于我国向中亚开放发展的战略。依据2000—2015年SPOT VEGETATION为数据源,引入像元二分模型法(DPM),得到2000—2015年间中亚地区的植被覆盖度数据,通过计算转换,最终获取4期中亚地区土地荒漠化程度分布图与荒漠化等级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亚地区荒漠化总体呈"7"字形分布,基本沿东北西南方向对称;中亚地区整体荒漠化情况不容乐观,荒漠化面积比例约占到中亚地区面积的80%;荒漠化有扩张趋势,2000—2010年,约以每年20 km的速度向北部扩张,但从2010—2015年以后增速明显放缓。总体来看,中亚西南部荒漠化程度依然在加剧。研究表明,基于遥感数据对中亚荒漠化问题的研究,可以有效弥补地面数据不足这一劣势,为以后大尺度的遥感制图提供数据支撑。
陈文倩陈文倩谭娇丁建丽刘博华
关键词:荒漠化DPMSPOT
近54年艾比湖绿洲太阳辐射变化特征被引量:4
2018年
太阳辐射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分析其变化对区域气候特色和农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1961—2013年艾比湖绿洲地区4个气象站点气象资料,采用最小二乘分析法、距平分析法、Mann-Kendall趋势分析法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艾比湖绿州地区太阳辐射的年际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该地区年辐射量总体呈现下降趋势,相对变化幅度为1.28,波动相较平稳。年内辐射量主要集中在5—8月,占全年的52%,呈正态分布状态,年内各月都呈下降趋势,其中7月的下降速率最大。(2)艾比湖绿洲的总辐射量主要集中在春夏两季,且4个季节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均出现了从"变亮"到"变暗"的交替过程。通过检验阈值在99%的水平下显示,辐射量在1986年出现突变。全年总辐射量的变动与四季变化趋势基本相同。(3)对于21a、10a和7a周期变化都存在着相对"亮期"和相对"暗期",但振荡周期不同。
谭娇谭娇陈文倩丁建丽张钧泳陈文倩
关键词:太阳辐射年际变化
1961—2015年新疆天山日照时数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3
2019年
采用新疆天山地区55个气象站1961—2015年逐月气象数据,用Mann-Kendall突变检验、基于ArcGIS的混合插值及偏相关分析对天山日照时数年、季节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天山日照时数年及季节均呈减少趋势,天山各区域变化差异显著,山区及天山北坡变化趋势明显于南坡。②天山北坡、天山南坡及天山山区年日照时数突变时间为1985年、1980年和1988年,云量和降水是导致突变发生的主导因素。③新疆天山年日照时数由西向东逐渐增加,平原多、山区少,春季呈'东北部多、西南部少',夏季为'东北部多、西南部少',平原盆地高于山区,秋季呈现'北少南多,东多西少',冬季由南向北逐渐减少。④云量、降水是导致天山地区日照减少的主要因素,少云区日照时数较多,多云区日照时数较少,天山云量减幅或增幅区域,日照时数突变量变化明显。
武鹏飞张钧泳谭娇
关键词:日照时数MANN-KENDALL检验
干旱区典型绿洲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20
2017年
以新疆南部的渭干河-库车河流域三角洲绿洲为对象,按照土地利用方式布设78个采样点,分别采集表层(0~20 cm)和亚表层(20~40 cm)土样共156份,分析土壤有机质(SOM)含量和土壤酸碱度(pH)分布特征,并讨论在作物类型、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壤pH因素的影响下,表层和亚表层SOM含量的差异性。结果表明:表层SOM含量范围为3.7~24.1 g kg^(-1),平均含量为11.0±4.2g kg^(-1);亚表层SOM含量较低,为2.7~12.9g kg^(-1),平均含量为7.0±2.2g kg^(-1)。表层中作物类型和土地利用方式的SOM均值、标准差均高于亚表层,二者的变异系数在20%~50%之间,属中等变异。方差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各因素对SOM含量的变异性影响存在较大差异。作物类型、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壤pH三种影响因素对研究区表层和亚表层的SOM变异综合解释能力分别为45.1%和43.7%,综合分析得出各因素中作物类型因素对研究区SOM含量影响最大。
唐梦迎丁建丽夏楠魏阳冯娟谭娇
关键词:土壤有机质影响因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