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会
- 作品数:10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遵义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以四氯化钛-乙腈为中间体的纯锐钛型纳米TiO_2制备研究
- 2017年
- 以四氯化钛为原料,将四氯化钛滴入乙腈中生成四氯化钛-乙腈中间体(黄色粉体),然后采用常温晶化方法探索了制备纯锐钛矿型纳米TiO_2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四氯化钛-乙腈中间体为四氯化钛与乙腈的配合物,采用该配合物加水在95℃回流3~9h,产物经离心、烘干即得纯锐钛矿型纳米TiO_2。所得产物的粒径主要分布在1~4nm,比表面积在(158.2~206.2)m^2/g之间。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等测试结果显示粒子晶化良好,为锐钛矿型纳米TiO_2。
- 李明明钟永科范会左定财
- 关键词:四氯化钛乙腈中间体锐钛矿
- 一种以四氯化钛-乙腈为中间体的锐钛型纳米TiO<Sub>2</Sub>粉体的制备方法
- 一种以四氯化钛-乙腈为中间体的锐钛型纳米TiO<Sub>2</Sub>制备方法,先将四氯化钛加入无水乙腈中,至反应完全生成沉淀后,再加入纯净水,经加热水浴反应后,离心弃液得TiO<Sub>2</Sub>,再将TiO<Su...
- 钟永科李明明杨振英罗云芬范会
- 文献传递
- 小茴香储存过程中挥发性成分的变化被引量:8
- 2016年
- 采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测定了储存12个月的小茴香挥发性成分,探讨了其储存中挥发性成分的相对含量变化。结果发现:小茴香储存中除主要成分反式茴香脑和爱草脑的含量相对稳定外(在储存初始及3,6,9,12个月的总含量分别是72.2%,85.49%,93.06%,95.89%,90.13%),其他成分含量变化较大,其中,茴香醛含量增加,由起初的0.47%不断增加到6.1%;芳樟醇和萜类成分含量减小,且都在储存前半期,芳樟醇由初期的9.72%减少到0.28%,而萜类成分个数由14个减少到10个,总含量也由14.87%减少到2.51%(主要成分柠檬烯由初期的7.98%减少到1.52%)。此外,小茴香在储存中期还有少量酯类产生,尾期主要是酸类和醇类,它们的含量均不高。
- 罗静钟永科李明明范会
- 关键词:小茴香挥发性成分固相微萃取
- 一种高活性介孔水合氧化钛粉体的制备方法
- 一种高活性介孔水合氧化钛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简单的一锅法,先将四氯化钛加入乙二按中,反应完成后,将混合物置于水浴中,旋转蒸发除去多余的乙二按,再加入一定量的纯净水,产物加热回流一定时间后,离心,先用纯净水洗涤,再用无水...
- 钟永科李明明罗云芬杨振英范会李荣左定财
- 文献传递
- 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分析川芎挥发性成分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索分析川芎挥发性成分的方法。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分析川芎挥发性成分;通过峰面积归一化法,对匹配度大于90%的可检索组分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从川芎中鉴定得出的挥发性成分共有52个,主要挥发性成分为藁本内酯(51.50%),次要成分为桧烯(9.53%)和β-瑟林烯(9.15%);52个挥发性成分的分布是醚类1个(0.08%)、酮类1个(0.09%)、醛类3个(0.61%)、酯类6个(52.49%)、醇类3个(1.46%)、萜类29个(42.92%)、烃类9个(2.35%),其中酯类和萜类化合物的含量较高。结论与现有川芎挥发性成分分析方法相比,固相微萃取法具有实验操作简单、耗时短、样品用量少等优点。
- 范会李荣李明明钟永科
- 关键词:川芎挥发性成分藁本内酯固相微萃取
- 一种高活性介孔水合氧化钛粉体的制备方法
- 一种高活性介孔水合氧化钛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简单的一锅法,先将四氯化钛加入乙二按中,反应完成后,将混合物置于水浴中,旋转蒸发除去多余的乙二按,再加入一定量的纯净水,产物加热回流一定时间后,离心,先用纯净水洗涤,再用无水...
