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闫虹

作品数:9 被引量:96H指数:6
供职机构: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水利工程
  • 5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泥沙
  • 3篇长江口
  • 2篇悬沙
  • 2篇枯水
  • 2篇长江口北支
  • 2篇长江中下游
  • 1篇动力地貌
  • 1篇絮凝
  • 1篇悬沙输运
  • 1篇悬沙运动
  • 1篇沿程变化
  • 1篇淤泥质海岸
  • 1篇载力
  • 1篇三峡水库
  • 1篇沙量
  • 1篇输运
  • 1篇水库
  • 1篇水沙
  • 1篇水沙特性
  • 1篇水资源

机构

  • 9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九江学院
  • 1篇河南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代尔夫特理工...

作者

  • 9篇戴志军
  • 9篇闫虹
  • 8篇李九发
  • 4篇张小玲
  • 4篇赵军凯
  • 3篇赵建春
  • 2篇冯凌旋
  • 2篇李占海
  • 1篇赵秉栋
  • 1篇陈炜
  • 1篇徐敏
  • 1篇恽才兴
  • 1篇陈吉余
  • 1篇任杰

传媒

  • 2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地理学报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海洋学报
  • 1篇台湾海峡
  • 1篇海洋工程
  • 1篇海洋学研究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09
  • 2篇200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枯水年长江中下游江湖水交换作用分析被引量:13
2011年
利用宜昌、汉口、大通、城陵矶、湖口等重要水文站的长时间序列水位、流量资料,着重分析了1978年和2006年典型枯水年长江中下游江湖水交换作用。论文建立了能表明江湖水交换作用的经验公式,以此为量化方法来表示江湖水交换作用的强度。结果表明:1978年代表三峡大坝建造之前典型枯水年的性质,2006年则已显示出三峡水库的运行对通江湖泊与干流水交换的积极作用。表现在江湖水交换系数上,1978年洞庭湖和鄱阳湖分别为0.57和0.56,洞庭湖和鄱阳湖与长江水交换处于稳定状态;2006年洞庭湖和鄱阳湖水交换系数分别为0.89和0.51,显示出2006年比1978年水交换作用强烈。洞庭湖和鄱阳湖与长江交换水量显示:1978年补给长江水量为分别为1 990×108m3和947×108m3,约占同期大通径流量的29%和14%;2006年补给长江水量分别为1 962×108m3和1 564×108m3,约占同期大通径流量的28%和23%。尤其是2006年鄱阳湖补水量比平水年还多5%,该年大通站流量全年维持在10 000 m3/s以上,以此保证了下游乃至河口地区水资源供给的安全。
赵军凯李九发戴志军闫虹
关键词:枯水年三峡水库径流调节长江
台风作用下淤泥质海岸动力地貌响应被引量:15
2009年
基于200509号麦莎台风(近似百年一遇)作用前后杭州湾北岸龙泉-南竹港实测的海岸地形和水文资料,利用分形技术、冲刷深度和闭合水深等相关概念分析淤泥质海岸的剖面变化、岸线进退以及地形冲淤,进而探讨海岸响应台风作用的动力地貌行为。结果表明:1)台风作用前后的海岸动力地貌过程表现为水下类似沙坝的堆积体削平、凹处填洼,水下平台发育锯齿或较小的坝——槽,海岸剖面的分维数降低,剖面坡度处于平缓;2)麦莎台风对海床的整体冲淤幅度不大,这可能是由于研究区大潮讯的增水致使波浪对海床的塑造能力减弱以及码头的遮蔽作用造成;3)台风作用对海岸的冲刷深度约为0.8 m,闭合水深为9.5 m,近岸-1 m邻近区成为海岸响应台风作用最敏感的地带;泥沙主要在0 m到闭合水深区间的海床发生纵、横向运移。
