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哲

作品数:6 被引量:50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硒酸盐
  • 2篇小麦
  • 1篇氮利用
  • 1篇氮利用效率
  • 1篇冬小麦
  • 1篇冬小麦籽粒
  • 1篇亚硒酸盐
  • 1篇养分
  • 1篇养分管理
  • 1篇营养
  • 1篇玉米
  • 1篇生命周期评价
  • 1篇生态区
  • 1篇水力
  • 1篇水力学
  • 1篇土壤
  • 1篇转运
  • 1篇籽粒
  • 1篇作物
  • 1篇西北旱区

机构

  • 6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华...

作者

  • 6篇李哲
  • 4篇张岁岐
  • 2篇梁东丽
  • 1篇郭璐
  • 1篇李红兵
  • 1篇黄杰
  • 1篇彭琴

传媒

  • 2篇环境科学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草业科学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7
  • 1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我国18种不同理化性质的土壤对硒酸盐的吸附解吸作用研究被引量:17
2016年
硒在土壤中的环境化学行为及其生物有效性在很大程度受到吸附解吸作用的影响,土壤对硒的吸附解吸因为土壤理化性质的不同差异很大.本文采用批量吸附实验,选择土壤性质差异较大的我国18种农田土壤,探讨了土壤p H、无定形铁铝氧化物、有机质和机械组成等对SeO_4^(2-)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18种土壤对SeO_4^(2-)的吸附均是一个先快后慢的过程,在24 h达到吸附平衡;二级动力学方程为描述SeO_4^(2-)吸附的最佳模型(R2>0.976),18种土壤对SeO_4^(2-)吸附大多符合Freundlich模型(R2>0.842);土壤对SeO_4^(2-)吸附量与p H值(P<0.01)、碳酸盐含量(P<0.05)呈显著负相关,而与无定型铁、铝含量(P<0.01)及有机质含量(P<0.05)呈正相关;18种土壤对SeO_4^(2-)吸附的固液分配系数(Kd值)均很低(0.99~18.18 L·kg^(-1));土壤SeO_4^(2-)解吸率均大于80%,表明吸附是可逆的;土壤吸附SeO_4^(2-)的低Kd值和高解吸率反映了硒酸盐易迁移淋溶的特性,这应当在区域环境硒的评价和调控中受到关注.
冯璞阳李哲者渝芸黄杰梁东丽
关键词:硒酸盐土壤解吸理化性质
不同生态区覆盖方式对玉米氮转运、产量与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明确覆盖方式对西北不同生态区玉米氮转运、产量与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效果,为缓解旱作区作物生产同水资源短缺之间尖锐矛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22年在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和陕西省咸阳市长武县进行田间试验,设置干旱偏旱区(YZ)、半干旱区(DX)和半干旱偏湿润区(CW)3个不同降水条件生态区,分析地膜覆盖(FM)和秸秆覆盖(SM)对于玉米不同器官干物质和氮素积累、分配、转运、水氮利用效率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1)覆盖措施显著影响土壤环境,提高各生态区0—100 cm土壤含水率和表层土壤无机氮含量,FM提高了全生育期土壤表层温度,SM在生育后期具有保温作用。(2)各生态区吐丝期和成熟期农艺性状和干物质累积量总体表现为CW>YZ>DX,与CK相比覆盖处理提高了玉米吐丝期株高、茎粗和成熟期株高、茎粗、节数、穗位高及干物质累积量,尤其是FM处理。(3)CW的覆盖处理玉米籽粒和植株氮素积累总量在3个生态区中最高,覆盖促进茎叶氮素向籽粒运转,进而提高氮收获指数和水分利用效率,但DX的FM氮收获指数和YZ的FM水分利用效率较CK增加幅度最高,分别达6.91%和70.58%。(4)玉米籽粒产量在各生态区表现为CW>YZ>DX,覆盖处理对各生态区均有明显增产作用,增产效果FM>SM。其中DX和YZ的FM增产幅度高于CW,达52.33%和52.55%,但CW的SM增加幅度最高,达16.76%。[结论]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通过改善土壤温度、水分和表层无机氮含量进而提高玉米水氮利用效率和产量,其中地膜覆盖效果最佳。而半干旱偏旱区地膜覆盖对产量的响应最显著,半干旱偏湿润区秸秆覆盖的响应最佳。
