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萌 作品数:49 被引量:400 H指数:12 供职机构: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移动流行区间法在广东省21个地市手足口病流行强度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利用移动流行区间法(MEM)制定广东省21个地市手足口病(HFMD)的流行阈值,评估全省手足口病所处流行阶段及流行强度并评价应用效果。方法手足口病周发病率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2012-2018年手足口病流行季节的监测数据,考虑手足口病在本省的流行特点,纳入夏季流行季为研究对象,利用移动流行区间法为21个地市制定2018年手足口病流行阈值及强度阈值,进行强度分级。计算各地市应用此方法制定流行阈值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等指标,评估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 21个地市中,2018年流行开始阈值(手足口病周发病率)最小的为潮州(1.38/10万),最大的为珠海(13.30/10万);2018年广东省21个地市中19个地市为低流行强度,1个地市达到了中流行强度(深圳),1个地市在整个流行期均处于基线水平(茂名)。该方法在21个地市应用的灵敏度为93.82%(85.83%~98.15%);特异度为92.64%(86.65%~97.70%);阳性预测值为91.35%(85.02%~96.26%);阴性预测值为94.97%(88.34%~99.80%)。结论移动流行区间法在本省手足口病阈值研究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在广东省各地市手足口病分级预警中进行实际应用。 龙遗芳 张萌 陈旭光 谭小华 林文青 杨芬关键词:手足口病 2011—2015年广东省基于主动监测的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手足口病流行特征 被引量:19 2018年 目的 了解广东省2011-2015年肠道病毒71型(EV-A71)感染手足口病流行特征。方法 通过"广东省急性传染病监测信息平台系统"收集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广东省8个哨点医院上报的感染EV-A71的手足口病普通病例监测数据,包括病例的年龄、发病日期和病原学数据等。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手足口病报告病例数及实验室确诊病例数资料,包括手足口病普通病例疫情数据、重症和死亡病例疫情数据,以及病例的年龄、发病日期和病原学数据等。结合两种来源的数据估算感染EV-A71手足口病发病率,描述其分布特征;采用χ2检验分别比较不同年龄组和不同月份间EV-A71感染手足口病阳性率及估算发病率的差异。结果 2011-2015年8个哨点医院共报告感染EV-A71的普通病例1 855例,其中,2014年最高(31.6%,605/1 916),2015年最低(6.8%,134/1 971)(χ^2=521.85,P〈0.001)。而通过疾病监测系统报告的2011-2015年广东省手足口病普通病例为1 772 516例,感染EV-A71的重症及死亡病例为1 902例;2011-2015年广东省手足口病重症及死亡病例中,感染EV-A71的构成比分别达72.6%(1 775/2 444)和97.0%(127/131)。各年龄组EV-A71感染手足口病年均估算发病率随年龄升高呈下降趋势(趋势χ^2=990 273.20,P〈0.001),1岁组最高,为1 697.67/10万,4岁组最低,为705.46/10万。各月份EV-A71感染手足口病年均估算发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1.23,P〈0.001),5月份最高,为15.51/10万,7月份最低,为9.42/10万。结论 广东省EV-A71感染手足口病在各年度流行水平不同,手足口病重症及死亡病例以EV-A71感染为主,1岁儿童是EV-A71感染手足口病高危人群,5月为EV-A71感染手足口病的高峰时间。 谢东生 何剑峰 何剑峰 杨芬 李晖 康敏 张萌 谭小华 谭小华 胡乐 孙立梅关键词: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属 肠道病毒71型 珠三角学校教职工诺如病毒疫情防控知识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分析珠三角中小学校教职工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防控知识及影响因素,为开展学校诺如疫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定额随机抽样方法,对珠三角3个地级市48所中小学校320名教职工开展诺如病毒基础知识和感染暴发疫情防控知识知晓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珠三角中小学教职工对诺如病毒基础知识的知晓率为35.37%,暴发疫情防控知识的知晓率为57.63%,总知晓率为48.42%。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岗位是教职工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防控知识的影响因素,教师(OR=0.22,95%CI=0.09~0.55)、厨工(OR=0.09,95%CI=0.04~0.23)和保洁(OR=0.02,95%CI=0.00~0.07)对诺如病毒暴发疫情防控知识的知晓率远低于校医(P值均<0.05)。结论珠三角中小学校教职工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防控知识水平有待提高。学校需建立并执行具体防控流程,明确教职工岗位职责和定位,采取理论结合实操的方式促使校医所掌握的知识向校内能力的转化。 