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楠
- 作品数:4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应用猪自体心包作为主动脉瓣替代材料研究的麻醉处理
- 2009年
- 目的探讨自体心包主动脉瓣替代实验猪麻醉方法的可行性及可靠性。方法氯胺酮、咪达唑仑基础麻醉下慢诱导,经猪口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全麻、呼吸机机械控制呼吸。芬太尼、丙泊酚和哌库溴铵维持麻醉。监测气管插管后及腹主动脉开放后动脉血气分析、电解质及血液指标变化。结果给猪行气管插管有相当难度,采用大号直喉镜片合并慢诱导气管插管完成全麻。麻醉全程中芬太尼用量3μg/(kg·h)镇痛;丙泊酚4mg/(kg·h)镇静;哌库溴铵0.27mg/(kg·h)维持肌肉松弛。结论应用氯胺酮、咪达唑仑、芬太尼、丙泊酚和哌库溴铵行静脉复合全麻,方法简单易行,可控性好,术后猪清醒迅速,是大型动物行复杂手术的良好麻醉方法。
- 袁莉黄辉潘维敏官丰菊葛楠
- 关键词:动物
- 前蛙跳式自体预贮血在猪心脏体外循环手术模型中的应用(英文)被引量:1
- 2011年
- 背景:同种异体输血在相同血型的人类中已经得到实现,但关于猪的血型类型及如何异体输血国内外无确切报道。目的:探讨术前蛙跳式自体预贮血在猪心脏体外循环手术模型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16只家猪随机区组法分为2组,自体预贮血组、同种异体输血组。另4头猪放血供同种异体输血组异体输血应用。两组猪均在体外循环下行心脏手术。自体预贮血组手术全程仅输自体血,同种异体输血组手术全程输注等量异体血。记录自体预贮血组放血前后的血红蛋白及血细胞压积,两组术前基础值、体外循环过程中、体外循环结束后及术后1d的血红蛋白值。结果与结论:20只实验猪全身血容量(2500±428)mL;自体预贮血组第1次预计放血量为(501±86)mL,实际放血量为(493±93)mL;第2次预计放血量为(750±128)mL,实际放血量为(719±98)mL。自体预贮血组猪采血前后血红蛋白计数及血细胞压积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自体预贮血组术后1d时点血红蛋白数值明显高于同种异体输血组(P<0.01),两组其余术前基础值、体外循环过程中、体外循环结束后时点血红蛋白数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1d时点血红蛋白值显著低于术前基础值(P<0.01)。自体预贮血组存活率明显高于同种异体输血组(P<0.01)。结果说明与同种异体输血相比,术前蛙跳式自体预贮血安全有效,术后猪成活率更高。
- 袁莉葛楠王世端徐平郑昕杨林山
- 关键词:动物心脏手术同种异体输血器官移植
- 自体心包作为主动脉瓣替代材料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自体心包组织作为主动脉瓣膜替代材料的可行性及可靠性,为临床实验提供基础。方法静脉全麻、腹主动脉阻断下行心包瓣膜材料腹主动脉内移植。进行预试验,筛选实验动物。然后监测实验中动物基本生命、生理指标;采用血管超声和CTA方法评价其血流动力学指标;通过观察动物存活情况,判断是否有栓塞事件等,以评价其生物相容性。结果猪是理想的实验动物,手术死亡率6.25%。实验动物无栓塞事件发生,肉眼观察可见心包瓣内有血栓形成。结论腹主动脉阻断下心包瓣膜移植,手术安全易行,心包瓣膜模型较为可靠。建议术后应常规抗凝。
- 葛楠徐平袁莉高洪波常青徐文忠
- 关键词:心包
- 新鲜自体心包作为瓣膜替代材料植入腹主动脉的研究
- 2011年
- 目的观察新鲜自体心包作为瓣膜替代材料在腹主动脉内的转归。方法将新鲜自体心包瓣膜以及经2 g/L的戊二醛处理后自体心包瓣膜植入动物腹主动脉内,于术后3(T1)、6个月(T2)处死动物,取植入的组织,通过测量及组织学、透射和扫描电镜等方法观察自体心包瓣膜植入腹主动脉后,其延展性、组织相容性、钙化等方面的情况。结果各组心包瓣膜表面覆有单层完整的血管内皮细胞,瓣膜内有血栓形成。新鲜自体心包与自体腹主动脉组织连接紧密,其长度较植入时明显增加(F=223.44,q=3.73、3.86,P<0.05),且组织钙含量的增加程度较戊二醛处理后的心包瓣膜低(t=14.969、19.204,P<0.05)。结论新鲜自体心包作为心脏瓣膜替代材料具有一定的优势,尤其对于儿童瓣膜病的外科治疗具有一定意义。
- 葛楠高洪波袁莉徐平徐文忠刘畅畅
- 关键词:心包心脏瓣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