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樊小龙

作品数:6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自然科学总论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自然科学总论
  • 2篇理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篇学史
  • 1篇学术
  • 1篇学术谱系
  • 1篇学术自主
  • 1篇亚当斯
  • 1篇有机化学
  • 1篇阵发
  • 1篇三棱
  • 1篇三棱镜
  • 1篇色散
  • 1篇牛顿环
  • 1篇判决
  • 1篇判决性实验
  • 1篇破解
  • 1篇谱系
  • 1篇微粒
  • 1篇科学史

机构

  • 6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6篇樊小龙
  • 2篇袁江洋
  • 1篇韩天琪

传媒

  • 2篇自然辩证法通...
  • 1篇科学文化评论
  • 1篇科学与社会
  • 1篇第三届北京科...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牛顿“判决性实验”判决了什么?被引量:2
2016年
判决性实验是理解实验在理论构建和检验过程中作用的关键,本文通过重新检视牛顿三棱镜实验,指出:1)牛顿最初是在培根意义上提出其"判决性实验"的,重在说明其在牛顿个人内心的多种理解进路之间的一种"内部判决"作用;2)该实验在牛顿和胡克等人的光色理论之间同样做出了有效的判决:确立了牛顿的日光异质理论,否决了各种版本的修正理论;3)该实验并不直接判决光的微粒说与波动说,以实验"判决"形而上学假说是不当的,这只能导致对判决性实验这一概念的否定。
樊小龙袁江洋
关键词:判决性实验
唐敖庆谱系与福井谦一谱系比较研究被引量:9
2013年
学术谱系研究有助于加深对科学的内部结构、运行方式以及学术传统的理解。本文探讨了唐敖庆谱系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对其成果产出进行了系统描述,并将之与日本福井谦一谱系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唐敖庆谱系的产出高峰期约晚于福井谦一谱系15年,且成果产出和杰出人才产出均低于后者,而导致这种结果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学术自主性的匮乏及外部因素对学术方向的影响。
韩天琪樊小龙袁江洋
关键词:学术谱系学术自主
科学史人物研究的整体视角--从牛顿研究谈起
科学家人物研究是科学史研究当中的重要样式,牛顿研究是其中的典型案例。在讲求真实性与客观性之外,牛顿研究历来的另外一方面诉求在于对牛顿各方面的科学研究做统一理解,进而塑造一个作为有机整体的牛顿形象。这一方面的努力充分揭示了...
樊小龙
微粒论视野中的牛顿环与光的“阵发”理论被引量:1
2018年
牛顿环实验以其前所未有的技巧和精度为实验科学树立了光辉典范,然而,牛顿基于该实验而创立的光的阵发理论却历来为人所诟病,这一反差迄今未得到有效解释。本文剖析了牛顿环实验以及牛顿对该实验现象的观察、描述与理论分析过程,揭示了光的微粒论思想在此过程中的关键作用:牛顿在观察牛顿环图像并对其作定性描述时即掉入了一种"微粒论陷阱",并通过后续的一系列逻辑传导过程,最终导致了光的阵发理论的失败。
樊小龙
关键词:牛顿环
牛顿三棱镜实验与颜色之谜的破解
牛顿光学的核心成就之一是其对于日光组成的揭示及以此为基础所建立的能够对各种颜色现象作统一解释的理论。这一伟大发现在很大程度上并非轻而易举,而是依赖于一系列三棱镜实验对于色散现象的切实研究。牛顿刻意选择了这一进路,这与其自...
樊小龙
关键词:色散三棱镜
罗杰·亚当斯的化学风格被引量:2
2014年
美国化学在20世纪20年代步入其发展的黄金时期,并在此后一直引领世界化学潮流。罗杰·亚当斯见证并亲历了美国化学乃至整个科学事业登上世界科学顶峰的历史进程,他在有机化学研究及研究生教育方面硕果累累,他和他的学生极大地促进了美国学院科学与工业研究的有机结合与共同繁荣,除此之外,他作为一位科学政治家所做的工作对于美国及德、日在二战后的科技政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他的学术生涯,我们不但可以看到美国化学和化学工业携手并进的一张缩影,也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独特的学术风格:这种化学风格立足于有机化学研究的学术前沿,但它始终牵动着美国化学工业的创新进程,恰与霍尔顿所言"杰斐逊式的研究纲领"相一致。
樊小龙
关键词:有机化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