张家儿 陈嘉玮 万佳 张韵 张萌关键词:肠道病毒感染 疾病暴发流行 2010―2022年广东省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特征及时空聚集性分析 2024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2010—2022年广东省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流行特征和时空聚集性,为探索HFRS高危地区和制定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HFRS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运用Joinpoint 4.6.0.0软件对HFRS报告病例数据进行趋势分析,运用GeoDa 1.16软件开展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使用SaTScan 10.1软件进行时空扫描,通过计算对数似然比(log-likelihood ratio,LLR)分析HFRS时空聚集性。结果2010—2022年广东省累计报告HFRS病例4322例,年均发病率为0.31/10万,利用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 change,AAPC)来评价整体趋势性变化,发病率整体呈下降趋势(AAPC=-8.4%,95%CI:-12.6%~-3.9%)。3—4月为HFRS高发月份(RR=1.61,LLR=82.78,P=0.001)。珠三角地区、男性、30~69岁人群发病率最高。职业以家务及待业(973例,占22.51%)、商业服务(726例,占16.80%)、工人(645例,占14.92%)和农民(638例,占14.76%)居多。HFRS发病存在空间聚集性,“高-高”聚集区主要分布在珠三角地区的广州市和佛山市。时空扫描分析结果显示,1个一类聚集区位于广州市、佛山市的9个县(区),发生在2013年2—3月;2个二类聚集区主要涉及珠三角地区的7个地级市和粤西地区的阳江市的25个县(区),发生在2015年1—2月和2017年5—6月。每年的聚集区均出现在珠三角地区,不同年份涉及的地级市和县(区)有所不同,主要集中在广州市、佛山市,主要发生在冬春季,少数年份在夏季初。结论2010—2022年广东省HFRS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发病存在季节性和空间聚集性,冬春季为高发季节,珠三角地区为高发区域,中老年为主要高发人群。 韩啸宇 谭小华 罗傲 杨宇威 张萌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 空间自相关 广东省2020-2022年入境人员健康管理措施对境外输入性登革热疫情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分析广东省2020-2022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期间入境人员健康管理措施(入境管理措施)对境外输入性登革热(输入性登革热)疫情流行特征的影响。方法收集并整理广东省2016年1月1日至2022年8月31日输入性登革热疫情资料、2016-2021年蚊媒密度监测数据、2011-2021年国际航班旅客年运输量及登革热年报告病例数,分析入境管理措施实施前(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3月20日)与实施后(2020年3月21日至2022年8月31日)输入性登革热疫情流行特征变化。结果2020年3月21日至2022年8月31日累计报告输入性登革热病例52例,其输入传播风险强度为0.12,低于入境管理措施实施前(1828例,5.29)。与入境管理措施实施前相比较,输入性登革热疫情在季节、性别、年龄、职业和来源国分布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隔离点发现病例占59.62%(31/52),在口岸发现占38.46%(20/52),入境管理措施实施前以医院发现为主(95.08%,1738/1828)。在提供入境日期的51例病例中,82.35%(42/51)和98.04%(50/51)的病例在入境后7 d内和14 d内被发现,略高于入境管理措施实施前[(72.69%(362/498)和97.59%(486/498)]。2020-2021年广东省伊蚊幼虫密度的布雷图指数月均值与2016-2019年月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3,P=0.005)。2011-2021年广东省国际航班旅客年运输量与输入性登革热病例及本地病例年报告数均存在正相关性(r=0.94,P<0.001;r=0.72,P=0.013)。结论广东省实施境外人员入境后集中隔离14 d,绝大多数输入性登革热病例在入境后14 d内被发现,输入性登革热病例导致续发本地传播风险大幅度降低。 谭小华 邓爱萍 张应涛 罗敏 邓惠 杨宇威 段金花 彭志强 张萌关键词:登革热 输入性病例 健康管理 2019年广东省一起布鲁氏菌病暴发疫情调查分析 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调查2019年广东省某县一起食源性布鲁氏菌病(布病)暴发疫情,为防控类似事件提供建议。方法通过个案调查、医院就诊系统查询等方式开展病例搜索,对调查对象开展布鲁氏菌感染初筛及确证实验;对结果进行描述与分析。结果共发现30例病例及6例隐性感染者;病例发病时间为7月10日至8月18日,呈现持续同源的暴发模式;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70.00%)、肌肉、关节痛(46.67%)、乏力(43.33%)等;共从调查对象血液中分离出21株布鲁氏菌且均为羊3型;经分析,仅生饮H家羊奶是感染的危险因素,与未饮者相比相对危险度(RR)值为16.91(2.38~119.96),与煮沸饮者相比,RR值为36.36(5.07~260.58),且感染与饮奶存在剂量反应关系(χ^2=4.437,P=0.035)及时间上的关联。结论该布病暴发疫情为患者饮用受羊种3型布鲁氏菌污染的未煮沸羊奶所致。 