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张晓娟

张晓娟

作品数:22 被引量:123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专利
  • 10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 2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3篇银鲫
  • 8篇倍体
  • 7篇双二倍体
  • 7篇二倍体
  • 6篇红鲫
  • 5篇多倍体
  • 5篇兴国红鲤
  • 5篇养殖
  • 5篇育种
  • 5篇红鲤
  • 3篇异育
  • 3篇异育银鲫
  • 3篇水产
  • 3篇水产养殖
  • 3篇疱疹病毒
  • 3篇位点
  • 3篇精液
  • 3篇抗疱疹病毒
  • 3篇靶位
  • 3篇靶位点

机构

  • 22篇中国科学院
  • 5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大连海洋大学
  • 1篇江西省农业科...
  • 1篇南昌大学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江西省水产科...

作者

  • 22篇张晓娟
  • 20篇桂建芳
  • 17篇周莉
  • 16篇李志
  • 16篇汪洋
  • 15篇王忠卫
  • 2篇段明
  • 2篇丁苗
  • 1篇李思明
  • 1篇汪洋
  • 1篇王海华
  • 1篇赵大显
  • 1篇洪一江
  • 1篇包振民
  • 1篇郭小泽
  • 1篇张晓娟
  • 1篇李顺
  • 1篇李志
  • 1篇周剑

传媒

  • 5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中国农村科技
  • 1篇科学通报
  • 1篇中国工程科学
  • 1篇长江技术经济
  • 1篇中国科学:生...

