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俊
- 作品数:9 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 北斗三频数据的两个无电离层组合轨道钟差估计及其应用被引量:3
- 2020年
- 本文针对全球连续监测评估系统(iGMAS)和国际多系统GNSS试验计划(MGEX)两个观测网接收到不同频率北斗卫星数据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北斗卫星(BDS)3个频率(B1I、B2I、B3I)的两种无电离层组合(B1/B3和B1/B2)数据精密定轨(POD)和钟差估计(CE)方法。该方法可以统一处理上述两个观测网收到的北斗二代(BDS-2),北斗三代试验系统(BDS-3e)和北斗三代全球系统(BDS-3g)3个频率的观测数据,并在一次程序运行中对所有北斗卫星进行联合处理,可有效提高一次运行的数据使用率,从而提高参数估计精度。采集了多天iGMAS、MGEX的GPS和BDS数据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对BDS-3e+BDS-2+GPS联合定轨时,采用三频两组合方法后由于增强了观测几何,BDS轨道重叠RMS为15.9 cm,比传统双频法定轨精度提高11.3%。新方法引入了与卫星端3个频率相关的码偏差,该量多天估计结果稳定,证明了模型和方法可靠。将新方法用于BDS-3g+BDS-3e+BDS-2+GPS联合定轨,6颗BDS-3g的MEO卫星轨道重叠RMS为14.5 cm,钟差重叠RMS为0.43 ns,与BDS-3e的15.1 cm和0.49 ns相当。开展了北斗卫星精密单点定位(PPP)试验,结果显示增加了BDS-3g的6颗MEO的精密轨道和钟差后,测站定位精度水平为39.6 mm,天顶为37.8 mm,比仅用BDS-2和BDS-3e卫星定位精度提高了11.1%。
- 李杰张荣之张荣之龚兵曾光龚兵朱俊李军锋强文
- 关键词:精密定轨
- 近地卫星长期SEU事件退火分析被引量:2
- 2019年
- 针对近地卫星在轨运行中的单粒子翻转事件(Single Event Upset,SEU)的退火问题,选取某卫星器件长期积累的SEU数据为样本,在分析器件长期温度变化的基础上,详细统计SEU事件的星下点以及年、月等时空分布特征,并讨论SEU事件与地球磁场分布、F10.7曲线、中子监测数据的关联特性,最后以SEU事件发生的平均间隔为目标,建立退火模型,用实际数据进行退火估计。结果表明,SEU事件星下点发生在南大西洋异常区的达到67%以上,发生在南、北两极高纬度区域的超过16%,其它区域的不足17%;8、9、10、12这4个月份的SEU事件最多,占全年的38%以上;以远、近日点为参考时,发生在4~9月的约占50%,发生在其它月份的也在50%附近,两者十分接近;长期SEU事件受宇宙射线、太阳活动影响明显,长期性变化以宇宙射线影响为主,短期性变化以太阳活动影响为主;在轨道周期内温度变化约2℃、长期温升接近5℃的条件下,SEU事件时间间隔的均值约4.57d,退火零值约1.56×10-13 d,退火因子约7.94×10-15 d-1,衰减零值约24.34d,衰减因子约0.12d-1,退火特征并不明显,退火影响可不用考虑。
- 李强李强李会锋孙先伟朱俊
- 关键词:空间环境近地卫星单粒子翻转退火效应
- BDS-3新频点信号测距精度分析及定轨精度评估被引量:6
- 2022年
- 针对BDS-3MEO和IGSO卫星新增播发的B1C&B2a频点信号,利用具备新频点信号接收能力的全球连续监测评估系统(iGMAS)和MGEX监测站观测数据,统计了不同频点信号载噪比,对BDS-3B1C&B2a频点信号的测距精度进行了分析,并利用新频点数据进行了BDS-3卫星定轨试验,通过重叠弧段和激光检核等手段对轨道精度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iGMAS测站对BDS-3新信号B1C&B2a的测距多径误差分别为0.43、0.24m,C19至C37号卫星新频点精密定轨重叠弧段三维位置精度达到0.072m,平均激光检核残差RMS为0.096m,测站坐标静态精密单点定位精度达到0.025m。
- 房亚男王冲李杰朱俊朱俊
- 关键词:测距精度精密定轨
- 测控中的近地轨道卫星SEL事件分析及操控
- 2019年
- 针对空间辐射环境影响下近地卫星某器件单粒子锁定(SEL)事件频发现象,在分析卫星轨道根数演变的基础上,详细讨论SEL事件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SEL事件的星下点分布具有明显地域特征,其在南大西洋区域、南北两极区域、其他区域的比例接近于3∶2∶1;器件SEL事件平均发生率略高于0.134 d^(-1),太阳活动较强时的发生率不足0.103 d-1,而太阳活动较弱时则接近0.165 d^(-1);近日点附近时的发生率达到0.200 d^(-1),远日点附近时约为0.072 d^(-1)。在测控中,针对SEL事件进行遥控作业自动识别与处理,操控时长平均为130 s。
