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成浩

作品数:1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纳米与生物高分子材料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委纳米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毒性
  • 1篇去甲
  • 1篇去甲斑蝥素
  • 1篇细胞
  • 1篇细胞毒
  • 1篇细胞毒性
  • 1篇细胞毒性实验
  • 1篇米粒
  • 1篇纳米粒
  • 1篇聚乳酸
  • 1篇聚乙烯二醇类
  • 1篇斑蝥
  • 1篇斑蝥素

机构

  • 1篇同济大学

作者

  • 1篇郁晓
  • 1篇袁华
  • 1篇任杰
  • 1篇李航
  • 1篇成浩
  • 1篇仲谦

传媒

  • 1篇药学服务与研...

年份

  • 1篇2007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去甲斑蝥素聚乳酸-聚乙二醇纳米粒的制备及细胞毒性实验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制备去甲斑蝥素纳米粒(norcantharidin nanoparticles,NCTD-NP),并考察其缓释特性和细胞毒性。方法:以聚乳酸-聚乙二醇为载体,采用相分离法制备NCTD-NP。用激光粒度仪测定纳米粒的粒径,以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以HPLC法测定其包封率,以紫外分光光度法考察其体外释放特性。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法)比较NCTD-NP和NCTD对胆囊癌GBC-SD细胞的细胞毒性。结果:纳米粒的粒径为(97.4±14.5)nm,表面光滑,包封率为(51.7±1.32)%,具有良好缓释性能。相同浓度的NCTD-NP和NCTD的细胞毒性在24 h之前基本相同,但NCTD-NP对GBC-SD细胞的生长有更持久的抑制效果,在IC50浓度48 h时仍抑制(56.42±9.45)%,而NCTD组仅抑制(23.14±3.77)%,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NCTD-NP具有良好的缓释性能,并且可较长时间抑制胆囊癌GBC-SD细胞的生长。
任杰仲谦李航袁华郁晓成浩
关键词:去甲斑蝥素细胞毒性聚乳酸聚乙烯二醇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