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空松

作品数:4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江西省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野生
  • 4篇野生稻
  • 3篇东乡野生稻
  • 3篇胁迫
  • 2篇营养胁迫
  • 2篇生物学
  • 2篇生物学特性
  • 2篇生物学特性鉴...
  • 1篇雄性不育
  • 1篇有利基因
  • 1篇育性
  • 1篇育性恢复
  • 1篇育性恢复性
  • 1篇生物胁迫
  • 1篇抗病
  • 1篇抗病虫
  • 1篇抗病虫性
  • 1篇抗逆
  • 1篇抗逆性
  • 1篇恢复性

机构

  • 4篇江西农业大学

作者

  • 4篇贺浩华
  • 4篇陈小荣
  • 4篇杨空松
  • 3篇彭小松
  • 3篇傅军如
  • 3篇贺晓鹏
  • 3篇朱昌兰

传媒

  • 1篇种子
  • 1篇中国水稻科学
  • 1篇植物遗传资源...
  • 1篇湖北省遗传学...

年份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东乡野生稻育性恢复性的鉴定与遗传分析被引量:16
2007年
以东乡野生稻水桃树、东塘上2个居群与不同细胞质来源的5个水稻不育系(B06S、珍汕97A、协青早A、中97A和粤泰A)配组,根据F1结实率的高低对东乡野生稻育性恢复性进行鉴定。建立了10个组合的P1、F1、P2、F2群体,利用混合模型理论的Akaike信息准则(AIC),在F2代中鉴定影响数量性状的主基因存在与否,主基因存在时通过分离分析估计主基因和微效基因的遗传效应以及所占总变异的分量。F1代的结实率变化范围为45.98%~76.57%,表明东乡野生稻具有一定的育性恢复性。F2代中该性状符合1对主基因+多基因的遗传模式,主基因遗传率为56.63%~88.29%,多基因遗传率为2.74%~30.97%,总基因型遗传率为63.17%~94.01%。中9A/东塘上居群杂交组合的F2代中,主基因是加性遗传,无显性效应,其他9个组合主基因是完全显性遗传。
杨空松陈小荣傅军如朱昌兰彭小松贺晓鹏贺浩华
关键词:东乡野生稻育性恢复性
营养胁迫下东乡野生稻生物学特性鉴定初报被引量:10
2006年
以东乡野生稻中东塘、东塘西侧2个居群和耐低磷品种大粒稻、低磷敏感品种新三百粒为材料,采用砂培法和土培法,鉴定营养胁迫下东乡野生稻的生物学特性。砂培试验表明,在低氮、低磷、低钾胁迫下,东塘、东塘西侧地上部干重、生物学产量降低;根冠比显著增大,其中低氮胁迫下表现尤为明显。土培试验表明,低氮胁迫下株高和分蘖动态变化与无肥基本一致;各胁迫下,大粒稻和新三百粒分蘖后期有分蘖数下降阶段,东塘和东塘西侧的分蘖数基本保持不变;低磷胁迫下,东塘叶重、根重、茎鞘重和东塘西侧剑叶长、叶重、茎重、总产量性状与全肥处理相比差异显著。其他性状与全肥处理无显著差异。低钾胁迫下,东塘除叶重、根重外其他11个性状与全肥处理无显著差异;东塘西侧除着粒密度、穗重外其他11个性状与全肥处理无显著差异。初步表明,东塘和东塘西侧2个居群无耐低氮特性,具有耐低磷、低钾特性,且不同居群对低磷、低钾的忍耐能力有一定差异。
杨空松陈小荣傅军如彭小松朱昌兰贺晓鹏贺浩华
关键词:东乡野生稻营养胁迫生物学特性
野生稻有利基因的挖掘利用及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05年
野生稻是一个重要的有利基因库,包含了对各种生物胁迫的抗性和非生物胁迫的耐性基因。本文对抗病虫性、抗逆性、优良米质、雄性不育等特异性状的研究及利用作了概述,论述了野生稻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和种质资源研究成就,针对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野生稻种质资源有利基因的研究目标和主要任务,并对野生稻有利基因的利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杨空松贺浩华陈小荣
关键词:野生稻有利基因生物胁迫抗病虫性抗逆性雄性不育
营养胁迫下东乡野生稻生物学特性鉴定初报
东乡野生稻(简称东野)于1978年在江西省东乡县东源乡被发现,是迄今中国乃至世界分布最北的普通野生稻资源,在.12.8℃~0℃低温条件下仍能安全越冬,因其地理位置的独特性和极强的耐寒性而为世界水稻育种学家和生物学家所重视...
杨空松陈小荣傅军如彭小松朱昌兰贺晓鹏贺浩华
关键词:东乡野生稻营养胁迫生物学特性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