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河

作品数:10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经济管理
  • 4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政府
  • 2篇联盟
  • 2篇美国对华政策
  • 2篇经济竞争
  • 2篇非理性
  • 2篇北约
  • 1篇瘴气
  • 1篇直觉
  • 1篇视域
  • 1篇特朗普
  • 1篇曲折历程
  • 1篇全球治理
  • 1篇燃烧
  • 1篇中日关系
  • 1篇中印
  • 1篇中印关系
  • 1篇注意力
  • 1篇威慑
  • 1篇冷战
  • 1篇联盟政治

机构

  • 9篇中国社会科学...

作者

  • 9篇肖河
  • 6篇肖河

传媒

  • 2篇贵州省党校学...
  • 1篇世界经济与政...
  • 1篇世界知识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俄罗斯东欧中...
  • 1篇社会科学文摘
  • 1篇国际政治科学
  • 1篇当代美国评论

年份

  • 3篇2024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大国经济竞争策略的选择机制
2022年
《国际政治科学》2021年4期,26000字中美竞争是当今国际政治中最重大的事件,经济竞争可谓其主轴。对于大国关系研究而言,理解经济竞争格外重要。2018年前,学界主要关注大国政治安全竞争的经济成本而非经济竞争策略。之后的“特朗普经济攻势”改变了大国竞争的形态,但对其性质仍存争议。
肖河潘蓉
关键词:特朗普大国政治
乌烟瘴气的美国援乌法案
2024年
4月23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由国会参众两院审议通过的总额950亿美元对外援助法案,其中包括分别向乌克兰、以色列和“印太盟友”提供600多亿美元、260亿美元、81亿美元援助,以及清算被扣押俄罗斯资产并转交给乌克兰的内容。至此,一场延宕大半年的共和党针对拜登政府和民主党的“援乌阻击战”宣告落幕。本期“封面话题”约请有关专家撰文详解国会山上这场斗争的曲折历程及其对乌克兰危机可能产生的影响,对同时落地的《印太安全补充拨款法》也一并作出解读。
肖河
关键词:共和党民主党曲折历程
全球治理视域下私营安保产业国际化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自出现起就一直面临合法性质疑的私营安保产业经历了百年的发展后,最终成为了全球经济与社会中难以分割的重要部分。国际社会和学术界也因此逐渐将研究的重点由合法性争论转移到全球治理与规制上。2004至2014年间,《蒙特勒文件》、《私营安保服务供应商国际行为守则》等相关国际规约陆续问世。出于保护日益增加的海外利益的需求,发展私营安保产业、参与相关全球治理已成为对中国的必然要求。为此,中国应当充分理解和积极参与这一新兴的全球治理进程,利用好后发国家的优势和中国的既有禀赋,保证私营安保体系自起点开始的规范发展,最终达到增强中国海外利益保护能力的目的。
肖河
关键词:全球治理
俄乌冲突背景下北约亚太化的联盟理论分析:战略非理性抑或其他
2024年
随着俄乌冲突的持续,这场危机与北约亚太化之间的“伴生”关系也愈发明显,亦即随着冲突的升级和持续,北约亚太化的深度和速度都有所增强。这一“伴生”现象提出了一个突出的理论问题,那就是为什么北约会在一场大规模对俄冲突刚刚拉开帷幕的时候,就冒着与中国关系交恶的风险在亚太地区扩张联盟。考虑到北约成员中的不少决策者都认识到了这种“战略分散”的风险,它们国内的国际关系理论家中也不乏“区别对待”的提倡者,该现象显得格外“反常”。大多数现有研究虽然也不同程度地观察到了该现象,然而在分析中却往往将此现象视为战略上的非理性行为,且很少利用联盟理论,深入剖析危机爆发对相关各方得失计算的影响。本文立足于对联盟成本概念的更充分理解,全面讨论了美国及其盟国于乌克兰危机前后在北约亚太化问题上的变化,指出危机的爆发减少了美盟国在对华对俄政策配合方面美国可能蒙受的边际损失,也降低了它们对华对俄“区别对待”的可能收益。上述重要变化增强了参与和推动北约亚太化的政策吸引力,使得北约在危机后明显加快了亚太化进程。危机帮助美国部分克服了自身联盟政策上的内在张力,实现了既要求欧洲盟国提供更多安全资源,又试图限制它们战略自主性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危机强化联盟的“意外”结果可能促使美国调整联盟政策,有意识地对中俄采取“合而治之”策略,这尤其需要我们警惕。
肖河
关键词:联盟政治美俄关系
避险与威慑——美国对华竞争的复合逻辑被引量:4
2022年