梁昊枫党科范子晗李哲常乐乐李红兵李红兵
关键词:西北旱区玉米
不同作物对外源硒动态吸收、转运的差异及其机制被引量:33
2017年
查明作物硒吸收、转运随生育期的动态变化,有助于更好地了解硒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迁移进而对其有效性进行调控.本文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6种不同作物在8周生长期内对外源硒酸盐和亚硒酸盐的动态吸收和转运差异及可能机制.结果表明,作物对硒酸盐和亚硒酸盐的动态吸收规律显著不同.硒酸盐处理作物地上部和根部硒含量从种植3周后持续下降;而亚硒酸盐处理作物根部硒含量随生长逐步上升,地上部硒含量随生长呈先上升后平稳或下降的趋势.两种硒处理在整个作物生长期内都有硒的累积,但植物体内80%的硒源于前6周的吸收.6种作物相比,硒酸盐处理芥菜地上部和根部硒含量最高,小麦地上部次之,亚硒酸盐处理,胡萝卜地上部硒含量最高,地下硒含量最小,而相同硒处理菜薹、紫甘蓝和绿菜花地上部和根部硒含量相近.绿菜花、紫甘蓝、菜薹、芥菜和小麦对硒酸盐的转运明显高于亚硒酸盐,胡萝卜对两种硒的转运能力相当.生物稀释作用影响作物硒含量的动态变化,尤以硒酸盐处理最为明显,供试植物硒含量与其干重呈显著负相关,但生物量改变引起的稀释作用并不能解释其对两种价态硒截然相反的吸收规律.进一步分析发现,硒酸盐处理6种作物硒累积量与作物生长期土壤有效硒改变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但亚硒酸盐处理却未发现此结果;6种作物硒累积量仅占亚硒酸盐处理土壤有效硒的0.5%~18.1%,而硒酸盐处理除胡萝卜外5种作物硒累积总量为土壤有效硒量的1.1~4.5倍,由此可见,作物对外源硒酸盐和亚硒酸盐动态吸收的差异是作物硒吸收和转运能力、土壤供硒能力及生物稀释综合作用的结果,在作物硒的强化中应该综合考虑.
彭琴李哲梁东丽王梦柯郭璐
关键词:硒酸盐亚硒酸盐转运
品种和养分管理影响冬小麦籽粒锌营养
2024年
【目的】小麦籽粒中的锌含量对人类锌营养具有重要影响,研究品种特性、磷肥和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al,AMF)对小麦籽粒锌含量的影响,为通过选择基因型育种和绿色养分管理最大化小麦锌营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开展盆栽试验,供试小麦品种包括育成年代为1940s的蚂蚱麦(MZ)、1950s的碧蚂1号(BM)、1960s的丰产3号(FC)和2010s的长旱58号(CH),每个品种设置两个磷肥处理:施磷200 mg/kg(HP)和不施磷(LP);两个接菌处理:接种60 g Rhizophagus intraradices菌剂(A)和未接种(CK),每个品种均包括4个处理。在小麦开花期和成熟期,测定各部位锌含量和植株生物量、产量,分析菌根侵染率,计算菌根生长以及与菌根生长相关联的磷、锌吸收响应值(MGR、MPR、MZnR),以偏最小二乘路径模型分析锌吸收相关指标对籽粒锌含量的效应。【结果】冬小麦不同品种间籽粒产量存在显著差异,随品种的更替籽粒产量显著增加,而籽粒锌浓度随品种的更替呈降低趋势。HP-CK处理冬小麦籽粒产量较LP-CK处理显著增加36.73%~42.16%,籽粒锌浓度显著降低11.57%~27.07%,FC、CH的籽粒锌累积量分别显著增加25.75%、14.44%。LP�A处理下4个冬小麦品种的根系菌根侵染率存在显著差异;施磷显著降低了冬小麦菌根侵染率(13.04%~23.63%)且导致品种间菌根侵染率无显著差异。与LP-CK处理相比,LP-A处理冬小麦籽粒锌浓度增加6.78%~9.37%,累积量显著提高23.75%~29.79%;HP-A处理仅CH的籽粒锌累积量较HP-CK处理显著提高。磷肥施用显著降低了4个冬小麦品种的MPR值(99.29%~140.76%),BM、FC和CH的MGR值(68.22%~71.77%)和MZnR值(56.47%~67.18%)。偏最小二乘路径分析结果显示,品种对籽粒锌浓度变化影响最大(−0.656),其次是磷肥(−0.557)、产量(−0.456)和AMF(0.191)。现代品种CH始终表现出较低的籽粒锌浓度和更高的产量及籽粒锌累积量。【结论】品种的产量潜�
常乐乐范子晗梁昊枫李哲李哲
关键词:冬小麦养分管理丛枝菌根真菌
西北地区小麦生产环境风险时空特征
2023年
