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鹤鸣

作品数:2 被引量:47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地层
  • 2篇地层系统
  • 2篇层系
  • 1篇地层划分
  • 1篇地层划分对比
  • 1篇地层学
  • 1篇曾母盆地
  • 1篇盆地
  • 1篇南沙海区
  • 1篇南沙海域
  • 1篇海区
  • 1篇海洋地质
  • 1篇海域
  • 1篇不整合
  • 1篇不整合面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海洋石油...
  • 1篇中国科学院广...

作者

  • 2篇孙珍
  • 2篇周蒂
  • 2篇林鹤鸣
  • 2篇杨少坤
  • 1篇赵中贤
  • 1篇陈广浩

传媒

  • 2篇地球科学(中...

年份

  • 2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南沙海区曾母盆地地层系统被引量:24
2011年
曾母盆地是南沙海区研究和勘探程度较高的盆地,其地层系统一直是建立整个南沙海区地层系统的重要依据.然而由于盆地沉积厚度大和横向相变快等原因,对曾母盆地的分层方案和地层时代的认识存在很大分歧.为了给曾母盆地甚至南沙海区的油气勘探中地层划分对比和地震剖面的解释提供基础依据,在搜集整理和分析国外有钻井控制的地震剖面和分层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实用的、便于与南海北部盆地对比的曾母盆地地层划分对比方案.将中海油对南海北部诸盆地制定的一套地层界面编号系统和地矿部广州海洋地质局对曾母盆地地层的命名结合起来,并根据国外在曾母盆地获得的钻探和联井地震测线资料对界面的时代作了一定调整,将曾母盆地基底以上的地层划分为4组1群(曾母组、立地组、海宁组、南康组、北康群),之间由5个重要不整合面(Tg、T60、T40、T32、T30)相分隔.还将该方案与国内外其他方案进行了对比和讨论,以供阅读有关资料时参考.为了方便将这套地层系统应用于地震剖面的解释和分析,用实例显示了同一地层中由于地层相变而造成的地震相的巨大变化,以及各重要不整合面的特征及其在地震剖面上的表现.
周蒂孙珍杨少坤林鹤鸣
关键词:地层划分对比不整合面曾母盆地南沙海区地层学
南沙海域盆地的地层系统与沉积结构被引量:32
2011年
南沙海区是我国领土的重要部分,富含油气资源,但也存在很多的科学问题.为了系统分析和对比各盆地的结构特征和沉积历史,结合已有的地震剖面资料,对南沙海区的万安、曾母、北康、南薇西和礼乐盆地几个代表性盆地,开展了沉积层序的划分对比.结果发现,除曾母盆地以外,南沙海区的沉积地层基本上可以根据张裂不整合面(Tg)、解体不整合面和断拗不整合面分为3个构造层4个构造期.其中,下构造层为中生代地层,分布范围不连续,东区的礼乐盆地要比中区和西区中生代地层厚,隆起下比凹陷内部厚,属于断陷前层序;中构造层在曾母和万安盆地以T40为顶界,其他几个盆地都以T60为顶界面,下部为断陷层序,上部为断拗层序,断拗层序推测为漂移期沉积;T40(或T32)之后的上构造层为拗陷期.根据地层的翘倾、削蚀和褶皱的情况来看,南沙地块内盆地在中中新世(T40)前后发生了一期明显的受压抬升和褶皱变形事件,这一变形事件在北康-南薇西盆地表现尤为明显,T40界面之下地层表现出明显的透镜状增厚,且伴随着新断裂的发育,中新世(T40-T32)地层具有顶薄翼厚的披覆沉积特点,推测其与南沙地块和婆罗洲的陆陆碰撞接触有关.经过初步的共轭对比认为,曾母盆地与莺歌海盆地比较相似,北康-南薇西盆地的沉积结构和演化历史与琼东南盆地有很多相似;根据南海海盆的共轭对比可知,礼乐盆地在南海海盆扩张前,大致以西南次海盆与中沙隆起共轭,这与礼乐盆地内解体不整合面为T60的解释一致.
孙珍赵中贤周蒂杨少坤林鹤鸣陈广浩
关键词:南沙海域地层系统海洋地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