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蓉

作品数:4 被引量:24H指数:4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海南省重点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近岸
  • 2篇近岸海域
  • 2篇海域
  • 2篇贝类
  • 1篇毒素
  • 1篇液相色谱
  • 1篇液相色谱法
  • 1篇营养盐
  • 1篇色谱
  • 1篇色谱法
  • 1篇相色谱
  • 1篇麻痹性贝类毒...
  • 1篇酶联
  • 1篇酶联免疫
  • 1篇酶联免疫法
  • 1篇免疫法
  • 1篇高效液相
  • 1篇高效液相色谱
  • 1篇高效液相色谱...
  • 1篇FE

机构

  • 4篇暨南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深圳市朗诚实...

作者

  • 4篇江天久
  • 4篇胡蓉
  • 2篇江涛
  • 2篇徐轶肖
  • 2篇吴霓
  • 1篇王爱辉
  • 1篇张文
  • 1篇徐艳红

传媒

  • 2篇海洋环境科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暨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3
  • 2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海南岛近岸海域贝类中的麻痹性贝类毒素被引量:5
2016年
为了弄清海南岛近岸海域麻痹性贝类毒素(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PSP)的污染状况,于2010年12月至2011年9月间,在海南岛近岸海域设立了5个采样点,采集了14种贝类共95份样品,用小白鼠生物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样品进行PSP的毒性测定和毒素分析。结果显示,海南岛海域贝类软组织中PSP含量普遍较低,最高检出毒力值为3.576 Mu/g,低于我国目前暂定的4 Mu/g警戒值,检出率为11.58%;贝类中PSP的检出率季节性变化显著,以冬季最高,达62.5%,夏末次之,为3.26%,春季和夏初均未检出PSP。另外,贝类中PSP毒素污染状况也具有明显的地理分布差异,产于陵水、文昌海域的贝类中毒素检出率较高。主要染毒贝类为近江牡蛎(Crassostrea rivularis)、细纹卵蛤(Pitar striata)、白织纹螺(Nassarius coronatus)、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和栉江珧(Atrina pectinata)。经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分析染毒的贝样发现,贝类中含有11种PSP成分,分别为GTX4、GTX1、C1、C2、NEO、STX、dc GTX2、dc GTX3、GTX3、GTX2和dc STX,其中,GTX1,GTX4,C1,C2检出率分别为90.9%,100%,81.8%和81.8%,为染毒贝类中的主要毒素成分。
李政菊胡蓉吴霓江天久徐轶肖
关键词:贝类麻痹性贝类毒素高效液相色谱法
N、P、Mn和Fe对链状裸甲藻生长和产毒的影响被引量:8
2012年
为了解营养盐因子对链状裸甲藻(Gymnodinium catenatum(香港株))的生长和产毒的影响,本文采用单因子实验方法,研究在不同N、P、Mn和Fe浓度条件下,链状裸甲藻生长和产毒情况。结果表明,在N浓度低于300.00 mg/L和P浓度低于20.00 mg/L的范围内,链状裸甲藻的对数生长期和最高细胞数随N、P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对数生长期可达64 d以上,最高细胞数达5.01×103/mL,Mn对链状裸甲藻生长的影响不明显,高浓度Fe和低浓度Fe均不利于链状裸甲藻的生长,最适Fe浓度为3.15 mg/L左右。链状裸甲藻产生的的麻痹性贝类毒素主要成分为C毒素(C1-2)、GTX5(B1)、dcGTX2-3和dcSTX,以低毒性的C毒素和GTX5为主。N、P、Mn和Fe浓度对链状裸甲藻所产毒素的成分种类没有影响,但可影响产毒量及各毒素成分的比例;藻细胞最高产毒量为3.3 pg STX Equal/cell,最低为0.9 pg STX Equal/cell,低P和低Mn有利于藻细胞产毒,高毒力的dcSTX在毒素中的比例也较高。
胡蓉徐艳红张文吴霓江涛江天久
关键词:营养盐毒素
中国南部沿海近岸西加鱼毒素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为了查清我国南部沿海珊瑚礁鱼类体内的西加鱼毒素状况,首次在海南三亚、琼海、广西涠洲岛、珠海担杆列岛、广东徐闻县灯楼角和福建东山岛收集渔民从附近珊瑚礁海域捕捞的野生鱼类,采用酶联免疫法、小白鼠生物法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进行毒素测定.结果表明,6个调查海区均检测出染毒鱼类,总阳性检出率达50%,其中福建东山岛(77.8%)〉广东徐闻县灯楼角(66.7%)〉广东珠海担杆列岛(55.6%)〉广西涠洲岛(37.5%)〉海南三亚(37.5%)〉海南琼海(16.7%),与海域环境质量可能存在一定的关联.鱼组织毒素含量为0~169ngP-CTX-1/kg肉,8个样品(占总样17.4%)超过100ng P-CTX-1/kg肉,达到可致人中毒水平.染毒鱼种类繁多,主要包括蝴蝶鱼科(Chaetodontidae)、鹦嘴鱼科(Scaridae)、鳂科(Holocentridae)、笛鲷科(Lutjanidae)和鮨科(Serranidae).酶联免疫法与小鼠生物法对鱼毒定性检测结果基本一致,但仅在福建东山岛2个鱼样中检测到P-CTX-1成分.染毒鱼类的毒素含量和鱼体重/体长没有相关性,也与其食性无关.
徐轶肖王爱辉胡蓉江天久江涛
关键词:酶联免疫法
海南岛近岸海域贝类中的腹泻性贝类毒素被引量:6
2013年
为了研究腹泻性贝类毒素(diarrhetic shellfish poisoning,DSP)在我国海南岛近岸海域中的贝类分布,于2010年12月至2011年9月间,在海南岛的文昌、澄迈、洋浦、陵水等5个采样点采集了14种95份贝类样品,用小白鼠测定法进行腹泻性贝毒测定.结果显示,海南岛海域贝类中的DSP检出率和超标率均比较高,分别达到46.32%和33.68%;DSP检出率和超标率在冬季最高,夏季最低;检出率和超标率较高的主要贝类为栉江珧、裂纹格特蛤、近江牡蛎、华贵栉孔扇贝和魁蚶.
胡蓉江天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