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婕

作品数:6 被引量:82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气候
  • 4篇气候变化
  • 2篇气候模式
  • 2篇全球气候
  • 2篇全球气候模式
  • 2篇PM2.5浓...
  • 1篇日数
  • 1篇上空
  • 1篇气候变化预估
  • 1篇区域气候
  • 1篇区域气候变化
  • 1篇阈值
  • 1篇极端气候
  • 1篇PM2.5
  • 1篇城市
  • 1篇城市化
  • 1篇臭氧
  • 1篇臭氧浓度

机构

  • 5篇中国气象局国...
  • 4篇中国气象科学...
  • 2篇南京信息工程...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6篇吴婕
  • 5篇徐影
  • 3篇周波涛
  • 1篇张永香
  • 1篇高学杰
  • 1篇吴佳
  • 1篇师宇
  • 1篇韩振宇

传媒

  • 2篇气候变化研究...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大气科学
  • 1篇气候与环境研...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CMIP5全球气候模式对中国上空空气静稳日数模拟能力评估被引量:2
2017年
空气静稳日数变化与污染物浓度变化密切相关,评估气候模式对空气静稳日数的模拟能力是进行未来预估的基础.本文利用15个CMIP5(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5)全球模式的模拟结果与观测数据,分别计算了1961-2005年逐年中国上空空气静稳日数,并利用统计方法分析了中国上空空气静稳日数的标准差、相对均方根误差、区域平均的时间序列、趋势分布和EOF(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主要模态变化特征,评估了CMIP5模式对中国上空空气静稳日数的模拟能力.结果表明:多模式集合平均结果可以模拟出空气静稳日数由沿海向内陆逐渐增加的分布特征,单个模式对空气静稳日数空间分布的模拟能力相差较大.多模式集合平均可以较好地再现夏、冬季的空气静稳日数.15个模式中,CanESM2和:IPSL-CM5B-LR对中国大部分区域的模拟效果较好,多模式集合平均的模拟能力优于单个模式.与观测相比,多模式集合平均的1961-2005年空气静稳日数年际变化波动较小,多数区域的多模式集合平均的空气静稳日数高于观测值.对于逐年的冬季空气静稳日数,大多数区域的多模式集合平均存在高估.在中国东部和新疆大部,多模式集合平均可以较好的模拟出空气静稳日数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特征,但是数值偏小.多模式集合平均也能较好的模拟出空气静稳日数的EOF1和EOF2特征向量分布型,但对前三个EOF的时间系数序列模拟能力差.
吴婕徐影周波涛
华南地区城市化对区域气候变化的影响被引量:27
2015年
按照人口数将华南地区站点分为大城市站、一般城市站、郊区站,并利用华南地区1960-2011年的站点观测资料分别计算了3类站点年平均、季节平均的气温、高温日数、降水、相对湿度、风速、日照时数距平序列的变化,分析了城市化对华南地区区域气候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背景场,大城市的平均气温有更明显的上升趋势;高温日数在3类站点中均有增加的趋势,在城市化的影响下,大城市的高温日数有明显的增加;平均气温日较差在整个华南地区均有下降趋势,特别是在大城市中。在3类站点中,降雨总量均有减少的趋势,且降雨更多的以中雨及以上的形式表现。该地区的相对湿度、风速、日照时数均呈现减少趋势,在城市化影响下,大城市的相对湿度、风速、日照时数均有明显的减少。华南地区处于我国最大的城市群之一——珠江三角洲地区,同时处于气候系统复杂的热带季风区,因此有必要研究城市化对该地区多个气象变量的可能影响。
吴婕徐影师宇
关键词:城市化区域气候
