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建龙

作品数:3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水分
  • 2篇自然电位
  • 2篇非饱和带
  • 2篇饱和带
  • 2篇成像
  • 1篇电阻
  • 1篇电阻率
  • 1篇洞室
  • 1篇运移
  • 1篇入渗
  • 1篇水分分布
  • 1篇水分入渗
  • 1篇土壤
  • 1篇土壤水
  • 1篇土壤水分
  • 1篇土壤水分入渗
  • 1篇含水量
  • 1篇ERT
  • 1篇成像方法

机构

  • 3篇南京大学

作者

  • 3篇周启友
  • 3篇杨磊
  • 3篇杨建龙
  • 2篇雷鸣

传媒

  • 2篇水文地质工程...
  • 1篇工程勘察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基于自然电位方法的土壤水分入渗过程监测被引量:10
2012年
自然电位方法可以应用于水文地球物理领域获取土壤水分入渗特征。通过连续监测野外试验场的自然电位场,获取连续的自然电位平面图,直接获知了土壤水分在平面上的主要入渗区域,同时借助自然电位成像方法,揭示了土壤水分的两个主要通道,并探测出两个地下孔洞的位置,最终在地质雷达剖面图的辅助下证实了上述结论,为水文地球物理领域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和方法。
杨磊周启友雷鸣杨建龙
关键词:自然电位成像水分入渗
基于高密度电阻的洞室周围含水量时空变化监测被引量:2
2013年
通过室内建立物理模型,基于高密度电阻动态监测,研究了地下洞室在排水过程中含水量的时空变化过程。实验发现,洞室周围不同位置点的电阻变化曲线有明显的差别。另外,引入了电阻相对变化率的概念,发现整个实验过程中,介质电阻相对变化率的分布图像随时间不断变化并与介质排水过程对应。研究表明采用电阻变化曲线和电阻相对变化率分布图像反映含水量的变化具有可行性,高密度电阻动态监测对于反映洞室周围含水量的变化和水分运移具有很好的效果。
杨建龙周启友杨磊S.A.Junejo
关键词:ERT洞室非饱和带含水量
基于自然电位方法的非饱和带水分分布和运移情况探测被引量:5
2012年
通过在中山植物园陆域水文观测站研究区埋设电极,监测野外研究区的电阻率变化和自然电位分布,可以获取非饱和带的水分分布和运移信息。结果表明:研究区的低电阻率区域也是自然电位异常区域,即含水量异常引起自然电位异常;视电阻率差值图显示的电阻率变化区域(即含水量变化的区域)与自然电位正异常区域吻合,水分的运移引起自然电位的异常。通过监测自然电位,可以同时获取了水分分布和水分运移情况。另外,本文借助自然电位概率成像方法,获取异常体的深度信息。
杨磊周启友雷鸣杨建龙
关键词:自然电位电阻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