- 李强李强王大鹏徐冰霖朱俊李会锋朱俊王星宇张国云祝彦王星宇张闪
- 关键词:空间辐射环境近地轨道卫星测控
- 晨昏轨道卫星三结砷化镓太阳电池阵功率衰减估计被引量:2
- 2019年
- 文章针对空间环境对于GaInP2/InGaAs/Ge太阳电池输出功率衰减影响,以运行轨道高度接近1000km的某晨昏轨道卫星为对象,在分析轨道半长轴与倾角摄动、光照角变化、降交点地方时漂移、日地距离波动等因素的基础上,首先讨论了电池工作温度和输出电流变化,建立太阳电池输出电流拟合模型;提出了发展拟合电流的归一化处理新方法,进行光照角、温度、地球反照归一化,重点减小太阳光源功率波动的影响;最后,利用实际在轨数据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利用新方法得到的电流数据衰减特征明显,一致性较好;太阳电池功率衰减因子约为-1.02×10^(-5)/d,年衰减率约为0.372%;在轨15.5年后,输出功率衰减预测约为6.6%;GaInP2/InGaAs/Ge太阳电池抗辐照性较好,适宜于近地空间长寿命应用场合。该方法可应用于在轨卫星长期测控与管理中的遥测诊断、能源估计与预测、器件健康状态评估等方面。
- 李强李强李会锋朱俊朱俊田斌
- 关键词:太阳电池功率
- 北斗导航系统自主定轨中锚固站的精度贡献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锚技术是解决自主定轨轨道发散的重要手段。本文从理论推导入手,分析了星间链路观测量对卫星轨道参数的可测性;讨论了锚固站经纬度对轨道定向参数确定的影响规律;并结合仿真实验研究不同地面跟踪方案下自主定轨精度的变化。理论分析表明,星地观测量对卫星升交点赤经的偏导数与锚固站纬度的余弦成正比,锚固站纬度越低对越有利于升交点赤经的确定。仿真实验的结果表明,增加锚固站个数可以有效地控制轨道的发散程度;锚固站可以按一定的跟踪时间和跟踪间隔实行间断性跟踪即可满足精度要求;对MEO卫星实施直接跟踪得到的定轨精度较高,但对锚固站的分布较为敏感,而间接跟踪实施简单,但定轨精度略低。
- 任夏杨元喜朱俊朱俊
- 关键词:自主定轨北斗导航系统
- 基于ARIMA模型的地球自转参数预报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为了提高基于ARIMA模型的地球自转参数预报精度,着重分析了ERP数据序列预处理中周期项成分的精确获取技术、ARMA模型阶次的优化选择问题,以及ERP数据序列不同差分次数对模型精度的影响。利用国际地球自转和参考系统服务组织公布的ERP最终产品,365组预报结果表明,UT1-UTC预报30d精度可达3.398 6ms,10d以内预报应选取2次差分模型,10d以上选取1次差分模型;日长预报30d精度可达0.337 5ms,应选取零次差分预报模型;Xp预报30d精度为11.189 1mas,Yp预报30d精度为7.932 1mas,两者均选择1次差分模型。
- 杨杰叶修松曾光朱俊
- 关键词:差分
- 地球同步轨道GNSS数据测定轨精度分析
- 本文针对某地球同步轨道卫星GNSS定轨中的技术问题,分析了某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接收不同GNSS导航系统信号时的卫星可见星数、可见星数出现频率、以及可用的测量跟踪弧长,结果表明:GLONASS系统相对于GPS系统而言,星载接...
- 叶修松朱俊杨阳杨永安李超马宏黄明
- 关键词:地球同步轨道
- 文献传递
- 北斗混合星座分层约束下的精密定轨方法被引量:2
- 2021年
- 针对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首创的GEO+IGSO+MEO混合星座设计,本文研究了根据不同星座,采取不同约束条件和数据处理策略的北斗卫星精密定轨方法,提出了一种针对北斗系统混合星座的分层约束精密定轨方案。该方案首先将北斗卫星分为非GEO(IGSO/MEO)和GEO两部分进行解算,利用GPS解算的公共参数对北斗IGSO/MEO精密定轨形成有效约束,然后固定GPS和北斗IGSO/MEO解算结果,最后单独对北斗GEO卫星进行强约束下的轨道解算。利用实测数据进行了精密定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提出的方法,北斗GEO卫星和非GEO卫星三维重叠弧段轨道精度分别为0.688 m和0.042 m,比传统方法分别提高了54.2%和72.4%。另外,采用激光测距检核和测站坐标静态精密单点定位的方法对轨道精度进行了验证,激光检核精度提高了44.3%,测站坐标在水平和高程方向上精度分别平均提升了21.5%和20.7%。
- 房亚男朱俊朱俊王冲王家松张少愚
- 关键词:精密单点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