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佳鹏
- 作品数:11 被引量:128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医药卫生更多>>
- 西藏已婚育龄妇女优生优育抽样调查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为进一步了解西藏人口事业发展情况,分析已婚育龄妇女优生优育状况,利用西藏2010年已婚育龄妇女优生优育抽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本次抽样调查的已婚育龄妇女共60911人,其中农民(含半农半牧)31050人,占本次调查对象的50.98%;牧民16096人,占26.42%;城镇居民13765人,占22.60%。
- 李成福陈佳鹏
- 关键词:已婚育龄妇女抽样调查分析优生优育西藏人口抽样调查数据
- 关于中国人口红利的内涵解读、定量分析及政策建议被引量:12
- 2012年
- 人口红利是指人口年龄结构转变所导致的积极经济后果,人口转变的第二阶段与第二产业快速发展的经济起飞阶段结合产生第一次人口红利;人口转变的第三阶段与第三产业比较成熟的大众消费阶段结合产生第二次人口红利。PADIS百年人口预测显示,2010~2030年是中国劳动力最为丰富的时期,1987~2034年是第一次人口红利期;2040~2080年60岁及以上老龄人口接近或超过4亿,是收获第二次人口红利的重要时期。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现充分就业,用好第一次人口红利;实行积极老龄化战略,完善养老保障制度,开发第二次人口红利;始终坚持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战略,大力提高人口素质,顺利从第一次人口红利过渡到第二次人口红利,为经济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 陈佳鹏
- 关键词:人口红利就业优先积极老龄化
- 中国流动人口重复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现状及影响因素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了解全国流动人口重复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避免重复参保政策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13年国家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库进行分析,该监测涉及全国31省市,采取PPS抽样,共计调查198795人。结果流动人口重复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率为10.9%;重复参保率较高的人群特征为25~29岁(12.9%)和30~34岁(12.8%),教育程度为高中/中专(11.9%)、大专及以上(16.6%),农业户籍(11.0%),跨省流动(11.6%)和省内跨市(10.7%);外资及中外合资企业员工(31.4%)、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员工(23.5%)及机关事业单位员工(21.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不同年龄、受教育程度、户籍性质、流动范围、单位性质的流动人口重复参加医疗保险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雇用单位性质、年龄、教育程度、户口性质及流动范围是影响重复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主要影响因素。
- 刘冬梅王晖龚双燕刘鸿雁陈佳鹏
- 关键词:流动人口医疗保险影响因素
- 教育对中国老年人健康预期寿命影响的多状态研究被引量:12
- 2017年
- 使用中国城乡老年人追踪调查数据(2006年和2010年),采用多状态生命表模型,分析教育对中国老年人健康预期寿命的影响。中国60岁老年人的预期寿命为20.08岁,健康预期寿命18.69岁。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健康预期寿命减少,从80岁开始,健康预期寿命低于不健康预期寿命。未上过学的老年人预期寿命低于小学以上老年人,未上过学的老年人健康预期寿命和健康预期寿命占比均低于小学以上老年人。教育水平对老年人预期寿命和健康预期起着影响作用。应把健康预期寿命作为评价老年人健康水平的主要指标之一。
- 李成福王海涛王勇陈佳鹏
- 关键词:老龄化
- 日本失去的二十年——基于中日人口红利比较的视角被引量:26
- 2013年
- "人口红利"是人口因素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的深入和发展。亚洲地区经济高速增长和工业化国家人口老龄化条件下经济增长,分别对应第一次"人口红利"和第二次"人口红利"。中国与日本相比,无论是经济增长模式还是人口转变模式,都有着极为相似之处,本文旨在通过对比分析中日两国人口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变化,借鉴日本人口红利期的经验和教训,为中国充分实现第一次人口红利、创造第二次人口红利提供参考。
- 梁颖陈佳鹏
- 关键词:经济增长人口发展人口红利
- 利用人口计生公共服务网络开展老年养老服务
- 2011年