年份

  • 2篇2025
  • 4篇2024
  • 3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高效创制银鲫新多倍体雌核生殖克隆系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创制银鲫新多倍体雌核生殖克隆系的方法,包括S1.创制可育双四倍体鲫:母本双三倍体银鲫与父本双二倍体红鲫繁殖获得子代G1,从G1中筛选可育双四倍体雄鱼;S2.创制新双三倍体群体:以可育双四倍体雄鱼为父本,...
鲁蒙桂建芳周莉李志王忠卫汪洋李熙银张晓娟
水产遗传育种与水产种业发展战略研究被引量:55
2016年
20多年来,随着水生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我国在水产遗传育种与种业方面取得了诸多进展,但也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本文围绕种质资源保存与利用、遗传机制解析与功能基因挖掘、优良性状新品种选育、水产种业建设等,开展国内外遗传育种现状对比分析研究,分析了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未来特别是"十三五"期间水产遗传育种科技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
桂建芳包振民张晓娟
关键词:水产养殖
一种高效创制不育合成新多倍体鲫鱼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创制不育合成新多倍体鲫鱼的方法,包括S1.父本双二倍体红鲫与母本双三倍体银鲫繁殖获得子代G1,从G1中筛选可育双四倍体雄鱼;S2.以可育双四倍体雄鱼为父本,与双二倍体红鲫雌鱼回交获得新双三倍体子代G2;...
桂建芳鲁蒙周莉汪洋王忠卫李志张勤灿朱子域李熙银张晓娟
外源精子基因组整入雌核生殖银鲫卵子创制异源八倍体的有效方法被引量:5
2020年
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Bloth)具有将其他鱼类精子的染色体组、染色体片段并入到卵核中协同发育的能力,但通过异精雌核生殖自发形成异源八倍体子代的概率极低。研究采用0.25%、0.5%、1%、2%和4%胰蛋白酶溶液处理白鲫精子10min后以及1%胰蛋白溶液处理白鲫精子5min、10min、15min、20min和25min后,分别与异育银鲫A+系成熟卵子受精;接着通过比较对照组和不同处理组合中精子结构和活力的变化,兼顾受精率、孵化率、成活率等繁育指标与较高的子代八倍体率,建立了一种将外源精子基因组整入雌核生殖银鲫卵子创制异源八倍体的有效方法。即采用1%胰蛋白溶液处理白鲫精子15min后与异育银鲫A+系成熟卵子受精,子代的平均存活率为(2.4±0.7)%,平均八倍体率可达(16.3±0.5)%。批量处理并结合流式细胞术筛选6月龄子代,获得57尾融入有白鲫精子染色体组的异源八倍体成鱼。研究为创制异育银鲫优异异源八倍体种质提供了一个简单易行的方法,创制的异源八倍体可作为后续培育生长快、抗病能力强的银鲫新品种的核心育种材料。
李志李志周莉周莉王忠卫汪洋张晓娟汪洋
关键词:银鲫白鲫多倍体育种胰蛋白酶
一种高效创制不育合成新多倍体鲫鱼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创制不育合成新多倍体鲫鱼的方法,包括S1.父本双二倍体红鲫与母本双三倍体银鲫繁殖获得子代G1,从G1中筛选可育双四倍体雄鱼;S2.以可育双四倍体雄鱼为父本,与双二倍体红鲫雌鱼回交获得新双三倍体子代G2;...
桂建芳鲁蒙周莉汪洋王忠卫李志张勤灿朱子域李熙银张晓娟
一种抗鲫疱疹病毒银鲫的创制方法
本发明涉及鱼类遗传育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鲫疱疹病毒银鲫的创制方法。向银鲫受精卵注射含有ptpn6‑A和ptpn6‑B各自两个特异敲除靶位点的sgRNA与Cas9mRNA混合物,获得F0代嵌合体,F0代银鲫饲养至性成...
佟金凤桂建芳汪洋周莉李熙银李志王忠卫张晓娟甘瑞海
新时代水产养殖模式的变革被引量:22
2018年
水产养殖是中国大农业中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为保障国家食品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近40年来的水产养殖成功经验已对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并被国际知名专家推介为未来面对食物短缺、保障食物安全最有效率的动物蛋白生产方式。政策引领、市场推动和科技创新为水产养殖模式变革聚集了强大的应变能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驱动了水产养殖模式变革。新的水产养殖模式必将为中国乃至全球的食品安全和经济增长产生持续的利益。
桂建芳张晓娟
关键词:水产养殖模式水环境保护生态文明
井冈山地区莲鱼复合种养模式效益评价
2022年
为研究莲鱼复合种养生态系统中的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该养殖模式的经济和生态效益,2019年春季至秋季,对江西井冈山地区莲鱼种养、莲单种和鱼单养3种种养模式的水质及浮游生物开展了季节调查,结合当地生产经营,分析了不同种养模式的经济效益及生态足迹。研究表明,(1)共鉴定出浮游植物7门103种,其中绿藻56种,蓝藻21种,硅藻16种,裸藻3种,隐藻4种,金藻2种,黄藻1种。复合种养模式水体的水质均处于轻污染-无污染状态,优于单种和单养模式,且优势种存在季节性差异。(2)冗余分析表明,水温和溶解氧是影响莲鱼复合种养生态系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关键环境因子,总磷(鱼单养模式的主要影响因子)和硝酸氮(莲单养模式的主要影响因子)并不是影响该复合种养模式中浮游植物群落的主要环境因子。(3)莲鱼复合种养经济效益为25200元/公顷,介于鱼单养和莲单种模式之间,但其产生每万元利润的生态足迹最低,为4.48 hm2,是鱼单养模式的80.9%,莲单种的33.2%。江西井冈山地区的莲鱼复合种养模式是一种高效益、低生态负荷的综合种养模式,适宜在当地大面积推广。
米湘媛张朝硕张晓娟王海华郭小泽李思明赵大显洪一江段明
关键词:浮游植物群落特征营养状态生态足迹
银鲫卵母细胞体外诱导成熟技术的建立被引量:2
2017年
研究以银鲫为材料,根据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卵母细胞生发泡(Germinal vesicle,GV)边移程度及剥离GV中减数分裂前期染色体的凝集状态,将银鲫Ⅳ时相的卵母细胞分为GV0、GV1、GV2和GV3四个时期;并进一步比较了分别处于这4个时期银鲫卵母细胞体外诱导培养的成熟率、卵裂率和孵化率。结果表明,GV1期之后的卵母细胞均可有效进行体外诱导成熟,可正常受精发育,由于GV1期卵母细胞有较长时间用于显微操作,因此GV1期卵母细胞被选为进行体外诱导的最早时期的卵母细胞。以GV1期卵母细胞为研究材料,摸索了银鲫卵母细胞体外诱导成熟的适宜条件:取GV1期的Ⅳ时相卵母细胞,放置于pH 8.5、加有1μg/m L孕酮激素(17α,20β-dihydroxy-4-pregnen-3-one,DHP)的格氏平衡盐溶液(Gey’s balanced salt solution,GBSS)中,在23℃培养箱中体外诱导12h后,将滤泡膜剥离后再进行人工体外授精,其所获胚胎的孵化率可达55.5%。此外,将体外转录合成的带GFP标签的h2af1o m RNA注射到GV1期卵母细胞,发现经显微操作和体外诱导后不仅可以通过GFP绿色荧光信号活体观察GVBD、受精、卵裂和早期胚胎发育的全过程,而且诱导成熟的卵子仍可正常受精和胚胎发育。研究建立的银鲫卵母细胞体外诱导成熟技术为银鲫和其他鱼类卵母细胞发育过程研究及其相关基因和细胞显微操作提供了技术平台。
李志汪洋周莉李熙银张晓娟周剑桂建芳
关键词:银鲫卵母细胞成熟体外诱导显微注射
一种提高银鲫抵抗鲫疱疹病毒能力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鱼类遗传育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银鲫抵抗鲫疱疹病毒能力的方法。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特异性敲除银鲫irf10‑B基因,获得irf10‑B三个等位基因均提前终止的突变基因型个体即为所需高抗...
杨小丽周莉桂建芳李志汪洋李顺余鹏林桥洪王忠卫鲁蒙张晓娟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