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双
- 作品数:6 被引量:32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激发态物理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 Tb(Asprin)3Phen/SiO2壳/核型纳米材料的合成和光学性质被引量:2
- 2008年
- 利用W/O微乳液方法合成了直径为40nm的具有类壳/核结构的Tb(Asprin)3Phen/SiO2纳米球。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证实了该纳米球具有尺寸均一,分散性好的特点。另外,通过TEOS与APS在微乳液中同时水解,在材料的表面引入了大量的氨基,为材料的生物应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红外光谱(FT-IR)和光致发光光谱分析也显示了这种材料在生物领域中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
- 王艳秦伟平张继森曹春燕张继双金叶朱培芬尉国栋王丽丽王国凤
- 关键词:微乳液乙酰水杨酸
- 新型红色发光材料La3PO7∶Eu^3+的合成及发光性质研究被引量:4
- 2008年
- 用固相法合成了La3PO7∶Eu3+,用X射线衍射仪测定了其晶体结构,室温下用Hitachi F-4500测定了其光致发光性质。结果表明合成的La3PO7∶Eu3+属单斜相结构,Eu3+在单斜结构的La3PO7基质中占据非对称性格位。在254 nm光激发下,La3PO7∶Eu3+发射出较强的红光,表明Eu3+的5D0→7F2跃迁强度远大于5D0→7F1的跃迁强度,其色坐标和Y2O3∶Eu3+的色坐标位置相近。另外,还研究了Eu3+在体相La3PO7材料中的猝灭浓度,发现当掺杂Eu3+浓度增大到7.6 mol%时,出现浓度猝灭。
- 金叶秦伟平张继森王艳曹春燕张继双任新光
- 关键词:固相法红色发光材料
- 铕(Ⅲ)掺杂含氧磷酸镧纳米晶的燃烧法合成及其发光性质被引量:9
- 2007年
- 采用燃烧法合成了新型红色纳米发光材料La3PO7∶Eu3+,并用X射线粉末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XRD分析证实样品La3PO7为单斜相。测定了其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光谱数据表明:对应于Eu3+的5D0→7F2跃迁的发射强度远大于5D0→7F1跃迁的发射强度,La3PO7∶Eu3+形成红色发光材料。推测是由于基质结构的不对称性,Eu3+在基质La3PO7中占据非对称中心的格位所致。在不同温度下退火后,发现退火温度越高,Eu3+的5D0→7F2跃迁辐射越强,表明样品结晶越好。
- 金叶秦伟平张继森王艳曹春燕张继双任新光朱培芬尉国栋王丽丽王国凤
- 关键词:燃烧法发光性质
- 镱铥共掺杂的氟化镧纳米粒子的亮蓝色上转换发光(英文)被引量:2
- 2008年
- 采用反胶束法合成镱铥共掺杂的氟化镧纳米粒子。这种反胶束是由微乳液作为合成媒介,这些分散的纳米粒子在化学成分、尺寸分布上是可控的。产物形貌经场发射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表征。固态样品分散在乙醇中,在未经超声处理时,样品表现为玉米棒样的聚集。棒的平均直径和长度分别为110,575 nm。我们认为这种大量纳米粒子聚集成良好超结构是由于溶剂挥发,分子交叉链接或者表面活性剂分子附着于纳米粒子特殊晶面造成的。当样品经过超声处理后,由于超声振动破坏了上述因素,玉米棒形貌的聚集体转为大量纳米粒子。单个粒子的高分辨电镜显示出该纳米粒子的单晶结构。并且晶面间距约为0.366 nm,与纯氟化镧六角相[002]晶面相一致。样品在300℃退火30 min后的透射电镜照片显示纳米粒子的平均直径大约为35 nm,这与XRD结果相吻合。并且,这些纳米粒子表现出了良好的单分散性,并且在978 nm二极管激发下,纳米粒子呈现出亮蓝色上转换发光,这种上转换荧光粉在光电子或生物检测中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 张继双秦伟平张继森王艳曹春燕金叶尉国栋王国凤王丽丽朱培芬
- 关键词:形貌发光
- 沉积法自组装三维有序的Eu(DBM)_3Phen/SiO_2胶体球(英文)被引量:2
- 2008年
- 采用修饰的St ber法合成了300 nm的Eu(DBM)3Phen/SiO2胶体杂化球,并通过沉积法将这种胶体杂化球组装成厚度为5 mm,面积为12 cm2的三维有序结构。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这些胶体球在垂直于烧杯底面的所有层面中都显示了立方密堆积的结构。元素分析进一步证实了荧光分子被包埋在SiO2胶体球中。在355 nm的激发下,这种三维有序结构具有铕离子的特征发射。
- 王艳秦伟平张继森曹春燕张继双金叶朱培芬尉国栋王丽丽王国凤
- 关键词:自组装
- 激发功率、退火温度及Tm^(3+)浓度对Tm^(3+)/Er^(3+)/Yb^(3+)三掺YF_3粉末上转换发光性质的影响被引量:13
- 2007年
- 用水热法合成了Tm^(3+)/Er^(3+)/Yb^(3+)三掺杂YF_3上转换发光粉末,并对其进行了结构和形貌表征。对上转换发射谱的研究表明,在相对低激发功率下,可以观察到比较明亮的近白色发光,且随着激发功率的增大,上转换发射强度迅速增大并达到饱和状态,继续增大激发功率,出现发光猝灭现象。退火温度对上转换发射强度的影响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Tm^(3+),Er^(3+)的所有特征发射峰均相对增强。上转换发射谱随Tm^(3+)浓度变化关系表明,在相对低Tm^(3+)掺杂浓度下,Tm^(3+)-Er^(3+)相互作用占优势,Tm^(3+)把能量传递给Er^(3+),Er^(3+)发射相对增强;在相对高掺杂浓度下,Tm^(3+)-Tm^(3+)之间交叉弛豫过程占优势,Er^(3+)发射相对减弱。从实验结果看出,该粉末的上转换发光非常丰富,从紫外到红外均有发射,是一种潜在的白色上转换发光及三维固体显示材料。
- 曹春燕秦伟平张继森张继双王艳金叶尉国栋王国凤王丽丽朱培芬
- 关键词:发射光谱退火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