戴志军张小玲闫虹李九发恽才兴
关键词:动力地貌淤泥质海岸
长江口拦门沙河段潮滩表层沉积物分布特征被引量:11
2009年
基于2005年7月及2007年5月在长江口拦门沙河段崇明东滩、横沙东滩(浅滩)、九段沙以及南汇边滩等四大潮滩的水下滩地采集的大面积、高密度表层沉积物以及实测水文资料,对拦门沙河段潮滩表层沉积物颗粒度、参数、组成、类型以及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影响沉积物分布的主要动力因子。结果表明:长江河口四大潮滩表层沉积物主要由砂、粉砂质砂和粘土质粉砂三种类型组成,沉积物中值粒径分布比较复杂,介于2.5~8φ之间;沉积物分选系数集中于1~2左右,其分布与中值粒径具有一致性,其中物质组成相对较粗的颗粒分选性较好而较细的颗粒分选性较差;偏态与峰态跨度较大,分别介于0.1~0.8与1~4不等。崇明东滩、横沙东滩(浅滩)和九段沙的沉积物分选系数、偏态和峰态的分布具有一致性,三者相关性较强;南汇边滩的沉积物分选性、偏态及峰态值则因南滩与东滩所处位置差异而有较大差别。此外,河口潮滩表层沉积物分布显示泥沙输移的结果,其主要水动力因子包括潮流和波浪控制的泥沙输移;在受落潮优势流作用的地区普遍粗于涨潮优势流作用的地区;在波浪动力强、波能释放的地区沉积物普遍较粗且分选性较好;深水航道工程的堵汊、导流、破水波作用明显,使得导堤两侧的表层沉积物粒度出现粗细分布不均的特点。
闫虹戴志军李九发赵建春张小玲
关键词:潮滩沉积物颗粒度长江口
长江口北支强潮河道悬沙运动及输移机制被引量:15
2012年
随着崇明北侧岸滩的自然淤涨和人工圈围,北支河道显著束窄,"喇叭口"顶点位置下移。在新的地形及流域来水来沙变异背景下,作为长江河口的分支强潮汊道,其悬沙运动与输移特点值得探讨。根据2010年4月小潮至大潮连续8d的半个半月潮水沙观测,结合多年不同河段水沙观测数据得到的含沙量过程曲线显示:整个河道潮流强、含沙量高,含沙量过程曲线呈"单峰—双峰—单峰"的变化特点;河道悬沙的输移以平流输移和"潮泵输移"为主,以"喇叭口"顶点为界,上游段河道平流输移占主导地位,"潮泵输移"次之;下游段"潮泵输移"占主导,平流输移次之。净输沙总量呈:上段河道向海,下段河道向陆,在"喇叭口"顶点附近存在一个泥沙汇聚的最大浑浊带区域。
陈炜李九发李占海戴志军闫虹徐敏赵军凯
关键词:含沙量悬沙输运
近年来长江河口北支水沙特性与河槽稳定性分析被引量:7
2009年
根据崇头、青龙港、三条港和连兴港1950-2001年潮汐潮流观测资料和2005年6~7月的大、中、小潮及2007年5月5~10日沿北支河槽进行的两个连续潮周期水、沙、盐的现场观测数据并结合参考2005年的实测地形图。通过对长时间序列(1950-2001年)的分流比、年均流量、潮位、潮历时等数据的整理分析并与近期(1998~2005年)的水文特征值比较,发现随着北支分流量逐渐减少,河槽内强烈的潮波已成为影响北支河槽不稳定的主要因素;青龙港近年来(1998-2005年)平均高、低潮位出现增高,比多年(1950~2001年)平均高、低潮位分别高出15和17cm,是北支河床近年来持续性淤浅的体现;大潮期间北支河槽涨潮含沙量无论量值还是扩散强度均大于落潮,明显表现出河口涨潮槽具有的泥沙运动规律。自2001年以来除少数年份的小潮汛外,均表现出明显的涨潮优势,其中2002年3月大潮的潮量优势流仅为9.42%,显示出涨潮优势十分明显,说明北支河槽近几年来正朝着衰退的过程发展;2005年北支河槽-2、-4和-6m等深线均呈喇叭状,闭合端指向上游,符合涨潮槽的几何形态;再从河槽类型系数(λ)看,大潮期间入值均大于1,最大值为31.1,涨潮槽特征显著;而洪季中、小湖各测站入值均小于1,最小值为0.0003,A、B两测站在大潮时入值均大于1,而小潮时又都小于1,显示北支河槽虽主要表现为涨潮槽的特征,但洪季受径流和潮汛影响,其涨潮槽特性不稳定。总体而言,目前北支河槽为一条不稳定的废弃型涨潮槽。
