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赛男
- 作品数:12 被引量:93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基于生态-景观视角的城镇河岸带风貌特征评价——以晋江市河溪为例被引量:8
- 2018年
- 基于生态-景观视角构建了河岸带风貌(RV,riparian view)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全域型城镇化典型代表地区晋江市12条主要河溪的120个河段进行数据取样与河岸带风貌综合评价值的计算,以此分析了晋江河溪河岸带风貌的现状,并从整体最优与各项影响因子最优两个层面探讨了河岸带风貌的指标优化控制值,结果表明:(1)受城镇化影响晋江目前河溪河岸带风貌整体情况并不乐观,目前已不存在状态非常好的河段,且96.67%河溪的河岸带风貌已经处于消失、丧失、破坏的状态,3.33%河溪的河岸带风貌也受到了消极的影响;(2)滩涂特征与岸线特征处于非常差状态的河段比例分别达到了57.5%与29.17%,植被特征无明显的非常好与非常差的极端状态,基本集中在36.67%较差、50%一般、13.33%较好的状态,而水体特征(除水质)总体相对较好的河段数量比例为56.67%;(3)浅滩保有率、滩涂宽度、自然滩涂保有度、滨河土地硬度、河道硬度、视线阻隔、植被带高度因子评分值为0的比例分别达到了89.17%、50.83%、64.17%、40.83%、52.50%、63.33%、51.67%,均高于其他评分值比例,这些因子的状态以非常差为主,是目前晋江河溪河岸带风貌短板;(4)从整体最优化与各项因子最优化两个角度提出20项指标优化控制值,若实现这些目标值,RV综合评价的得分值将由原有的1.59分别提升至1.96和3.85,晋江河溪河岸带风貌能够从较差的现状提高到一般或非常好的水平。
- 张昶王成王成金佳莉孙睿霖
- 关键词:综合评价
- 广州南沙区河涌沿岸植物景观特征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被引量:3
- 2019年
- 为了解河涌沿岸植被特征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选取广州市南沙区4条河涌作为研究对象,对河涌沿岸的农业景观、工业景观和村落景观3种类型河段的植物景观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河涌沿岸植物共计有70科126属144种,其中农业景观河段有45科51属58种,工业景观河段有25科33属40种,村落景观河段有64科119属130种。②河涌沿岸各景观类型河段植物区系分布均以广义热带成分为主,占比均达80%以上,符合所在区域气候特点。③植物功能需求差异和人为利用方式差异,导致不同景观类型河段的优势植物组成产生差异。农业景观河段,食用型果树表现出显著优势;工业景观河段,防护植物和城市绿化植物占有优势;村落景观河段,食用型果树和观赏型植物表现出显著优势。④3种景观类型河段植物多样性特征存在差异,植物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从高到低均为村落景观河段、农业景观河段、工业景观河段。⑤道路建设活动与农业景观河段乔木丰富度呈负相关。建筑物构造活动对各景观类型河段的植物多样性特征具有积极影响,其中对农业景观河段的影响体现在乔木的多样性上,对工业景观河段的影响体现在灌木的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上,对村落景观河段的影响体现在乔木和灌木的丰富度、多样性上。
- 唐赛男王成王成张昶裴男才张昶孙睿霖
-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优势植物植物多样性
- 广州3个传统村落植物景观特征及村落外扩对其影响被引量:13
- 2018年