- 人口计生公共服务网络已成为我国最为完整、覆盖面最广、从事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普惠性网络,当前,我国在面临着错综复杂的人口问题挑战的同时,还面临着老龄化和老年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压力。为应对人口发展的复杂局面,实现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就需要人口计生公共服务网络进行转型。在构建老年养老服务体系中,充分发挥人口计生服务网络的作用,既是人口计生服务网络转型本身的需要,也是推动人口计生服务网络功能拓展的必然。提出了利用人口计生公共服务网络构建老年养老服务体系的构想。
- 李成福陈佳鹏
- 关键词:计划生育服务网络老龄化养老服务
- 慢性疾病对中国老年人健康预期寿命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6
- 2017年
- 目的研究慢性疾病对中国老年人健康预期寿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使用中国城乡老年人追踪调查数据(2006年和2010年),使用多状态生命表模型,分析慢性疾病对中国老年人健康预期寿命的影响。结果分析发现,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74.45%患慢性疾病,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增加。患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健康预期寿命低于无慢性疾病老年人(60岁老年人:17.92岁vs 19.38岁;70岁老年人:8.92岁vs 10.10岁;80岁老年人:3.03岁vs3.98岁;90岁老年人:0.74岁vs 1.68岁)。患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健康预期寿命占比低于无慢性疾病老年人。结论中国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较高,慢性病对老年人健康预期寿命、老年人生命质量有严重影响。建议加大慢性疾病预防,把健康预期寿命作为评价老年人健康水平的指标之一。
- 李成福孙林娟王勇陈佳鹏
- 关键词:老龄化慢性疾病
- 脑血管病对中国老年人健康预期寿命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基于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数据(2006年、2010年),运用多状态生命表模型,分析脑血管病对中国老年人健康预期寿命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患有脑血管病的占12.34%,患有脑血管病老年人的健康预期寿命低于无脑血管病老年人,患有脑血管病老年人的健康预期寿命占比低于无脑血管病老年人。脑血管病对老年人健康预期寿命有重大影响并影响其生命质量,应加大对脑血管病的预防,提升老年人健康水平。
- 李成福孙林娟王海涛陈佳鹏
- 关键词:老龄化脑血管病
- 中国生育水平的空间与社会趋同研究——基于“五普”和“六普”微观数据的比较分析被引量:8
- 2017年
- 本研究以2010年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微观数据为基础,采用35岁妇女平均曾生子女数作为终生生育率的估计指标对当前中国的生育水平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当前中国妇女的终生生育率为1.52,通过教育部9岁学龄儿童人数估算的妇女终生生育率也介于1.5~1.6之间,因此,当前中国已经处于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不同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族、文化教育程度、职业、城乡、农业户籍和非农业户籍、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的生育水平有趋同的发展态势。
- 贺丹黄匡时陈佳鹏张许颖
- 关键词:人口普查微观数据生育率
- 流动人口孕产妇住院分娩现状及影响因素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了解全国流动人口孕产妇住院分娩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提高流动人口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国家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库中流动后有生育现象的已婚流动育龄妇女22 774人及其生育的36 105名≤18岁子女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娩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在所调查的36 105名≤18岁流动人口子女中,住院分娩的有32 997人,住院分娩率为91.40%,在家分娩的2 944人,占8.15%,在其他地方分娩的164人,占0.45%;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少数民族孕产妇的住院分娩率低于汉族,随着流动孕产妇教育程度和家庭月收入的提高住院分娩率随之提高,随着孩次的增高住院分娩率随之下降;不符合政策生育、在户籍地分娩、跨省流动的流动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较低。结论民族、教育程度、家庭月收入、是否符合政策生育、孩次、出生地点、流动范围是流动人口孕产妇住院分娩率的影响因素。
- 刘冬梅刘鸿雁王晖陈佳鹏
- 关键词:流动人口孕产妇住院分娩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