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李艳

李艳

作品数:8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高校科技研究开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修补术
  • 2篇脱垂
  • 2篇盆腔
  • 2篇盆腔器官
  • 2篇盆腔器官脱垂
  • 2篇器官
  • 2篇器官脱垂
  • 2篇腹腔
  • 2篇腹腔镜
  • 2篇
  • 2篇传统修补术
  • 1篇弹性成像
  • 1篇心肌
  • 1篇心肌肥大
  • 1篇心理
  • 1篇心情
  • 1篇心情舒畅
  • 1篇心血管
  • 1篇心血管疾病
  • 1篇血管

机构

  • 8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李艳
  • 2篇王永红
  • 2篇郝敏
  • 2篇王志莲
  • 2篇王伟
  • 2篇高奋
  • 1篇李虹
  • 1篇杨小欢
  • 1篇李莉
  • 1篇杨文
  • 1篇苑洪莲
  • 1篇张翠明
  • 1篇王丽娟

传媒

  • 1篇心血管病学进...
  • 1篇光明中医
  • 1篇临床医药实践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生物信息学
  • 1篇中国妇幼健康...
  • 1篇肿瘤影像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PM2.5致心血管疾病及其防治的研究进展
2024年
目前大气污染是全球范围内影响公共卫生的热点话题。暴露于细颗粒物(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组成部分)与心血管风险和相关死亡率的增加有关。微粒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包括氧化应激与炎症、脂蛋白异常、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凝血纤溶系统的异常激活、自主神经系统紊乱、细胞自噬与凋亡、铁死亡。遗传和表观遗传因素也可能增加对空气污染的敏感性。因此,流行病学研究已确定空气颗粒物浓度与心血管疾病(CVD)之间的相关性。细颗粒物(PM2.5)作为影响心血管事件中可控的危险因素之一,通过防治来降低PM2.5浓度,可有效减轻CVD负担。
董子豪李艳于永丽李虹高奋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细颗粒物大气污染中医药防治
铁死亡在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心肌肥大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3年
除肥厚型心肌病外,常见的心肌肥大是指心脏在长期的前后负荷压力下,为维持正常的射血功能而使心肌细胞发生的适应性改变,表现为心肌纤维增粗、需氧量增加,但长期的超负荷工作会引起心室重塑和心脏功能失代偿。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是一种寡肽类激素,是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后心脏重构、高血压心脏病等各种心脏疾病的发生发展,是导致心肌细胞肥大的根本原因,抑制AngⅡ的作用能有效延缓心室重塑。近年来随着对铁死亡研究的深入,有人提出铁死亡在AngⅡ诱导的心肌肥大中起到关键作用,抑制心肌细胞铁死亡有望阻止或延缓AngⅡ致心肌肥大。现就铁死亡在AngⅡ诱导的心肌肥大中的作用进行一个简要的综述。
于永丽李艳高奋
关键词:心肌肥大
早期膀胱功能锻炼对脊柱神经外科术后留置尿管患者早期拔管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研究探讨早期膀胱功能锻炼对脊柱神经外科术后留置尿管患者早期拔管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择2015年4月—2018年4月,就诊脊柱神经外科术后留置尿管的100例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早期膀胱功能锻炼,比较2组的残余尿量、并发症发生情况、拔管时间、住院时间、舒适度评分、不良情绪评分、睡眠质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在术后1周、2周,观察组的残余尿量均少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的膀胱痉挛发生率、尿路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的拔管时间早于对照组(P <0. 05),其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 <0. 05)。护理后,2组的舒适度评分均较护理前提高(P <0. 05),而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 05)。护理后,2组的SAS、SDS等不良情绪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P <0. 05),而观察组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 05)。组内睡眠质量评分比较,2组护理后均较护理前降低(P <0. 05);组间睡眠质量评分比较,护理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 05)。护理后,2组躯体功能、心理健康、社会关系、生活环境等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护理前显著增高(P <0. 05),而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 <0. 05)。组间护理总满意率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早期膀胱功能锻炼可有效减少脊柱神经外科术后留置尿管患者的术后并发症,使其残余尿量减少,有利于促使患者尽早拔管,改善其心理状态、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使其感到更加舒适、更加满意。
杨文李艳王丽娟
关键词:留置尿管拔管膀胱功能锻炼