- 【目的】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大部分传统村落开始向外扩张,如何在这一过程中延续传统乡村植物景观特色已成为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方法】为了解村落外扩对传统村落植物景观的影响,本文以广州3个传统村落为例,调查村落居住区范围内植物景观特征,对比分析村落传统区与扩展区的植物景观特征差异。【结果】(1)无论是传统区还是扩展区,庭院林的绿色贡献率均为最大。(2)从传统区到扩展区,植物种类更加丰富,数量增多,植物生活型结构趋于灌木化。(3)从传统区到扩展区,人们对植物功能的关注由生态和食用开始向观赏转变。(4)传统区优势植物是榕树、木棉等风水树种,龙眼、黄皮、菠萝蜜等食用果树,麻楝、构树、绿竹等生态树种。扩展区优势植物是风水树榕树,龙眼、黄皮、番石榴等食用果树,紫薇、鸡蛋花等观赏树种,小叶榄仁、香樟、绿竹等生态树种。整体植物景观风貌由自然化、果树化向观赏化、城市化转变。(5)从传统区到扩展区,风水林和水岸林的绿量贡献率大幅减小。(6)乔木占比对传统区和扩展区的植物绿量都具有积极影响。传统区中,生态型和食用型植物越多,植物景观类型绿量贡献率越大;扩展区中,生态型植物越多,植物景观类型绿量贡献率越大。【结论】本研究分析了村落外扩过程中植物景观发生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并基于研究结果为外扩过程中的传统村落的植物景观建设提出了建议。
- 唐赛男唐赛男王成张昶裴男才段文军孙睿霖
- 关键词:传统村落植物种类三维绿量植物功能
- 珠海市不同类型乡村人居林的树种构成特征研究被引量:4
- 2019年
- 文章以珠海市10个典型乡村为对象,调查研究了庭院林、道路林、风水林和公共游憩林4种类型乡村人居林的树种构成特征,对比分析了古村和新村人居林景观差异。结果表明:1)庭院林树种主要以龙眼、黄皮、荔枝、杨桃、菠萝蜜、柚、番荔枝等果树为主,在新村的庭院中也出现三角梅、侧柏、罗汉松、米兰、桂花和鸡蛋花等观赏树种; 2)道路林以榕树、龙眼、香蕉、荔枝、黄皮、枇杷、鸡蛋花和木棉等为主,其中榕树和龙眼数量最多; 3)风水林优势树种以相思、桉树、榕树、竹、龙眼、荔枝等果树和用材树种居多,古村风水林保存比较完整,而新村风水林有逐渐缺失的趋势; 4)公共游憩林以观赏性和遮荫性较好的树木为主,主要有榕树、朴树、香樟、木棉和菩提树等,其中榕树最多。整体上古村与新村的林木景观风貌都是以乡土植物为主,但新村的树种增加了观赏树种,在栽植方式上趋向于城市绿化风格。
- 梁冰晶王成孙睿霖姜莎莎古琳唐赛男
- 关键词:乡村人居林
- 珠海市传统乡村生态景观及其乡愁文化演变被引量:13
- 2016年
- 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乡愁生态景观是区别于城市景观、突显乡村特色、彰显乡愁文化的重要景观实体。文中研究了2004—2014年珠海2个传统乡村生态景观风貌特征及其乡愁文化的演变,结果表明:1)乡村水体空间占比呈缩减势态,其中接霞庄由30%下降至23%,排山村由5.1%下降至4.3%。与此同时,接霞庄出现了占比为11.7%的旅游设施用地,排山村出现了占比为2.7%的工厂用地,主要占用的是林地和水体空间。2)乡村植物种类逐渐丰富化,接霞庄由24种增至44种,排山村则由32种增至40种,新增植物功能更加注重经济性、观赏性和芳香性。3)乡村新增居住空间平均林木覆盖面积极低,接霞庄为0.12 m2,排山村仅为0.02 m2。4)乡村生态景观风貌变化的影响因素包括乡镇企业入侵严重、旅游开发定位模糊、注重林业经济价值、城市风吹入乡村、生活需求发生转变和缺少科学规划指导等6个方面。5)珠海传统乡村生态景观的特色表现为:村头宗祠,古树参天;村前水池,岸绿水清;村边小溪,浣衣车水;村后茂林修竹;村内绿树成荫,庭院花果飘香。最后,分析了导致珠海乡村生态空间减少、地域乡愁文化减弱的原因,并针对珠海乡村生态景观建设提出了建议。
- 唐赛男王成孙睿霖张昶姜沙沙梁冰晶马远
- 关键词:生态空间植物种类
- 珠海市乡村人居林的文化特征研究被引量:3
- 2018年
- 文章探讨了珠海乡村地区常用树种与自然条件、历史文化、民俗习惯之间的联系,总结珠海乡村人居林具有实用性、包容性和崇信性的文化特征;不同树种依据其文化内涵侧重可分为宗教、风水、寓意、民俗和实用5个文化功能类型;文章还分析了村庄聚落格局及建筑等文化因素对乡村人居林配置的影响,为营造适合珠三角地区传统文化习俗的乡土景观提供参考和借鉴。
- 孙睿霖梁冰晶王成张昶姜莎莎唐赛男
- 关键词:乡村绿化岭南文化乡土景观
