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争争

作品数:7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甘草
  • 2篇栽培
  • 2篇种质
  • 2篇种质资源
  • 1篇地下茎
  • 1篇多向性
  • 1篇多样性
  • 1篇药用
  • 1篇药用成分
  • 1篇野生
  • 1篇野生栽培
  • 1篇影像
  • 1篇影像资料
  • 1篇栽培技术
  • 1篇特异表达
  • 1篇特异表达基因
  • 1篇中药
  • 1篇中药资源
  • 1篇中药资源普查
  • 1篇资源保护

机构

  • 7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长春中医药大...
  • 2篇教育部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7篇魏胜利
  • 7篇郭争争
  • 3篇刘容秀
  • 2篇李莉
  • 2篇张晓芹
  • 2篇刘佳
  • 2篇杨丽
  • 2篇王文全
  • 1篇刘春生
  • 1篇程小丽
  • 1篇王如锋
  • 1篇刘娟
  • 1篇侯志艳
  • 1篇任广喜
  • 1篇李永杰

传媒

  • 3篇中国生态学学...
  • 2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黄芪用途多样性及其定向培育的研究进展
黄芪是重要的大宗药材之一,同时黄芪也是重要的滋补食材和化妆品原料,此外,黄芪还是西部干旱地区重要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植物。在实际应用中,黄芪或以原药材形式出现,或以饮片和提取物出现。近年来,随着黄芪应用的日趋增加,又由于野生...
刘佳胡会娟刘容秀吴佩根郭争争魏胜利
关键词:种质资源栽培技术
文献传递
甘草野生抚育技术研究Ⅰ——灌溉和地下茎长度对成活率、药材产量及质量的影响被引量:9
2014年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灌溉和地下茎(种栽)长度对甘草仿野生栽培成活率、药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增加地下茎(种栽)长度可显著提高不定根分生数量和移栽成活率,但是对于甘草酸含量没有显著影响。此外,栽培3年后,不定根中甘草酸平均质量分数可达到3.03%,地下茎(种栽)的平均质量分数可保持在2.12%,说明其所产药材质量远远高于种子繁殖的人工甘草,这一现象可以用"野生甘草药用成分合成惯性假说"解释。但是,从药材产量看栽植3年后最高平均每公顷产量仅能达到945 kg。因此,通过人工栽植野生甘草地下茎进行甘草仿野生栽培,可以快速而稳定的获得优质甘草药材,但今后还有待于在如何提高药材产量方面进一步开展工作。
李莉魏胜利王文全施桦户田则明郭争争任广喜
关键词:甘草无性繁殖仿野生栽培资源保护
菊花用途多向性及其定向培育研究进展
菊花作为典型的药食两用药材,集保健、观赏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开发潜力巨大。随着其需求量的增加,野生资源匮乏,目前市场上主要均为栽培品,多项研究表明,菊花受产地、栽培模式及采收加工影响很大,本文根据现阶段对菊花外观、药用价值...
杨丽郭争争刘佳胡会娟程瑞婧魏胜利
关键词:菊花
文献传递
甘草用途的多样性及其定向培育的研究进展
甘草(Glycyrrhizae Radix et Rhizoma)是最常用的大宗药材之一,广泛用于中药、天然药物、食品、化妆品以及等领域。甘草主要分布于新疆、内蒙古、甘肃和宁夏等地区,对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起重要的作用...
侯志艳刘容秀郭争争缪晓素魏胜利
关键词:甘草种质资源
文献传递
中药资源普查中影像资料的采集与储存技术方法被引量:9
2014年
影像资料的拍摄与存储是中药资源普查工作的重要内容,作为记录中药资源普查成果和过程的重要资料和佐证,收集包括中药材产地生境、基原植物(或动物)、药材产地加工、商品药材形态以及调查过程中相关环节和工作场景照片资料是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结束后编写新版《中国中药资源彩色图集》、建立中国中药资源数字化分布图、中国药用植物数字化标本馆、拍摄中药资源普查纪录片的重要资料。该文论述了中药资源调查中影像资料收集的内容、流程和技术规范,旨在为中药资源普查中相关资料的收集提供参考。
李莉魏胜利王文全郭争争李永杰张晓芹
关键词:影像资料
应用cDNA-SRAP研究大黄不同功效组分型特异表达基因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生态环境和遗传背景相同条件下3种不同化学变异类型大黄在基因表达水平上的差异,揭示大黄种内变异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cDNA-SRAP生物信息学方法,对不同化学变异类型大黄地下组织特异表达的基因进行分析和功能预测。结果:共获得5条差异表达基因片段和4条表达量有明显差异的公共条带,其中4条功能已知,分别与植物生长发育及光信号转导、植物抗病性及水分运输相关,5条功能未知。结论:克隆了不同化学变异类型大黄特异表达的基因,为筛选优良变异类型、品种选育、功能基因组的研究提供参考。
刘娟魏胜利刘春生程小丽张晓芹郭争争
关键词:差异表达基因
不同繁殖模式下甘草药用成分含量积累速度差异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系统比较野生甘草无性繁殖的甘草根和人工甘草种子有性繁殖的甘草根中药用成分的积累速度差异情况,为进一步研究影响甘草药用成分积累的基因机制奠定理论基础。方法:本研究基于HPLC和UV等分析方法,比较野生甘草和人工甘草在甘草酸、甘草苷和甘草总黄酮以及其他类成分的含量差异。基于HPLC指纹图谱技术,全面分析不同繁殖模式下甘草根的化学信息和内在质量的差异情况。结果:除甘草素和异甘草素外,野生甘草不定根中其他三种药用成分和总黄酮的含量均高于人工甘草实生根,经SPSS分析,除异甘草素外,其他成分在两组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根据HPLC指纹图谱,两种甘草药用成分之间差异显著,相似度为0.647。结论:野生无性繁殖的甘草根和人工有性繁殖的甘草根中主要药用成分含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野生甘草具有快速积累药用成分的功能。本研究结果对于今后人工调控生产优质甘草药材,实现甘草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郭争争程瑞婧杨丽王如锋胡会娟吴佩根刘容秀魏胜利
关键词:甘草药用成分HPLC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