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顺 作品数:7 被引量:64 H指数:4 供职机构: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轻工技术与工程 理学 化学工程 生物学 更多>>
葡萄酒酵母car1基因表达量与EC含量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2 2015年 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代谢精氨酸产生尿素对葡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carbamate ethyl,EC)含量的影响非常重要。利用实时荧光PCR技术,比较分析了18种酿酒酵母的发酵性能以及发酵期间酵母car1基因的表达活性与精氨酸、EC含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发酵期间,酵母car1基因的表达量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与发酵液中的精氨酸呈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在0.990 3~0.997 7;而与EC含量呈现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在0.624 9~0.995 8之间;不同酵母car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存在显著差异,筛选精氨酸酶活力低的酵母菌株可以有效降低葡萄酒中的EC含量。 魏玉洁 付方圆 武顺 邹弯 薛洁 闫寅卓 武运关键词:精氨酸酶 氨基甲酸乙酯 实时荧光PCR 黄酒浸米水中细菌群落结构及优势菌代谢分析 被引量:25 2017年 为了探讨浸米水微生物对黄酒工艺和品质的影响,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全面分析黄酒浸米水中细菌群落结构,结果表明:从属分类水平上分析,乳酸菌属为浸米水中优势细菌,其丰度含量占比为60.67%,乳酸菌属中57.4%的为植物乳杆菌,21.1%的为短乳杆菌。因此,从实验室黄酒细菌菌库中选取植物乳杆菌和短乳杆菌等7种不同细菌,采用离子色谱法和气相色谱-质谱法法分别测定其发酵液中酸类物质含量,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L4产酸能力最强,达到9.96 g/L,且主要为口感爽净的乳酸、苹果酸和柠檬酸,而刺激性酸(乙酸)和臭味酸(丁酸、异戊酸和庚酸)含量很少,不挥发酸/挥发酸质量浓度比高达11.89,其口感和气味明显优于其他菌株。 朱小芳 张凤杰 俞剑燊 胡健 武顺 王德良 潘虹余关键词:黄酒 米浆水 细菌群落结构 挥发酸 响应面优化细菌产吡嗪类工艺 被引量:1 2016年 对细菌产吡嗪类化合物的工艺进行研究。以从酒曲中筛选的细菌出发,考察不同因素对细菌产吡嗪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对影响细菌产吡嗪的4个主要影响因素即葡萄糖、摇床转速、时间和装液量进行分析优化。结果表明,影响细菌产吡嗪的工艺因素按主次顺序排列为葡萄糖>转速>时间>装液量;确定细菌产吡嗪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葡萄糖70 g/L、转速165 r/min、时间40 h、装液量70 m L。在此最佳条件下吡嗪类的产量提高23.5%。本研究采用酒曲中筛选的高产蛋白酶活性和3-羟基丁酮的双高细菌,相对于只研究单一活性高的细菌具综合性且产量显著。 武顺 闫寅卓 韩兴林 王德良关键词:吡嗪 响应面 白酒 中国白酒不同香型酒曲理化性能对比分析 被引量:13 2015年 选择了26种白酒酒曲为研究对象,以QB/T 4257—2011酿酒大曲通用分析方法为检测方法,检测了水分、酸度、淀粉、发酵力、酯化力、糖化力等理化指标,对比分析了浓香型、芝麻香型、酱香型、清香型、豉香型、特香型等香型白酒酿酒用大曲的特性。结果表明,不同香型的白酒酿造用曲的理化性能各不相同,这与酒曲的类型不同有关,也是不同香型白酒酿造用酒曲特有风格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王俏 郭聃洋 王旭亮 武顺 王德良关键词:白酒 酒曲 理化性能 玫瑰深加工产品关键香气成分的分析 被引量:11 2013年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定量与闻香仪相结合的方法,对包括细胞液、玫瑰纯露与玫瑰饮料在内的3种玫瑰深加工产品的关键香气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并结合香气值理论,确定了玫瑰细胞液的关键香气成分为β-苯乙醇、香茅醇、香叶醇和丁子香酚;决定玫瑰纯露质量的主要风味化合物包括:β-苯乙醇、香茅醇、香叶醇、丁子香酚、芳樟醇和玫瑰醚;玫瑰饮料中4种主要呈香化合物分别为:β-苯乙醇、丁子香酚、香茅醇和芳樟醇。 赵彩云 薛洁 蔡旭东 郭静 李彪 武顺关键词:细胞液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质联用 响应面优化黄酒糟二次发酵利用 被引量:1 2017年 黄酒酒糟是黄酒生产得到的副产物,经过第一次发酵后得到。发酵后的酒糟中蛋白质含量高达26.7%、淀粉含量高达29.96%,为使酒糟得到进一步的利用,本实验将甜酒糟进行二次发酵处理并进行优化,经过优化后得到风味物质提高效果优异,当加水量为65 m L、加酶量为1%、加菌量为10%时,发酵得到风味物质最多,为3220.14 mg/L。 徐建芬 武顺 俞剑燊 胡健 张凤杰 张凤杰关键词:黄酒糟 淀粉 蛋白质 产吡嗪类细菌的麸曲制作工艺优化 被引量:11 2016年 该文采用响应面法对产吡嗪细菌的麸曲制作工艺进行研究。以从酒曲中筛选的细菌为基础,考察不同因素对细菌产吡嗪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对影响麸曲制作中细菌产吡嗪的4个主要影响因素即麸皮添加量、水分、培养时间和接种量进行分析优化。结果表明,影响细菌产吡嗪的工艺因素按主次顺序排列为麸皮添加量>接种量>水分含量>培养时间;确定麸曲制作中细菌产吡嗪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麸皮添加量115 g、水分含量30%、培养时间36 h、接种量12%。在此最佳条件下,吡嗪类物质的产量36.36×10^(-5) g/g。 武顺 王德良 闫寅卓关键词:吡嗪 响应面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