- 珠海市古村与新村的人居林风貌特征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文章以珠海市10个典型乡村为对象,对比研究了古村和新村的人居林风貌特征。结果表明:1)珠海市乡村人居林植物组成较为丰富,研究区植物共有149种,其中乔木96种,隶属40科80属;灌木15种,隶属12科15属;藤本种类3种,隶属3科3属;草本35种,隶属28科35属。林木主要由龙眼、黄皮、荔枝、榕树、香樟、香蕉、竹、木棉、鸡蛋花、仙人掌等观赏型和经济型树种组成。2)珠海市乡村人居林体系比较完整,非常重视风水林营造,古村的林木覆盖率整体上高于新村,古村平均为36. 5%,新村平均为27. 8%。3)珠海市乡村人居林整体呈现"外围樟树、竹林环抱,道路榕树、龙眼点缀,各家龙眼、黄皮、荔枝、三角梅、罗汉松等果树花木满院,公共空间榕树、木棉、樟树等大树遮荫"的植物景观风貌。
- 梁冰晶王成孙睿霖姜莎莎古琳唐赛男
- 关键词:乡村人居林风貌特征
- 乡村庭院植物景观演变特征研究被引量:9
- 2018年
- 文章对比分析了珠海市传统型和现代型乡村的庭院植物特征,以及引起其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珠海传统型乡村的庭院植物种类有30种,现代型乡村为42种,现代型较传统型增加了12种,但庭院植物数量呈减少趋势;2)乡村庭院植物的空间布局总体呈现出"由院内向院外、由中心向角落"的变化趋势;3)珠海传统乡村庭院植物主要以果树为主,经济食用功能植物占81.8%,而现代乡村庭院在传承原有植物功能的基础上,对植物观赏性有了更多的关注,观赏功能植物占45.5%,而经济食用型植物降低至36.3%;4)传统型乡村的庭院生态空间率、平均绿化覆盖率、绿斑数量和平均绿斑面积分别为12.24%、10.26%、142.2个和8.81 m2,而现代型乡村则分别为4.08%、4.97%、92.4个和5.98 m2,均呈明显下降趋势,植物体量上也趋向于小型化;5)文化驱动影响下,追求居住空间最大化和效仿绿化模式城市化是乡村庭院植物特征变化的重要因素。最后,文章基于分析结果对珠海乡村庭院景观建设提出了建议。
- 唐赛男唐赛男王成孙睿霖
- 关键词:植物功能
- 论乡愁生态景观概念、内涵及其特征被引量:41
- 2015年
- 在迅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我国城乡生态景观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建设让城乡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家园,是未来我国城乡生态建设中追求的理想目标。文中分析我国美丽城镇建设中地带性生态景观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乡愁生态景观的概念;认为乡愁生态景观是指与人文景观相融共存,体现地域特色,富含文化,能使人产生归属感的生态景观;在此基础上,阐述乡愁生态景观的内涵、特征和构成要素,以期为我国乡愁生态景观保护和建设具有中国地域特色和文化特征的生态家园提供借鉴。
- 王成唐赛男孙睿霖张昶
- 山东凌河乡村人居林特征及变化研究被引量:3
- 2019年
- 以鲁中南乡村代表地区凌河镇为研究对象,选择13个新村与11个旧村作为研究样点展开实地植物调查与植物文化访谈,并对乡村人居林树冠覆盖率、植物景观和人文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016年凌河镇所调查村庄整体树冠覆盖面积为1 213 875. 7 m^2,树冠覆盖率为10. 05%,较2012年有所下降,且新村下降幅度较大,新村平均树冠覆盖率由2012年的16. 86%下降至2016年的11. 18%,旧村平均树冠覆盖率由2012年的12. 50%下降至2016年的9. 07%。(2)新村与旧村的乡村人居林整体上呈现以杨树、日本樱花、白花泡桐、柿树、香椿、木瓜海棠和刺槐为主的植物景观,其中杨树为优势景观树种。与旧村相比,新村水岸林景观差异不大;庭院林杨树、白花泡桐、刺槐、国槐和垂柳景观减少,日本樱花、二球悬铃木、木瓜海棠和香椿景观增多,柿树景观保持稳定;道路林杨树、国槐、刺槐、垂柳和合欢植物景观减少,日本樱花、广玉兰、木瓜海棠、紫薇和二球悬铃木景观增多,柿树景观保持稳定。(3)乡村人居林整体人文特征包括审美观赏、食用补给和情感寓意3种类型,其中审美观赏和食用补给类型为新村与旧村庭院林首要需求,而情感寓意类型在庭院林、道路林和水岸林中逐步减少。
- 张昶刘艳红王成王成段文军唐赛男
- 关键词:乡村人居林植物景观人文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