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波
- 作品数:9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义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卫生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2018年义乌市一起本地感染登革热病例分子分型及溯源分析
- 2021年
- 目的对义乌市2018年首例本地感染登革热病例开展调查及溯源分析,确定病毒的基因型及感染来源。方法对本地登革热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病例血清进行NS1抗原和病毒核酸检测,用RT-PCR法扩增全长E基因并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多序列比对及构建进化树。结果该病例的NS1抗原和病毒核酸均为阳性,E基因序列对比及进化分析,该病毒株为登革病毒1型GⅠ亚型,与21株登革1型病毒的核苷酸和氨基酸相似性分别为90.3%~98.9%和95.8%~99.6%,与新加坡病毒株(登录号:MF033254)亲缘关系最近,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8.9%和99.6%。结论义乌市2018年首例本地感染登革热病例是由新加坡输入性传染源引起本地感染的可能性较大,需进一步加强东南亚输入性病例的监测和管理。
- 陈波朱婧楼挺陈文先陈劲华严菊英
- 关键词:登革热登革病毒
- 2014年-2017年浙江省义乌市外环境禽流感病毒监测分析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了解浙江省义乌地区检测场所禽流感病毒的分类、组成和分布特点,为防止人感染禽流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 2014 年- 2017 年禽类监测场所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方法检测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则进一步检测H5、H7、H9 亚型核酸。结果共采集并检测 1 235 份外环境标本,禽流感病毒监测累积阳性率为 25. 81%,以 2014 年最高,为 58. 82%,2017 年最低,为 3. 29%。各年均有 H5、H7、H9 亚型和混合感染检出。不同场所禽流感病毒监测结果显示,家禽屠宰加工厂阳性率最高,达 50. 00%,其次为城乡活禽市场的 38. 95%,不同监测季度、哨点、场所、标本类型等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1)。结论义乌市外环境中存在 H5、H7、H9 及多种亚型混合的禽流感病毒污染,加强外环境禽流感监测,对人感染禽流感发生的预警和风险评估有重要意义。
- 陈步青陈波陈劲华虞忠中贾建伟
- 关键词:禽流感
- 学校感染性腹泻疫情中诺如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研究学校感染性腹泻疫情中诺如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2017年义乌地区的学校感染性腹泻疫情中的粪便标本进行诺如病毒核酸检测,选取部分阳性标本对衣壳蛋白区基因片段进行扩增和测序,通过序列比对和进化分析确定诺如病毒的基因型别。结果 120份感染腹泻标本中检测到诺如病毒阳性45份,阳性率为37. 5%,选取的部分阳性菌株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均为GⅡ. 2型。结论诺如病毒是引起学校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的重要病原菌之一,流行时间集中在2017年1月-3月,流行型别为GⅡ. 2型。
- 陈波翁正军陈莫娇陈步青陈文先陈劲华
- 关键词:诺如病毒分子流行病学腹泻
- 义乌市3起学校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疫情的病原分子流行病学特征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了解2018年浙江省义乌市3起学校急性胃肠炎疫情检出的诺如病毒基因型别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集义乌市3起学校急性胃肠炎疫情报告的学生病例及其任课教师的肛拭子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诺如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标本进一步测定核苷酸序列确定基因型,并进行同源性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义乌市3起学校急性胃肠炎疫情共采集检测样本29份,其中诺如病毒核酸阳性19份;测序成功17株,包括GⅠ.5基因型9株,均来自同1所学校标本;GⅡ.P16-GⅡ.2基因型8株,来自另2所学校标本。结论引起2018年义乌市3起学校急性胃肠炎聚集性疫情的诺如病毒分别为GⅠ.5和GⅡ.P16-GⅡ.2基因型。这是义乌市首次发现GⅠ型诺如病毒引起的聚集性疫情。
- 翁正军陈波朱婧陈莫娇
- 关键词:诺如病毒基因型分子流行病学
