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海波

作品数:7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留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建筑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篇连梁
  • 3篇框架-核心筒
  • 3篇核心筒
  • 2篇弹塑性
  • 2篇地震
  • 2篇地震作用
  • 2篇多壁碳纳米管
  • 2篇碳纳米管
  • 2篇气体传感
  • 2篇气体传感器
  • 2篇纳米
  • 2篇纳米管
  • 2篇感器
  • 2篇传感
  • 2篇传感器
  • 1篇弹塑性分析
  • 1篇弹塑性时程
  • 1篇弹塑性时程分...
  • 1篇动力学
  • 1篇性能研究

机构

  • 7篇北京建筑大学
  • 4篇中国建筑设计...
  • 2篇中央民族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中国石化集团

作者

  • 7篇王海波
  • 4篇范重
  • 2篇陈慧英
  • 2篇冯利利
  • 2篇裴雨晨
  • 1篇刘学林
  • 1篇王崇臣
  • 1篇许庆
  • 1篇王义华
  • 1篇朱丹
  • 1篇崔晨阳
  • 1篇胡婧

传媒

  • 2篇建筑结构学报
  • 1篇建筑结构
  • 1篇水处理技术
  • 1篇中国科学:物...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可更换连梁对框架-核心筒结构损伤影响研究
为定量评估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的损伤程度,结合国内外抗震设计规范与相关研究成果,给出了较为实用的结构与构件地震损伤判别标准.综合分析认为结构最大瞬时层间变形角、残余变形以及各类构件的最大转角可以较为全面反映整体结构与构件的...
范重王海波裴雨晨许庆
关键词:组合结构核心筒地震作用
带穿层柱钢框架结构受力机理研究被引量:6
2021年
为了研究带穿层柱框架结构的受力机理,将穿层柱高度范围的剩余框架视为子结构,采用广义反弯点法(D值法)确定结构的侧向刚度。考虑穿层柱占比、穿层柱高度对结构侧向刚度比、自振周期、构件内力以及层间位移角的影响,给出了实用的评估方法。通过考虑同层框架柱相互作用的影响,合理确定有侧移框架穿层柱的计算长度系数。分别采用静力弹塑性分析与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对带穿层柱框架结构进行罕遇地震作用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随着穿层柱数量与穿层柱高度增大,结构的侧向刚度比减小,基本自振周期延长,最大层间位移角增大,柱剪力分配显著变化;穿层柱顶楼层框架梁轴力存在突变,该层楼盖在协调结构变形与内力分配方面具有较大作用,在设计时需要适当加强;在确定有侧移框架穿层柱的计算长度时,可考虑同层框架柱相互作用的影响,对穿层柱的计算长度系数进行修正;穿层柱的弹性刚度较小,在罕遇地震作用下进入塑性较晚,故此其分担的剪力显著增大;随着穿层柱数量减少、穿层柱高度增大,塑性阶段剪力分担率增幅加大。提出的基于穿层柱数量与穿越层数的地震力放大拟合计算式,可用于穿层柱塑性阶段剪力占比放大倍数估算。
范重王祥臻张康伟王海波王晶吴徽
关键词:钢框架抗侧刚度受力特点计算长度系数弹塑性分析
框架-核心筒结构连梁变形特性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针对框架-核心筒结构联肢剪力墙的特点,提出根据相邻左、右墙肢变形确定连梁变形的计算方法。分别对高度为180m和300m的框架-核心筒结构进行在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考察连梁在整体结构中的变形情况。在多遇地震作用下,连梁刚度较大,左、右墙肢在倾覆力矩作用下的拉、压变形较大,大部分连梁的变形角明显小于结构的层间位移角。结构加强层对附近楼层变形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连梁变形很小。在罕遇地震作用下,连梁刚度退化显著,左、右墙肢在倾覆力矩作用下的拉、压变形减小,大部分连梁的变形角大于结构的层间位移角。在不同地震波作用下连梁的变形差异显著,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最大变形角可达1/40。在进行结构抗震设计时,应保证连梁具有足够的塑性变形能力。
