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婷
- 作品数:6 被引量:44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类胡萝卜素在食物中的分布被引量:15
- 2010年
- 类胡萝卜素是细胞中一类对人类健康有益的次生代谢产物,广泛分布于食物中。现代分析技术的发展,尤其是高压液相色谱(HPLC)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对类胡萝卜素在食物中的分布情况有了较全面的了解。目前,人们需要从众多的检测数据中发现规律性的结果。同时,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处理有时相互矛盾的数据。为此,本文收集食物中主要类胡萝卜素分布的检测数据,并试图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结论。本文还分析了同一食物形成不同检测数据的主要原因——环境和遗传因素的影响,并提出合理使用这些数据的观点。对于今后的工作,本文也提出一些建议,包括:进一步探索类胡萝卜素与健康的关系、提高食物中类胡萝卜素的利用率和发现新资源及正确分析HPLC对类胡萝卜素的检测数据。
- 张同赵婷惠伯棣
- 关键词:类胡萝卜素食物
- 酸浆宿萼中β-隐黄质体外淬灭单线态氧能力评价被引量:10
- 2010年
- 目的:从酸浆(Physalis alkengi L.var.franchetii(Mast.)Makino)宿萼中制备β-隐黄质(β-cryptoxanthin),应用微弱发光测量方法对β-隐黄质体外淬灭单线态氧的能力进行评价。方法:用正己烷萃取酸浆宿萼中的β-隐黄质酯后经皂化获得单体,使用C18-HPLC-PDA对制备物进行定性和定量。用次氯酸钠-双氧水反应产生单线态氧,使用微弱发光测量仪检测制备组分淬灭单线态氧的能力。结果:经C18-HPLC-PDA鉴定,制备物中的类胡萝卜素主要为β-隐黄质。微弱发光测量仪的数据显示:β-隐黄质的存在能减少次氯酸钠-双氧水单线态氧体系中产生的最大光子计数,且存在量效关系。0.049~0.49g/L的β-隐黄质可减少50%的最大光子计数。
- 蔡靳赵婷惠伯棣宫平
- 关键词:单线态氧
- 斑蝥黄质在雄性大鼠血清中的积累研究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索斑蝥黄质在雄性大鼠血清中的积累情况。方法:体质量250g雄性SD大鼠38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6只。每只一次灌胃1mL斑蝥黄质-豆油溶液(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斑蝥黄质含量为1.75mg/mL),剩余2只灌胃1mL食用豆油。灌胃后分别于0.5、1、2、4、8、16h各选1组断头取血,萃取血清中总类胡萝卜素。对萃取物进行高效液相色谱(C1 8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分析。结果:灌胃0.5h后可在血清中检测到斑蝥黄质的信号,开始参与在大鼠消化道的消化吸收,全部消化吸收后,即2h后达到最大值。16h以后,血清中斑蝥黄质的量下降到0.5h的水平。结论:随着血液运输,斑蝥黄质几乎全部被运输至靶器官内或贮存在肝脏中。
- 赵婷惠伯棣裴凌鹏
- 关键词:血清HPLC雄性大鼠
- 温度控制对微波萃取叶黄素酯的影响被引量:1
- 2012年
- 探索温度控制对微波辅助萃取叶黄素酯萃取率的影响。首先测定不同输出功率对萃取溶媒升温的影响,然后以万寿菊干花颗粒为样品,探讨升温功率、萃取时间和萃取温度对萃取率的影响,并比较相同温度条件下微波萃取与溶剂法的萃取率。结果表明:分子中含有O-H键的溶媒升温较快;升温功率的变化对萃取率的影响有限。萃取时间的延长可导致萃取率下降;在1600W、20min和分别为50、50、40℃条件下,正己烷、乙酸乙酯和四氢呋喃萃取率分别为83%~95.23%、81.44%~96.59%和91.72%~94.40%。在相同温度条件下,微波萃取可有效地提高叶黄素酯的萃取率。
- 张同赵婷惠伯棣
- 关键词:叶黄素酯微波萃取温度萃取率
- 斑蝥黄质分子在大鼠体内代谢中的几何异构体组成变化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观察斑蝥黄质分子在雄性大鼠体内代谢过程中的几何异构体组成变化。方法:选择体重250g±10g的雄性SD大鼠,一次灌胃1mL斑蝥黄质与豆油混合物(1.75mg斑蝥黄质/mL),4h后收集其血清、肝脏及粪便,萃取其中的斑蝥黄质组分,在酸性乙腈-水(流动相A)和MTBE(流动相B)流动相梯度洗脱中,用C30-HPLC-PDA对萃取物进行分离,检测其几何异构体的组成。结果:斑蝥黄质分子几何异构体在本项研究中所采用的C30-HPLC条件下可以获得良好的分离。检测结果表明:在大鼠体内的消化、吸收、血液运输和肝脏代谢中,未发现斑蝥黄质分子几何异构体比例的明显变化。
- 惠伯棣赵婷裴凌鹏
- 关键词:代谢几何异构体
- 微生物源类胡萝卜素研究进展被引量:13
- 2010年
- 类胡萝卜素对人类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日益受到人们关注,越来越多的类胡萝卜素功能食品走进市场。为满足人们对类胡萝卜素日益增长的需要,成本低、纯度高、更加安全的微生物源类胡萝卜素产品有逐渐替代化学合成和植物提取产品的趋势。本文对类胡萝卜素在微生物中的分布、资源、生产技术和市场潜力进行综述,为更有效地利用微生物中的类胡萝卜素资源,研发相应的生产技术,向市场提供更安全、质量更好的类胡萝卜素产品提供参考。
- 赵婷林孔亮惠伯棣
- 关键词:类胡萝卜素微生物微藻转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