剪切波弹性成像参数对乳腺肿块的鉴别价值及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分析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ography,SWE)定量参数及定性参数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效能,探讨其与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学参数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经病理学检查确诊92例乳腺肿块患者(共112个肿块),获取肿块SWE定量参数及定性参数,同时记录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比较良恶性肿块SWE参数的差异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采用Z检验分析SWE参数对乳腺肿块良恶性的诊断效能,并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法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乳腺恶性肿块的弹性最大值(E_(max))、弹性平均值(E_(mean))均高于良性肿块[E_(max):72.46(55.73,89.98)kPa vs 197.73(104.62,266.77)kPa;E_(mean):31.32(20.43,54.09)kPa vs 100.40(75.36,119.40)kPa]。SWE图像分型中,乳腺良性肿块多为Ⅰ、Ⅱ、Ⅲ型,恶性肿块多为Ⅳ、Ⅴ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E_(max)、E_(mean)及SWE图像分型用于区分乳腺良恶性肿块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918、0.892、0.90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者联合诊断肿块性质与单独诊断相比,具有最大诊断效能(AUC=0.9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WE各参数与乳腺癌肿块直径、淋巴结状态、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5),此外,SWE定量参数与肿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2,HER2)的表达及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P<0.05)。结论:SWE参数对乳腺良恶性肿块具有一定的鉴别价值,且与乳腺癌部分临床病理学特征具有一定相关性。
李艳栾宇婷常静瑄张翠明杨小欢
关键词:乳腺肿块临床病理学
浅谈人性化服务在手术护理中的应用
2007年
苑洪莲李莉李艳
关键词:体位垫紧张恐惧心理病号服麻醉状态心情舒畅
肾透明细胞癌患者铁死亡相关基因的预后作用
2022年
探讨铁死亡相关基因在肾透明细胞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预后价值。通过TCGA数据库下载KIRC的相关测序数据与检索到的铁死亡相关基因取交集,进行铁死亡相关基因的差异分析。之后利用单变量和多变量Cox回归分析,筛选具有预后价值的基因,构建预测患者生存情况的风险评分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对高低风险组进行GO与KEGG通路富集,探讨风险差异的可能原因;通过ssGSEA分析,评估高低风险组间的免疫浸润情况。在KIRC患者的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中,共得到21个差异的铁死亡相关基因;通过单因素Cox回归分析,获得28个与KIRC预后相关的基因;之后进行Lasso回归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10个基因被纳入模型,计算公式为:风险值(Risk score)=(0.0245)×ALOX5表达值+(0.1260)×CBS表达值+(0.1995)×CD44表达值+(0.2183)×CHAC1表达值+(-0.2959)×HMGCR表达值+(0.0367)×MT1G表达值+(0.0614)×SLC7A11表达值+(-0.0807)×FDFT1表达值+(0.1603)×PEBP1表达值+(-0.2205)×GOT1表达值。生存状态图表明,高风险组死亡病例数多于低风险组;ROC曲线表明风险评分模型具备一定预测能力;K⁃M生存分析显示,高风险组总体生存率低于低风险组(P=5.73×10^(-13))。GO与KEGG富集分析提示,高低风险组间免疫情况及IL-17信号通路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的ssGSEA富集显示,高低风险组间大部分免疫细胞的评分存在显著差异。基于铁死亡相关基因的预后风险评分模型可用于KIRC的预后预测,针对铁死亡相关基因设计靶点可能是治疗KIRC的一种新选择。
李艳桂子玮李希捷王勇琦牛晓辰
关键词:肾透明细胞癌预后模型
腹腔镜阴道骶骨固定术与传统修补术治疗POP的疗效比较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比较腹腔镜阴道骶骨固定术(LSC)与传统修补术在治疗盆腔器官脱垂(POP)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1年12月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的21例POP患者施行腹腔镜阴道骶骨固定术(观察组),与同期25例施行传统修补术(对照组)的病例进行比较。应用POP—Q评分法评价解剖恢复疗效,采用盆底功能障碍问卷短表20(PFDI-20)评价功能恢复疗效,同时分析性生活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Ba点位置和总阴道长度均大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3.229、3.958,均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12个月恢复正常性生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565,P〈0.05)。在POP的疗效比较中,观察组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0.391、17.522、14.913,均P〈0.05)。结论腹腔镜下阴道骶骨固定术能较好地恢复阴道轴向和保持足够的阴道长度,性生活满意,手术创伤小,安全可靠,复发率低,近期疗效较传统手术更具优势。
李艳郝敏王志莲王伟王永红
关键词:传统修补术盆腔器官脱垂腹腔镜
腹腔镜阴道骶骨固定术与传统修补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腹腔镜阴道骶骨固定术(LSC)与传统修补术在治疗盆腔器官脱垂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1年12月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的21例盆腔器官脱垂患者施行腹腔镜阴道骶骨固定术(观察组),与同期25...
李艳郝敏王志莲王伟王永红
关键词:盆腔器官脱垂传统修补术临床疗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