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欣颖

作品数:9 被引量:35H指数:4
供职机构: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四川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名方
  • 3篇林麝
  • 2篇多态
  • 2篇用药规律
  • 2篇数据挖掘
  • 2篇无名
  • 2篇菌群
  • 2篇方剂
  • 2篇腹泻
  • 2篇肠道
  • 2篇肠道菌
  • 2篇肠道菌群
  • 1篇带下病
  • 1篇多态位点
  • 1篇多态性
  • 1篇信息化
  • 1篇信息化管理
  • 1篇信息化管理系...
  • 1篇雄激素
  • 1篇学成

机构

  • 9篇四川省中医药...
  • 2篇重庆市药物种...
  • 2篇四川养麝研究...
  • 1篇四川省自然资...

作者

  • 9篇杜欣颖
  • 6篇李东晓
  • 6篇张春梅
  • 4篇刘晶晶
  • 4篇唐丽燕
  • 2篇竭航
  • 2篇王笳
  • 2篇郑程莉
  • 2篇王建明
  • 2篇周磊
  • 1篇张毅
  • 1篇丁建
  • 1篇夏介英
  • 1篇夏燕莉
  • 1篇杨营
  • 1篇周先建
  • 1篇方清茂
  • 1篇胡平
  • 1篇周静

传媒

  • 3篇四川中医
  • 2篇中药药理与临...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资源开发与市...
  • 1篇当代畜牧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构建电子药用植物标本信息化管理系统被引量:8
2010年
基于网络的药用植物标本管理系统是信息技术与科研整合的一种方法,是利用ASP的MSSQL数据库平台技术构建成适宜研究、管理的药用植物标本管理平台。主要从系统功能、系统设计、系统结构和运用等几方面介绍了药用植物标本管理系统的构建。
杜欣颖胡平方清茂周先建夏燕莉丁建
关键词:信息化
腹泻对圈养林麝肠道菌群的影响被引量:4
2021年
为了研究腹泻对圈养林麝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笔者采用Illumina Nov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18只腹泻林麝与54只健康林麝肠道微生物16S rRNA进行测序,结果获得操作分类单元(OTUs)2940个。腹泻组与正常组微生物群落结构以及多样性指数均差异极显著(P<0.01)。其中属水平上腹泻组金黄杆菌属、德沃斯氏菌属、根瘤菌科未确定属和甲烷短杆菌极显著增加(P<0.01);弯曲杆菌、螺旋体科未确定属、Candidatus_Soleaferrea、Tyzzerella、副拟杆菌、罗斯氏菌属、拟杆菌属、库特氏菌属、颤杆菌克菌属、螺杆菌、多尔氏菌属、梭菌科未确定属和不动杆菌属极显著降低(P<0.01)。以上结果表明,腹泻时圈养林麝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发生剧烈变化,有害菌大量增殖、有益菌大量缩减。
杜欣颖李东晓张春梅董涵竭航
关键词:林麝腹泻肠道微生物
基于AHP-灰色加权关联度分析法的中医无名方综合评价与筛选体系建立研究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建立中医无名方综合评价与筛选体系,为民间方药的临床应用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构建以无名方综合评价为目标层,以“合理性”“实用性”“经济性”“安全性”“数据挖掘”为一级指标,涵盖20个二级指标的无名方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权重,运用灰色加权关联度分析法对40首治疗痛经的无名方进行综合评价并排序。结果:根据权重结果,一级指标的重要程度排序为“实用性”>“合理性”>“安全性”>“经济性”>“数据挖掘”,二级指标综合权重前两位分别是“主治”和“功效”。根据灰色加权关联度分析法结果,治疗痛经无名方综合排序第一的是方40,灰色加权关联度为0.95975,综合排序最后的是方20,灰色加权关联度为0.88221。结果与方剂实际的优劣情况及专家评价相符。结论:本文建立的无名方综合评价及筛选体系,将AHP层次分析法和灰色加权关联度分析法相结合,为方剂综合评价提供了一个科学简便有效的途径。
唐丽燕张春梅杨欣怡刘晶晶彭鑫李东晓杜欣颖
关键词:综合评价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医无名方治疗带下病用药规律研究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民间收集的中医无名方治疗带下病的组方用药规律,为发现新的临床有效方剂及新药发现提供新的途径,也为中医方剂形成过程研究提供实证基础。方法:收集整理治疗带下病的民间无名方,使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采用频次挖掘、关联规则挖掘、基于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用药频次、常用药物组合、关联规则,挖掘潜在核心药物组合及候选新方。结果:收集并筛选出289首治疗带下病无名方,其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单味中药有:"鸡冠花"、"白果"、"山药"、"椿皮"、"黄柏"、"苍术"等;最常用的药物组合包括"山药-苍术"、"芡实-山药"、"黄柏-山药"等;关联规则分析则发现山药、芡实、黄柏、车前子及白果是最常使用的配伍,这与傅青主所立"易黄汤"组方相同。此外,尚生成7首新处方。结论:使用数据挖掘技术能从大量方剂中发现其组方用药的规律,且这些规律与中医名家的经典处方的用药规律相符合,这一方面可为新的临床有效方剂和创新药物发现提供基础,另一方面也证明中医经典方剂的形成是大量经验的积累,有其不可否认的临床实证基础。
唐丽燕张春梅刘晶晶彭鑫张毅杜欣颖李东晓
关键词:方剂数据挖掘用药规律带下病
林麝FSHβ、LHβ基因多态位点与产香性能关联分析
2021年