利用CROPWAT模型和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对西北地区2005—2020年小麦生产的投入、环境风险和水分需求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西北地区氮、磷、钾平均肥料投入量分别为238、142、62.5 kg·hm^(-2);农药、柴油、种子、人工的投入量分别为4.35 kg·hm^(-2)、1.26 L·hm^(-2)、305 kg·hm^(-2)、771 h·hm^(-2)。西北地区平均小麦产量3.68 t·hm^(-2),排放温室气体3589 CO_(2)-eqkg·hm^(-2),土壤酸化潜值87.0 SO_(2)-eqkg·hm^(-2),消耗能量3.3×10^(8) J·hm^(-2)。肥料投入对温室气体排放和能量消耗的贡献最大,分别达到86.5%和77.8%;农作阶段在土壤酸化潜值中贡献率最高,占比达90%以上。西北地区小麦生产平均需水量为331 mm,平均灌溉需水量为227 mm,平均作物水分盈亏指数为-65.7%。相较于2004年,2020年小麦生产单产增加了37.7%,种植面积降低了6.55%。氮、磷、钾肥的投入较2004年分别上升48.6%,40%和115%。农药和柴油投入量在17 a间的差异较大;人工投入呈逐步降低趋势,较2004年下降了50.8%。种子投入在17 a间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011年达到最高值346 kg·hm^(-2)。与2004年相比,2020年的单位面积温室气体排放量、土壤酸化潜值和能量消耗分别提高了54.1%,57.3%和31.7%。西北地区小麦生产的需水量、降雨量和灌溉需水量在时间尺度上无明显变化。西北地区不同省(区)小麦生产中的生态环境风险和需水规律存在较大差异。内蒙古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土壤酸化潜值、能量消耗和灌溉需水量占据西北地区小麦生产最高环境代价,但需要最高的灌溉量。山西的降雨量最高,同时在温室气体排放量、土壤酸化潜值和能量消耗的环境风险方面呈较低水平,说明山西省具有小麦生产最低的综合生态环境风险和最低的灌溉需求。
张婷婷范子晗常乐乐李哲李哲张岁岐
关键词:小麦环境风险生命周期评价
干旱胁迫对甘草幼苗光合特性及根系吸水的影响被引量:2
2024年
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为豆科甘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是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重要的经济和生态作物。土壤水分是限制甘草生长的主要环境因素之一,研究其抗旱适应性表现对甘草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聚乙二醇6000(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研究胀果甘草(G.inflata)和乌拉尔甘草(G.uralensis)幼苗的光合特性和根系吸水能力对干旱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干旱胁迫7 d后胀果甘草和乌拉尔甘草幼苗地上部干重和根系干重均显著降低,其中地上部干重分别降低56.10%、62.50%,地下部干重分别降低16.67%和28.57%,而根冠比均有所增加。干旱胁迫均造成了胀果甘草和乌拉尔甘草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和气孔导度(G_(s))的降低,与对照相比,其下降幅度分别为41.73%、67.22%,62.21%、75.38%,66.02%、82.60%。干旱胁迫下甘草幼苗荧光特性也被显著抑制(P<0.05),其中胀果甘草幼苗的光系统Ⅱ潜在活性(F_(v)/F_(o))和最大光能转换效率(F_(v)/F_(m))与对照相比分别降低21.94%和9.09%,乌拉尔甘草幼苗的F_(v)/F_(o)和F_(v)/F_(m)与对照相比分别降低35.10%和10.39%;胀果甘草和乌拉尔甘草幼苗的光化学淬灭系数(qP)在15%PEG胁迫下分别降低17.65%和27.27%。干旱胁迫降低了两种甘草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叶水势,其中胀果甘草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降低11.07%,叶水势降低19.54%;乌拉尔甘草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降低13.91%,叶水势降低62.56%。干旱胁迫抑制了两种甘草的根系生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减少但增加了总根长,其中胀果甘草根系显著小于乌拉尔甘草,但胀果甘草干旱胁迫下整株根系水力学导度降幅小于乌拉尔甘草。说明在受到干旱胁迫时,胀果甘草可以保持较高的光合作用优势,同时其根系较小具有更高的根系效率,通过更强的根系吸水能力提高了作物水分利用效率,
常乐乐范子晗梁昊枫李哲李哲张岁岐
关键词:干旱胁迫光合特性抗旱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