RegCM4模式对雄安及周边区域气候变化的集合预估被引量:24
2018年
基于CSIRO-Mk3-6-0、EC-EARTH、Had GEM2-ES和MPI-ESM-MR共4个全球气候模式,分别驱动区域气候模式Reg CM4,所进行的RCP4.5(典型浓度路径)中等排放情景下25 km较高水平分辨率东亚区域21世纪气候变化模拟结果,针对雄安新区及周边区域,在对当代(1986~2005)气候进行检验的基础上,进行了该区域未来气候变化的多模拟集合预估,并给出了模拟间的差别。结果表明:Reg CM4可以较好地模拟出分析区域当代平均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及年内月循环变化特征;对与气温相关的极端气候事件指数,日最高气温最高值(TXx)和日最低气温最低值(TNn),以及和降水相关的指数日最大降水量(RX1day)也有较好的模拟能力。雄安及周边区域未来平均气温、TXx和TNn将不断上升,高温热浪事件在增加的同时,低温事件将减少。未来分析区域平均降水量有所增加;而RX1day的增加更明显,且模拟间的一致性较好,不确定性相对较低,暴雨和洪涝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均将增大。同时由于气温升高导致的潜在蒸发量相对于降水更大的增加,将使得区域水资源相对不足的现象加重。
吴婕高学杰高学杰
关键词:气候变化
ACCMIP全球模式对中国地面PM2.5浓度模拟能力评估被引量:2
2016年
本文利用MODIS和MISR卫星反演的地面PM2.5浓度和来自大气化学和气候模式比较计划(ACCMIP)的4个耦合了大气化学模块的气候模式(GFDL-AM3、NCAR-CAM3.5、GISS-E2-R和MIROC-CHEM)模拟的PM2.5浓度数据,评估分析了4个全球模式对中国地区地面PM2.5浓度时空变化特征的模拟能力。结果表明:4个模式集合模拟的PM2.5浓度在中国东部模拟效果较好。对比单个模式,GFDL-AM3模式对中国PM2.5浓度的空间分布型模拟效果最好。模式结果之间的一致性差异显著的地区主要出现在新疆中部和内蒙古西部地区。从整个中国地区的区域平均的时间序列来看,4个模式集合平均结果与观测结果相差不大,基本能够反映出东北、华中、华东沿海、新疆西部地区的PM2.5浓度的变化趋势。
吴婕徐影周波涛
关键词:PM2.5浓度
气候变化对中国地区PM2.5和臭氧浓度的影响评估和预估
近年来,中国地区的空气污染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在多种空气污染物中,近地面PM(fine particulate matter)和臭氧浓度对人类健康影响最大并且能够显著地影响辐射平衡。对全球气候模式模拟的近地面PM和...
吴婕
关键词:PM2.5浓度臭氧浓度气候变化
文献传递
1.5~4℃升温阈值下亚洲地区气候变化预估被引量:27
2017年
基于18个CMIP5模式在RCP情景下的模拟结果,综合分析了全球升温1.5~4℃阈值下亚洲地区平均温度和降水以及极端温度和降水的变化,并着重对比了1.5℃与2℃升温阈值下的异同。结果表明:相比工业化前,在全球升温1.5℃、2℃、3℃和4℃阈值下,亚洲区域平均温度将分别升高2.3℃、3.0℃、4.6℃和6.0℃,高纬度地区的响应大于中低纬地区;降水分别增加4.4%、5.8%、10.2%和13.0%,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极热天气将增加,极冷天气将减少;极端降水量的变率将会加大。与2℃升温阈值相比:1.5℃阈值下亚洲平均温度的上升幅度将降低0.5~1.0℃以上,大部分地区的降水增幅减少5%~20%,但西亚和南亚西部的降水则偏多10%~15%;极端高温的增温幅度在亚洲地区均匀下降,而极端低温的增温幅度在亚洲中高纬地区降低显著;亚洲大部分地区极端降水的增加幅度减弱,但在西亚会增强。全球升温1.5℃和2℃时,亚洲发生非常热天气的概率相比基准期(1861—1900年)均将增加1倍以上,发生极热天气的概率普遍增加10%;发生极端强降水的概率增加10%。
徐影周波涛吴婕韩振宇张永香吴佳
关键词:全球气候模式极端气候气候变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