王雷 易瑶 陈旭光 孙长云 张萌 曾凤梅 曾育富 何栋梁 邓爱萍关键词:布鲁氏菌病 暴发疫情 食源性感染 一起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医院感染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调查某医院骨关节科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医院感染暴发事件,为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医院骨关节科收治的患者中,出现发热(体温≥38℃)伴寒颤者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对病例血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并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检测,利用卡方检验对罹患率进行比较分析,提出有效防控措施。结果2019年7月28-30日共发现8例医院感染病例,发病时间集中,均表现为寒颤和发热。其中4例病例血培养检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PFGE检测分析,相似度为100.00%,为同种同源。病例留置针洗脱液中亦培养出该菌。结论该医院骨关节科发生一起由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引起的医院感染暴发,可能与使用被污染的静脉推注药液和封管液有关。 李梦 张萌 钟昱文 康敏 徐凤琴 宋铁关键词:洋葱伯克霍尔德菌 医院感染 广东省恩平市2016年寨卡病毒病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对广东省恩平市2016年寨卡疫情防控工作进行梳理和分析,为寨卡等虫媒传染病的应对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恩平市2016年制定的寨卡防控的相关文件、恩平市疾控中心《寨卡病毒病防控工作简报》获取相关信息,并通过"广东省病媒生物监测信息平台"获得蚊媒监测数据。采用Excel对数据信息进行汇总整理和描述性分析。结果广东省2016年2月15日至6月5日共报告输入性病例13例,均由南美国家输入,无本地感染病例报告。广东省恩平市在2月19日立即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制定6个工作方案;在定点收治医院对全部病例开展病例管理;2月11日至11月30日恩平对1 184名归国人员进行追踪随访,对782人进行采样筛查,发现7例寨卡病例和3名隐性感染者;通过蚊媒控制,将全年大部分布雷图指数(BI)和诱蚊诱卵器指数(MOI)控制在10以下水平。结论广东省2016年通过采取综合防控措施,阻止了本地病例的发生,防控措施切实有效。 张萌 李剑森 邓爱萍 吴德 彭志强 向蓥飞 钟豪杰 宋铁关键词:病例管理 健康随访 广东省首起误食剧毒裂皮鹅膏菌所致食物中毒死亡分析 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调查分析本次食物中毒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鉴定引起食物中毒的毒蘑菇种类,提出防控措施,预防食物中毒事件的再次发生。方法通过制定病例定义及病例搜索、病例访谈、食谱调查、现场采样和毒蘑菇的形态学鉴定等方法对食物中毒事件进行分析。结果 5名外来务工人员自行采摘并进食野生蘑菇约150 g,8.3~10 h后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胃肠炎症状,临床检测提示病例肝功能损害。经洗胃、血浆置换、放置活性炭吸附、补液及护肝护胃等清除毒物和对症治疗后,其中2例病例出现假愈期,1 d后病情又急剧恶化。随后几天所有病例均出现肝功能衰竭,并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罹患率和病死率均为100%(5/5)。食谱调查显示除了自行采摘的蘑菇外未见其他可以引起中毒的食物,经形态学鉴定为裂皮鹅膏菌。本起事件系由于病例误食了M公园山上采集的野生蘑菇所致的食物中毒,毒蘑菇为剧毒的裂皮鹅膏菌。结论误食裂皮鹅膏菌中毒在广东省为首次报道,本起事件对裂皮鹅膏菌中毒的疾病自然史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描述。该菌与部分可食菌类外观极其相似,难以分辨极易误食,需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提醒民众不要采食野生蘑菇是预防毒蘑菇中毒最根本的方法。 倪锡河 张泽武 黄琼 张巧利 叶新 张萌 邓旺秋关键词:剧毒 毒蘑菇 食物中毒 基于半定量风险评估和专家会商法的重点传染病疫情风险评估 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评估2019年广东省面临的重点传染病疫情风险,并分析风险相关关键要素。方法收集整理相关信息,采用半定量风险评估和专家会商法对疫情风险进行研判。结果2019年广东省面临的登革热病例境外输入风险将常年存在,本地疫情可能于5—6月开始出现。人禽流感疫情可能维持在较低水平。诺如病毒感染发病水平可能高于2017—2018冬春季。季节性流感可能存在冬春季和夏季流行高峰。手足口病发病强度可能高于2018年或持平,重症及死亡可能维持较低水平。麻疹疫情可能较2018年小幅增长。水痘和流行性腮腺炎疫情可能较2018年下降。基孔肯雅热和寨卡病毒病输入风险持续存在。不排除脊髓灰质炎、疟疾、中东呼吸综合征、埃博拉病毒病等病例输入以及输入引起本地传播的可能。结论2019年广东省应特别关注登革热疫情,重点关注人禽流感、诺如病毒感染、季节性流感、手足口病等疫情,需要关注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疫情,以及基孔肯雅热等输入性传染病相关疫情。 张应涛 郭汝宁 宋铁 钟豪杰 郑慧贞 邓爱萍 李剑森 杨宇威 张萌 谭小华 杨芬 龙遗芳 梁剑 徐新 胡培 谢仕兰 黄琼关键词:传染病 风险评估 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