- 2016年-2018年浙江省义乌市输入1型登革病毒分子溯源分析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对2016年-2018年义乌市输入1型登革热病例进行实验室检测与分子溯源分析。方法采集登革热病例急性期血清标本进行NS1抗原和核酸检测,用RT-PCR法扩增包膜蛋白(Envelope protein,E)基因,测定核苷酸序列并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6例登革热病例NS1抗原和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阳性。6株毒株之间的E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6.6%~99.3%和98.8%~100%,系统进化分析显示,E基因序列均属于登革病毒1型的GⅠ亚型,与东南亚2003年-2016年分离病毒株亲缘关系最近。结论2016年-2018年义乌市输入登革病毒1型的亚型主要为GⅠ亚型,输入来源主要为东南亚国家。
- 陈波陈步青楼挺陈文先陈劲华严菊英
- 关键词:基因亚型
- 2012年-2017年浙江省义乌市流感病原学监测分析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了解浙江省义乌市2012年-2017年流感病原学特征,为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流感哨点医院采集的流感样病例(ILI)鼻咽拭子标本进行核酸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年-2017年义乌市共报告ILI病例174 135例,ILI监测病例数逐年递增,平均每年增长率为8. 42%,以15岁以下少年和儿童为主。6年间共检测流感病例标本5 444份,阳性1 130份,总阳性率为20. 94%,其中流感流行型别以H3型最多,乙型次之。结论义乌市流感流行季节性流行特征较为明显,呈现春、夏、冬三峰型,ILI的高峰与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基本一致,流感病毒主要以H3型和乙型为主,优势亚型交替频繁。加强监测对辖区内流感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 陈步青陈波陈劲华翁正军虞中忠贾建伟
- 关键词:流感流感样病例病原学
- 义乌市鼠类携带耶尔森菌情况调查被引量:1
- 2015年
- 耶尔森菌属(Yersinia)属于肠杆菌科,包括鼠疫耶尔森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与假结核耶尔森菌等11个菌种,是一类革兰阴性小杆菌[1]。耶尔森菌属细菌通常引起啮齿动物、家畜和鸟类等动物感染,人类可通过接触已感染的动物、食入污染食品或节肢动物叮咬等途径感染。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假结核耶尔森菌等存在于啮齿动物肠道内,是食源性疾病的重要致病病原菌[2]。
- 陈波宗素进朱志宏楼挺楼诚
- 关键词:耶尔森菌小肠结肠炎致病病原静息期鼠种动物感染
- 浙江省义乌市一例输入性登革热的病毒分离及全基因组序列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调查浙江省义乌市2013年1例输入性登革热病例的分子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采集患者血清标本,采用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分别检测登革病毒IgM抗体和核酸。用C6/36细胞分离病毒和全基因组测序及分析。结果从来自安哥拉的1例登革热患者血清中检测到登革病毒IgM抗体和1型登革病毒核酸,并分离到1株病毒(Zj/yw01)。经序列测定,该病毒基因组全长10 141 bp(GenBank no.KF864667),进化树显示该病毒为登革1型病毒Ⅴ亚型,与安哥拉分离株(KF184957)同源性最高。结论分子生物学证实该病例为来自安哥拉的输入性病例。
- 陈波陈步青楼挺董选军陈劲华严菊英
- 关键词:登革热全基因组
- 浙江省义乌市鼠类中耶尔森菌调查与分析
- 2015年
- 目的调查浙江省义乌市鼠疫疫源地啮齿动物中致病性耶尔森菌的分布情况,并分析菌株的生物学特征。方法采集鼠粪便进行耶尔森菌分离,对分离获得的菌株进行生物分型、血清分型和毒力基因鉴定。结果 2005—2013年共检测3623份标本,分离到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74株,假结核耶尔森菌11株;耶尔森菌的检出率以春季最高(5.72%)。68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有生物1A型(55株)、生物3型(1株)2个型别;血清分型O:5血清型有8株、O:8血清型有2株;毒力基因检测有29株菌检出ystB基因。结论义乌市鼠疫疫源地内未检出鼠疫菌,但分离出假结核菌和小肠结肠炎菌;在鼠疫监测同时也对其他两种致病性耶尔森菌开展监测和相关研究,对鼠疫的监测有指导意义。
- 陈劲华翁正军朱志宏陈波楼挺石国祥
- 关键词:啮齿动物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假结核耶尔森菌血清型毒力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