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翔
- 作品数:5 被引量:15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厅科研项目河北省教育厅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铁尾矿废弃地火炬树林水土保持功能被引量:8
- 2015年
- 为了研究火炬树对铁尾矿废弃地土壤基质改良及水土保持功能的作用,以铁尾矿废弃地火炬树乔木林为研究对象,并以灌草林地和裸尾矿为对照,分别布设径流模拟场和土样采集地,对3种立地类型样地内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孔隙度和容重)、土壤水分状况和产流产沙情况进行测定,比较火炬树乔木林和灌草林对铁尾矿基质改良的差异性及其不同植被恢复林地的水土保持功能。结果表明:(1)火炬树样地在提高土壤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方面明显优于灌草林样地,更高于裸尾矿地;而3个样地的土壤容重差别不明显。(2)火炬树样地的土壤田间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和饱和含水量相对裸尾矿样地分别提高了46%,35%和27%。相对灌草地分别提高了41%,25%和0.3%,改良作用也明显优于灌草样地。(3)土壤水分的初渗速率由大到小依次为火炬树(12.73mm/min)>灌草(11.45mm/min)>裸尾矿(9.66mm/min)。稳渗速率由大到小依次为裸尾矿(8.49mm/min)>火炬树(7.88mm/min)>灌草(7.62mm/min)。表明火炬树样地蓄水保水能力最强。(4)火炬树样地虽产生地表径流次数较多(14次),径流量较大(68 403.5t/km2),但流失水土的含沙量和侵蚀量分别仅为裸尾矿地的3%和2%。在火炬树发生水土流失的同时,灌草地均产生径流,水土流失的含沙量、侵蚀量和径流量分别为火炬树样地的1.55倍,1.35倍和1.32倍。
- 陈颖李晨光徐学华郭江李玉灵刘海翔
- 关键词:铁尾矿火炬树土壤入渗径流量
- 太行山片麻岩天然灌、草坡地与人工整地梯田土壤理化性质比较被引量:1
- 2015年
- 以太行山片麻岩山区植被退化的天然荒草坡和基岩裸露的灌草坡以及人工爆破整地形成的隔坡梯田台面和覆土梯田坡面为研究对象,比较其土壤物理和化学性质,分析天然退化山场和人工整地山场对土壤物理结构和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4种类型土壤密度均大于1.4 g/cm3,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均表现为:梯田坡面>荒草坡>灌草坡>梯田台面,非毛管孔隙度与毛管孔隙度比值在0.07~0.31之间。(2)土壤持水力总体表现为:梯田坡面>梯田台面>荒草坡>灌草坡,人工整地梯田的土壤最大持水量和毛管持水量是天然灌草坡的2倍。(3)土壤稳渗速率表现为:梯田坡面(4.82 mm/min)>梯田台面(2.88 mm/min)>荒草坡(1.23 mm/min)>灌草坡(0.89 mm/min),人工整地的土壤稳渗速率是天然类型的2~4倍。(4)土壤PH在6.5~8.0之间,显中性偏碱性;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均值表现为:荒草坡>灌草坡>梯田台面>梯田坡面,天然灌草坡的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均是人工整地类型的2~4倍。(5)土壤速效磷均值表现为:梯田台面(28.42 mg/kg)>荒草坡(15.07 mg/kg)>灌草坡(14.50 mg/kg)>梯田坡面(4.93 mg/kg);土壤速效钾的含量在27.94~49.55 mg/kg之间,人工整地前后差异不明显。
- 刘海翔陈颖徐学华李玉灵
- 关键词:片麻岩山地土壤理化性质
- 华北土石山区森林枯落物与土壤水文效应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以河北省易县崇陵小流域3种不同林分的枯落物层和土壤层为研究对象,对其水文效应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3种林分枯落物蓄积量差异较大,侧柏枯落物蓄积量最大,高达57.9t/hm2,油松枯落物蓄积量次之,为29.8t/hm2,刺槐枯落物蓄积量最小,是28.7t/hm2;3种林分枯落物中,侧柏林的枯落物持水能力最强,为114.5t/hm2,油松林的枯落物持最小,仅为60.1t/hm2;3种林分下土壤的平均容重和总孔隙度差别不大,容重的变化范围在1.46~1.66g/cm3;总孔隙度均偏低,具体表现为:侧柏(30.86%)〉油松(29.31%)〉刺槐(27.1%);3种林分林下土壤持水能力有所差异,表现为:侧柏〉油松〉刺槐。土壤持水能力与各林分林下土壤的孔隙度大小呈正相关,即土壤孔隙度越大,土壤的持水能力越强;3种林分的土壤稳渗速率相差较大,表现为:刺槐(10.50mm/min)〉油松(2.80mm/min)〉侧柏(0.80mm/min)。
- 塔莉杨新兵朱辰光刘海翔李生艳
- 关键词:土壤水文
- 臭柏匍匐茎不同部位光合特性的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为了解臭柏匍匐茎不同部位叶片的光合生理生态特性,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研究了匍匐茎不同部位叶片的光合特性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匍匐茎枝条顶端叶片光补偿点和饱和点均高于中部和基部叶片,表现出明显的阳性叶特征,而基部叶片补偿点和饱和点均较低,具有阴性叶的特点;(2)臭柏匍匐茎顶端和基部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型曲线,有明显的"午休"现象,这两个部位光合日变化的第1个峰值出现在10:00,第2个峰出现在14:00,而中部呈"单峰"型曲线,峰值出现在10:00,且日最大净光合速率高于顶端和基部,为0.66μmol/(m2·s);(3)臭柏匍匐茎不同部位叶片气孔导度日变化呈"单峰"型曲线,而蒸腾速率日变化却呈"双峰"型曲线;(4)光合有效辐射是影响臭柏匍匐茎不同部位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差异的主要环境因子。
- 朱凯陈颖黄秋娴李玉灵刘海翔程达尹坤
- 关键词:臭柏匍匐茎光合特性净光合速率日变化
- 基于土壤种子库的沙荒地植被恢复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通过借用退化沙荒地附近种源地土壤种子库的客土方式,分析客土+保水剂、客土2种不同措施对退化沙荒地土壤改良和植被恢复的作用,为沙荒地植被自然恢复与重建技术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①种子库物种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且双子叶植物居多,未发现乔灌木植物种子,种子密度是种源地(1524.64粒/m2)>沙荒地(843.76粒/m2)。②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在0~10 cm土层内表现为:客土+保水剂>客土>沙荒地,在10~20 cm和20~40 cm土层内3种处理样地无明显差异。③客土和客土+保水剂处理地,其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均远高于沙荒地,客土地的生物量(937.80 g/m2)是沙荒地生物量(287.11 g/m2)的3.27倍。但根冠比是沙荒地(1.85)>客土(1.69)>客土+保水剂(1.04),说明土壤干旱在某种程度上利于植物根系的发育。④不同改良措施下草本Margalef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客土+保水剂>客土>沙荒地;Pielou指数和Simpson指数是客土地与客土+保水剂处理地之间相差不大,但都明显高于沙荒地。
- 陈颖郭耸松刘海翔李玉灵李继泉
- 关键词:土壤种子库客土沙荒地植被自然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