范重王海波刘云博朱丹裴雨晨刘学林王义华
关键词:框架-核心筒连梁弹塑性时程分析
介电泳技术在水体镉离子去除和碳纳米管气体传感器制备中的应用研究
介电泳(Dielectrophoresis,DEP)是介电常数较低的物体在非均匀电场中受力的现象,介电泳技术已被人们用于环保、矿产、生物等领域来分离、富集、捕获微粒和细胞。本文采用介电泳技术研究了废水中重金属粒子的去除和...
王海波
关键词:镉离子气体传感器多壁碳纳米管
文献传递
生物陶吸附Cd^2+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研究了1种生物陶吸附Cd^(2+)的优化条件,并以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探讨吸附机理。结果表明,生物陶吸附Cd^(2+)的优化条件为:溶液温度为293.15 K,生物陶投加量为1 g/L,溶液初始p H为5.5,吸附在31 h内达到平衡,溶液中Cd^(2+)的去除率为95.30%;准1级动力学模型更准确的反映了生物陶吸附Cd^(2+)的吸附动力学;Freundlich模型比Langmuir模型更好的描述生物陶吸附Cd^(2+)的等温吸附行为,该吸附过程受颗粒内扩散、液膜扩散等步骤控制;Gibbs自由能变ΔG~θ<0、焓变ΔH~θ>0、熵变ΔS~θ>0,表明Cd^(2+)在生物陶上的吸附为自发的、吸热的、趋于无序的吸附过程。
王海波冯利利王崇臣陈慧英胡婧崔晨阳
关键词:热力学动力学
可更换连梁对框架-核心筒结构损伤影响研究被引量:8
2017年
为定量评估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的损伤程度,结合国内外抗震设计规范与相关研究成果,给出了较为实用的结构与构件地震损伤判别标准。综合分析认为结构最大瞬时层间变形角、残余变形以及各类构件的最大转角可以较为全面反映整体结构与构件的损伤情况,便于在结构抗震设计时应用。针对以剪切变形为主的构件特点,提出一种可更换连梁,并给出了相应的设计方法。算例分析结果表明:可更换连梁对结构侧向刚度影响较小,通过改善结构的耗能能力,减小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层间位移角与相应的破坏程度;采用可更换连梁后,核心筒剪力墙的受损程度明显降低,顶部残余变形显著减小;尽管可更换连梁的耗能段变形集中,但与其相连的混凝土梁段基本保持弹性状态;对于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边框柱与边框梁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损伤程度均较低,可更换连梁对其影响较小。
范重王海波裴雨晨许庆
关键词:框架-核心筒金属阻尼器罕遇地震作用
介电泳操控不同基团修饰多壁碳纳米管气体传感器对SO_2的气敏性能被引量:1
2015年
利用介电泳法在铬-银-金微电极上制备了本征多壁碳纳米管(MWNTs)气体传感器及不同基团修饰多壁碳纳米管(MWNTs-x,x:NH2,OH,COOH)气体传感器,考察了MWNTs和MWNTs-x在非均匀电场中的介电响应行为,将8 V,2 MHz的电泳参数确定为多壁碳纳米管气体传感器的制备条件;在介电泳力作用下MWNTs和MWNTs-x的颗粒均被捕获到电极尖端,发生了正介电泳(p-DEP).室温下研究了制备的气体传感器对不同浓度二氧化硫(SO2)的气敏性能,研究发现传感器对SO2的响应时间、恢复时间和灵敏度随SO2气体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不同基团修饰MWNTs气体传感器对SO2的灵敏度较本征MWNTs传感器的灵敏度显著提高,氨基修饰MWNTs(MWNTs-NH2)气体传感器的灵敏度最高,为本征MWNTs气体传感器的17–23倍,碳管与SO2间的毛细力、表面张力、氢键、化学键等相互作用为影响传感器气敏性能的因素.
冯利利王海波陈慧英
关键词:多壁碳纳米管基团修饰气体传感器二氧化硫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