拜登政府在施政中表现出对大国经济竞争的高度重视,多次表示不寻求与中国对抗,但是其对华安全政策却较特朗普政府时期更具对抗性,典型表现为持续在台湾问题上挑衅中国红线。拜登政府明确地将对华竞争视为其对外政策的重心,集中体现在调低对中国的预期,对华政策由争取“大交易”转为争取“不交易”。拜登政府认为美国具有相对的长期优势,并基于对中美战略定位和竞争态势的再认知,发展出由两项策略构成的复合对华政策。一是“渐营取逸”主导策略,即在加紧切断中国获取外部科技创新资源的渠道、维护美国长期优势的前提下,努力避免高成本、高风险和高不确定性的双边互动,尽可能以持久而稳妥的方式确保胜势;二是“止戈以誓”支撑策略,即确保中国始终处于对美有利的“稳态竞争”轨道,防止中国因“劣势认知”而采取高风险措施,在关键议题上对美发起军事挑战。“渐营取逸”和“止戈以誓”分别侧重经济和安全政策,两者共同构成美国对华竞争的战略逻辑。为此,美国以强化关键对外承诺和动员盟友的方式加强对华战略威慑。
肖河
关键词:美国对华政策
优势认知下的遏制——拜登政府对华政策的性质和结构分析被引量:10
2022年
分析美国当前对华政策需要在战略逻辑上回答两个日益凸显的问题:一是为什么拜登政府一边反复表示“无意改变中国”,一边加强对华打压;二是为什么拜登政府高度重视中美经济竞争,但又以台湾问题为杠杆急速强化针对中国的安全联盟。针对第一个问题,如果将遏制定义为对直接塑造对手意图和行为的预期较低、更重视削弱对手行为能力的一套战略逻辑,则可以看出美国对华政策已由以强制为主转为以遏制为主,种种“无意改变中国”的表述正是这一转变的表现。针对第二个问题,拜登政府的对华经济和安全遏制并非彼此孤立,它们分别是美对华战略竞争中的长期优势策略和短期保障策略,并且正因为抱有在经济竞争中的优势认知,才更需要加强威慑。拜登政府还在同时推动对华遏制与战略收缩,在规划安全遏制时更重视动员盟友和维护信誉,这促使其大踏步地将台湾问题多边化。从较为系统的遏制理论视角分析美国对华政策,能更好地认识到其转变和遏制政策本身的多样性,也有利于对遏制概念“去魅”:遏制仅是一种战略逻辑,并不必然意味着不可逆转的持续冲突和关系危机。
肖河
关键词:美国对华政策冷战遏制
“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回应研究:基于部分国家的态度
2018年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向世界提出的新型合作方案,其成功与否取决于是否能够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支持。本文在方法上试图突破既有研究中缺少比较分析框架的不足,以国际社会对倡议经济可行性和战略影响的看法作为分析维度,将各国的回应分为配合、原则支持、旁观和竞争四类。在此基础上,本文尝试为上述维度设置客观的评估指标,并将分类模式与现实案例相匹配。本文认为,倡议在推进中应充分认识其经济可行性和战略影响对国际回应的塑造效应,更好地凝聚共识、化解阻力。
肖河
关键词:一带一路中日关系中印关系
北约亚太化的联盟理论分析:战略非理性抑或其他
2024年
尽管乌克兰的战火熊熊燃烧,北约却在变得更加亚太化。乌克兰危机和北约亚太化之间仿佛存在“伴生”关系。就常理而言,资源和注意力总是有限的,俄乌冲突更应该掣肘北约亚太化。正是因为其不符合一般意义上的逻辑直觉,甚至可谓反直觉,其出现才更值得推敲。对于这一反直觉的“伴生”关系,既有研究多认为其“不合理”。在俄乌冲突爆发前,美国政策界有不少人主张,西方应在集中力量应对俄罗斯还是中国之间做出选择。国内学界也大多认为这一“伴生”关系违背了基本的战略理性。然而,上述观点大多将这一反常现象先验地视为非理性结果,没有充分考虑其可能的战略合理性。
肖河
关键词:非理性注意力
大国经济竞争策略的选择机制被引量:18
2021年
在中美经济博弈激化的当下,大国经济竞争已成为国际关系中最为突出的现象,然而现有研究尚未建立有效识别不同策略和样态的分析框架,遑论解释大国经济竞争之间的差异及其影响机制。本文基于经济竞争策略的既有发现,更清晰地定义了经济竞争,提取出策略目标和成本两个维度,分别指示改变对手行为预期的高低和有无绝对收益,并据此构建出大国经济竞争策略的分类矩阵。在分类基础上,本文尝试进一步解释大国在经济竞争中的策略选择机制,指出国家间关系的行为约束性和竞争关系的集中度会影响国家对竞争策略的收益/风险判断。行为约束性越强,对方利用经济力量的手段越受限,威胁感知就越弱,一国就越能容忍行为导向策略的“拖延”风险;竞争的集中度越高,赢得相对收益的价值就越大,一国就越能容忍高成本策略的“第三国渔利”风险。经济竞争的案例分析综合展示了国家间关系的行为约束性和竞争关系的集中度如何塑造策略变化,揭示了经济竞争的样态差异。研究对当前中美经济博弈的启发是,中国有能力塑造与美国竞争、在激烈竞争的同时维持相当水平的经济联系。
肖河肖河
关键词:经济竞争经济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