- 钟永科李明明罗云芬杨振英范会李荣左定财
- 文献传递
- 基于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分析贵州黄连的挥发性成分被引量:2
- 2017年
- 为贵州黄连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依据,采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仪分析贵州黄连的挥发性成分,使用峰面积归一化法对匹配度大于80%的可检索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贵州黄连有29个挥发性成分,即29个化合物,包括酯类、萜类、醛类和烃类。其中酯类含量最高,其次是萜类,具体分布是酯类15个(74.89%)、萜类9个(16.40%)、醛类3个(7.62%)、烃类2个(1.09%),酯类中高于1%的11个成分的总含量为72.46%,其中以月桂酸乙酯的含量最高(25.99%),其次是癸酸乙酯(12.12%)、棕榈酸乙酯(10.44%)等。贵州黄连中的酯类是现有文献中没有记载的,属首次报道;环葑烯、α-可巴烯、反式-β-金合欢烯、β-甜没药烯、顺式-α-甜没药烯、2,6-二甲基-6-(4-甲基-3-戊烯基)双环[3.1.1]庚-2-烯等也是其他地方黄连中所没有,高酯类含量是贵州黄连挥发性成分的明显特点。
- 左定财范会刘婉颐马红红钟永科
- 关键词:黄连挥发性成分固相微萃取
- 木姜子储存过程中挥发性成分的变化被引量:4
- 2017年
- 采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方法考察了木姜子室温储存12个月的挥发性成分变化。结果表明:在考察的12个月内,木姜子挥发性成分的变化主要反映在存储前4个月,萜类的增加和醛类的减少,萜类含量由原样的41.98%迅速增加到83.28%而成为主要成分,其中,dl-柠檬烯的含量由原样的24.63%增加到39.15%,α-蒎烯由5.05%增加到8.97%,β-月桂烯由4.75%增加到9.30%,反式石竹烯由2.58%增加到3.42%,β-蒎烯由2.16%增加到5.42%;与此相反,醛类成分的含量由原样的52.03%锐减到8.02%,其中,α-柠檬醛和β-柠檬醛的含量由29.36%和21.64%分别锐减到4.28%和3.58%,香茅醛的含量由1.03%减少到0.16%。此外,醇类(芳樟醇由原样的1.97%增加到4.50%)和酮类(主要是6-甲基-5-庚烯-2-酮的出现)的含量也有所增加。在储存的中后期,主要成分萜类的相对含量虽然持续增加,但幅度不大;次要成分醛类的含量虽然持续减少,但减少幅度也不大。在整个储存中烃类和醚类的变化不大;酮类、酯类和酸类成分的变化虽较大,但含量有限。
- 范会马红红左定财王萍萍刘婉颐钟永科
- 关键词:木姜子挥发性成分固相微萃取
- 黔产野生钩藤茎和叶的挥发性成分及它们在不同储存方式下的变化
- 目的:探究黔产野生钩藤茎和叶的挥发性成分及它们在不同储存方式下的变化。 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谱联用法分别测定黔产野生钩藤茎和叶的挥发性成分,及它们在五个储存方式(室温敞口;室温单层封口干燥;4oC单层封口;4oC...
- 范会
- 关键词:植物药材药物成分质谱分析
- 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对贵州益母草花、叶和茎挥发性成分的分析比较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分析贵州益母草花、叶和茎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仪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分别分析和比较了贵州益母草花、叶和茎的挥发性成分。结果:贵州益母草花、叶和茎三者中鉴定得的挥发性成分依次为43,27,29个,涵盖了萜、醇、醚等8类物质,反式石竹烯是三者最主要的成分;三者共有挥发性成分16个,其中相对峰面积均>3%的5个:反式石竹烯,植酮,β-荜澄茄烯,α-葎草烯和石竹烯氧化物;非共有且相对峰面积>3%的3个:α-蒎烯(叶中3.42%,茎中4.62%),柠檬烯(茎中17.80%),α-可巴烯(叶中3.09%)。三者挥发性成分的主要差异在于成分个数不同,次要挥发性成分差异明显,>3%的共有成分间的相对峰面积差异大:花中反式石竹烯相对峰面积最为显著,单组分即达到38.59%,远远高于叶和茎的相对峰面积,α-葎草烯差不多是叶和茎的2倍,而叶中的β-荜澄茄烯和石竹烯氧化物则差不多是花和茎的2倍;此外,>3%的成分新植二烯(叶中9.91%,茎中则未检测到),2,7,7-三甲基二环[3.1.1]庚-2-烯-6-基醇乙酸酯(叶中5.42%,茎中3.88%,花中未检测到),β-月桂烯(茎中3.78%,花和叶中未检测到)也是三者的主要差异。结论:贵州益母草含挥发性成分萜类最高,且花中反式石竹烯的相对峰面积居首位。
- 范会李荣李明明左定财刘婉颐钟永科
- 关键词:益母草挥发性成分固相微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