【目的】为加快高产香林麝群体的选育,本文通过分析FSHβ和LHβ基因多态性位点与产香性能的关联性,以期从遗传水平上寻找林麝产香性能标记位点。【方法】研究利用新一代测序技术,采用DNA混池测序方法对100个林麝血液样本进行SNP扫描,重点关注2个候选基因的基因区或上下游2 kb区域;运用质谱分析,对74只林麝的20个候选SNP位点进行定位分析;再结合生产实际,利用产香数据与这些SNP位点进行关联分析。【结果】位于FSHβ的2个SNP和LHβ的1个SNP位点与林麝泌香性能高度相关(P<0.05);这3个SNP均位于基因的非编码区,提示这些突变位点可能与顺式调控作用有关。【结论】3个突变位点的发现可作为分子标记运用于林麝的人工选育,并为高产香林麝群体培育选种提供辅助依据。
杜欣颖王笳王建明周磊郑程莉
关键词:林麝FSHΒ基因LHΒ基因
圈养麝的麝香化学成分与雄激素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9年
麝香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用麝香配伍的中成药已有数百种。但是由于天然麝香的短缺,国家林业局自2005年起对库存及新生产的天然麝香进行配额供给。为此,人工养麝已经成为获取麝香、解决市场需求和保护日渐枯竭野生麝资源的有效方法。提高麝香产量的途径除了增加林麝数量,还可通过增加麝麝香单产的途径来快速提高麝香产量。弄清泌香机理,是提高天然麝香单产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有关麝的泌香研究集中在麝的泌香机制、生理生化指标测定、生殖生理等方面。但是不管从哪方面着手,最终泌香与激素密切相关。该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天然麝香成分、泌香生理、雄激素与泌香的关系等研究进展,以期通过研究激素通路为深入研究麝的泌香机理和提高麝香单产提供参考方法。
郑程莉王笳王建明周磊杨营冯达勇杜欣颖
关键词:麝香激素
无方名中医方剂的收集整理及应用探讨被引量:1
2021年
无方名中医方剂(以下简称"无名方")是民间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无名方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探讨无名方的研究意义,尝试对无名方进行收集整理及挖掘,并对下一步应用进行探讨,以期能从大量的、散乱的无名方数据中找到其研究价值,使中医药的民间智慧得以传承和保护。
唐丽燕张春梅彭鑫刘晶晶李东晓杜欣颖
关键词:方剂
中医无名方治疗月经病组方用药规律挖掘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治疗月经病中医无名方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整理治疗月经病的无名方,使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采用频次挖掘、关联规则挖掘、基于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方法进行用药规律挖掘。结果:分析无名方484首,药性以寒(35.77%)、温(32.75%)、平(25.85%)为主,药味以苦(35.44%)、甘(27.12%)、辛(22.35%)为主,归经以肝经(30.55%)、脾经(15.77%)、心经(14.70%)为主,使用频率较高的药物有当归(5.89%)、益母草(4.95%)、白芍(3.06%)、等;分析常用药物用量,其中当归用量共分14种,常用剂量为15 g(26.26%);常用的药物组合有当归-白芍(7.32%)、川芎-当归(6.06%)、等;通过关联规则演化出核心药物组合9个,生成10首新方。结论:无名方治疗月经病以清热泻火、疏肝解郁、补脾益气为主,数据挖掘可加速临床经验总结的过程,得出的组方用药规律为临床及新药研发提供思路和依据。
唐丽燕张春梅刘晶晶彭鑫杨欣怡李东晓杜欣颖
关键词:月经病数据挖掘用药规律
健康与腹泻林麝肠道菌群的多态性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分析圈养状态下正常林麝和腹泻林麝粪便菌群的组成差异,找到能够影响肠道总菌群稳态的标志菌,为减少林麝腹泻提供防治新策略。方法测序分析54只健康林麝(正常组)和18只有腹泻症状的林麝(腹泻组)肠道菌群总DNA中16S rRNA基因V3-V4区,注释微生物种类和数量。计算Chao1、Ace、Shannon和Simpson等多样性指数,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正常组和腹泻组之间共有的可操作分类单元(OTUs)2 366个,正常组特有的OTUs 409个,腹泻组特有的OTUs 150个。按组计算α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腹泻组Chao1指数(1 352.766±75.497,t=10.798 7,P<0.000 1)、Ace指数(1 381.480±75.937,t=11.037 5,P<0.000 1)均高于正常组(1 126.655±81.090,1 149.175±81.370),Shannon指数(6.839±0.546,t=1.810 3,P=0.053 0)、Simpson指数(0.937±0.041,t=3.644 4,P<0.000 1)均低正常组(7.097±0.448,0.974±0.025)。通过Wilcoxon秩和检验,MRPP分析计算比较值A为0.072 4,组间差异大于组内差异(Significance=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门水平上比较,找到5个差异物种,分别为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螺旋体门(Spirochae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和黑水仙菌门(Melainabacteria)。属分类水平上,找到差异物种23个,其中有代表性的物种为拟杆菌属(Bacteroides)、另枝菌属(Alistipes)、不动杆菌属(Agathobacter)、甲烷短杆菌属(Methanobrevibacter)、根瘤菌属(Rhizobiaceae)和黄金杆菌属(Chryseobacterium)。结论腹泻发生时,林麝的肠道菌群丰富度和多样性有所下降,菌群总量显著增加。拟杆菌门物种丰富度极显著性减少的同时,作为潜在致病菌标志的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比例上升,Chryseobacterium数量极显著升高,研究结果丰富了对林麝腹泻基于肠道菌群变化的认识。
杜欣颖夏介英李东晓张春梅周静竭航
关键词:林麝腹泻粪便菌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