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美惠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1篇异文
  • 1篇植物
  • 1篇植物文化
  • 1篇神话
  • 1篇套语
  • 1篇文化
  • 1篇文化建构
  • 1篇文字
  • 1篇模件化
  • 1篇九首
  • 1篇古诗
  • 1篇古诗十九首
  • 1篇《古诗十九首...

机构

  • 2篇厦门大学

作者

  • 2篇胡旭
  • 2篇刘美惠

传媒

  • 1篇琼州学院学报
  • 1篇厦大中文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论《古诗十九首》中的异文与模件化套语被引量:1
2014年
诗歌通常被认为是高度表达作者个性与内心世界的一种艺术形式,尤其在中国古代的文学评论传统中,"知人论世"成为基本的评判准则。与之类似的,"赋诗以观志",即通过诗反观或推测作者的情感、品格与境遇,也反映了远离当时创作环境之人试图接近诗歌"初始"面貌的努力。然而,诗与人之间联系的相关度与可靠性并未得到深入的考量。在以《古诗十九首》为代表的一系列先唐古诗(包括乐府)中,一方面,为数众多的异文将使后世"一字千金"的评价显得暧昧可疑;另一方面,频繁且几乎以固定模式出现的某些套语迫使读者不得不重新思考从文本回溯到创作者或时代背景的努力能否达到。因此,"诗可以观"的古老理论面临着双重考验。
胡旭刘美惠
关键词:《古诗十九首》异文模件化套语
中国早期植物文化建构初探
2016年
先秦至两汉,人们对植物的认知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体现在各类文本对植物不同的描述中。第一种是努力弥合本体与喻体间差异的,以《说文解字》和诸子著作为代表,文字与意义被连接起来,所指在身体经验与物象的摇摆间渐化为约定俗成。第二种是巫术征兆式的,以《周易》《诗经》与《楚辞》为代表,人事与自然同处于天平两端。第三种是介于想象与现实之间的,以《山海经》《周礼》与方志、农、医类典籍为代表,与前二者不同,植物并非作为能指,而是作为独立的时空标识屹立于文本中。三者均尝试建立起天人对应关系,并以其差异与和同昭示着一种观念:植物定义场域,其中没有任何一种事物可以超越概念的樊笼。
胡旭刘美惠
关键词:植物文化文字神话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