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磊

作品数:5 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篇多变量
  • 1篇预测技术
  • 1篇原油
  • 1篇软件开发
  • 1篇时间序列
  • 1篇数值仿真
  • 1篇梯级利用
  • 1篇排污
  • 1篇自适
  • 1篇自适应
  • 1篇自适应差分
  • 1篇自适应差分进...
  • 1篇稳定性
  • 1篇污染
  • 1篇污染物
  • 1篇污染物排放
  • 1篇裂化
  • 1篇进化算法
  • 1篇可解释性
  • 1篇含蜡

机构

  • 5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北京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管道...

作者

  • 5篇蔡磊
  • 2篇宇波
  • 1篇孙东亮
  • 1篇张慧
  • 1篇陈杰
  • 1篇薛亚茹
  • 1篇吴小华
  • 1篇王鹏

传媒

  • 2篇油气储运
  • 1篇计算机科学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18
  • 1篇201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LNG冷能利用技术的最新进展被引量:26
2017年
随着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比例的增加,我国LNG消费量快速增长,因此LNG冷能利用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热点之一。综述了国内外LNG冷能利用概况,对其用于空气分离、轻烃分离、低温发电、海水淡化、二氧化碳捕集、废旧橡胶低温粉碎、制冷等技术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国外在LNG冷能用于低温发电、低温冷库及空气液化等工业化应用方面较为成熟,国内对LNG冷能利用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理论和实验研究,但实际工程应用尚需进一步加强。由此指出:目前我国LNG冷能利用迫切需要将国外成熟的工程应用经验与国内丰富的理论及实验研究成果相结合,为我国LNG冷能利用政策的制定和LNG冷能利用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吴小华蔡磊李庭宇杨绪飞宇波
关键词:LNG梯级利用
东临复线原油差温顺序输送规律及方案研究
为保证不同物性原油在输送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经济性,需要根据原油类型调整加热温度,选择采用管道差温顺序输送工艺。东临复线即是如此,该管线管道沿线的温度和压力均会随着管道内原油的运移而发生变化,并且东临复线沿线参数复杂,工况计...
蔡磊
关键词:数值仿真软件开发
文献传递
含蜡原油双结构参数模型参数回归的稳定性被引量:4
2018年
含蜡原油双结构参数模型参数回归存在不稳定性,基于触变性参数分组逐步确定法,采用最小二乘原理建立了触变性参数的回归模型。引入稳定性较好的自适应差分进化算法优化回归模型,并针对研究问题的特殊性,对该算法的初始化操作加以改进。在改进的自适应差分进化算法下,待回归触变性参数的回归结果存在随机跳动现象。通过分析回归结果,提出阶跃剪切率实验与恒剪切率实验相结合的触变性测定实验方法,有效解决了双结构参数模型参数回归结果的不稳定问题。
袁庆杨洋侯昊蔡磊王鹏孙东亮宇波
关键词:含蜡原油自适应差分进化算法
深度学习可解释性综述被引量:5
2023年
随着数据量呈爆发式增长,深度学习理论与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深度学习模型在众多分类与预测任务(图像、文本、语音和视频数据等)中表现出色,促进了深度学习的规模化与产业化应用。然而,深度学习模型的高度非线性导致其内部逻辑不明晰,并常常被视为“黑箱”模型,这也限制了其在关键领域(如医疗、金融和自动驾驶等)的应用。因此,研究深度学习的可解释性是非常必要的。首先对深度学习的现状进行简要概述,阐述深度学习可解释性的定义及必要性;其次对深度学习可解释性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从内在可解释模型、基于归因的解释和基于非归因的解释3个角度对解释方法进行概述;然后介绍深度学习可解释性的定性和定量评估指标;最后讨论深度学习可解释性的应用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陈冲陈杰张慧蔡磊薛亚茹
关键词:可解释性
一种催化裂化排污多变量预测方法及相关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催化裂化排污多变量预测方法及相关装置,应用于催化裂化污染物排放预测技术领域,包括将当前污染物排放数据与之前计算轮次所得到的NOx排放浓度组成多变量时间序列样本;调用CNN‑LSTM‑ATT模型,根据多变量...
陈冲蔡磊许雅倩邵逸帆钟田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