冯凌旋李九发戴志军闫虹赵建春
关键词:水沙特性泥沙运动长江口北支
海滩碎波带悬沙浊度短期变化特征分析
2009年
基于珠江口荷包岛南湾海滩碎波带垂向上的悬沙浊度和同步实测潮位资料,本文利用谱分析和小波分析方法对碎波带的悬沙浊度变化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碎波带近底层和中层的悬沙浊度变化表现为周期性振荡特征,其中处于低频部分的近底层悬沙浊度周期约为中层悬沙浊度的1.25倍,但处于高频振荡部分的近底层和中层悬沙浊度变化周期基本一致.此外,近底层悬沙浊度峰值滞后于中层的悬沙浊度变化.(2)碎波带的中层悬沙浊度与潮位变化呈明显的负相关,且滞后于潮位变化.(3)近底层的悬沙浊度变化主要受控于波浪动力作用,而潮位变化引起的潮流作用是中层悬沙浊度变化的主要因素.
张小玲戴志军闫虹李占海任杰
长江河口絮凝泥沙颗粒粒径与航槽浮泥现场观测
<正>利用 Lisst、ADCP、双频测深仪以及 HSDM 声学高密度仪器分别于2006年2月、8 月以及2007年7月3~6日大、小潮期间对长江口北槽深水航槽的细颗粒泥沙絮凝颗粒、浮泥和淤积变化及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定点...
李九发戴志军冯凌旋赵建春闫虹
文献传递
基于熵模型的城市水资源承载力研究——以开封市为例被引量:33
2009年
城市水资源承载力是水资源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规模支撑能力的表征,是城市水安全的基本度量,它是涉及社会经济系统、水资源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的一个衡量指标。论文利用灰色系统理论、模糊集理论和最大熵原理相结合的熵模型对开封市未来预测年份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特别考虑了半湿润地区开封城市主要利用黄河客水资源的特点,选取了客水利用率这一评价指标。研究结果表明,2010年和2020年开封市城市发展无论在哪种预测情景方案下的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都处于2级与3级之间,并且距离2级很近,说明水资源的开发强度很高,继续开发利用的潜力很小。研究成果可为中型城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及城市发展规划提供依据。
赵军凯李九发戴志军闫虹赵秉栋
关键词:城市化水资源承载力熵模型
2006年特大枯水期间长江中下游河床沙与悬沙沿程变化特征被引量:3
2008年
基于2006年10月长江中下游沿程不同断面的河床沙、悬沙以及流速等相关水文泥沙现场观测资料,采用数理统计学与泥沙运动力学相结合的方法,对极端气候与流域重大工程作用下,长江中下游水沙的沿程变化以及悬沙与河床沙交换等进行分析。流量自宜昌向下游方向总的趋势是沿程增大,观测时段与多年同期平均流量(33 500 m3/s)相比少了近57%,而在沙市河段流速最大值达1.1 m/s;近底层水体含沙量较低,平均值为0.079kg/m3,与多年平均(50年)含沙量相比减少了90%。大通站实测悬沙含量与多年10月平均相比减少了近86%;河床沙组成以细砂和中砂为主,悬沙组成以粘土和粉砂类为主。与多年平均值相比,河床沙变化并不大,悬沙显著细化。中游河段河床沙中略细的粘土和细粉砂组分含量较上下游为多,而悬沙中略粗的中粗粉砂组分含量较上下游为多,断面垂向差异大;同时,从水流、含沙量、河床沙和悬沙颗粒组成及河道类型等多因素同步分析,表明长江中游河道泥沙交换相对频繁,河床稳定性相对较差,下游河道泥沙交换相对较少,河床稳定性相对较好。
闫虹戴志军李九发赵军凯张小玲陈吉余
关键词:长江中下游悬沙泥沙交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