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雷文大

作品数:8 被引量:58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东准噶尔
  • 3篇新疆东准噶尔
  • 2篇示踪
  • 2篇苏铜
  • 2篇砾石
  • 2篇砾石层
  • 2篇长江
  • 1篇云母
  • 1篇示踪意义
  • 1篇铁矿
  • 1篇同位素
  • 1篇普通辉石
  • 1篇钛磁铁矿
  • 1篇物源分析
  • 1篇物源示踪
  • 1篇现代沉积物
  • 1篇粒度
  • 1篇绢云母
  • 1篇控矿
  • 1篇控矿机制

机构

  • 5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哈尔滨学院
  • 2篇武警黄金地质...
  • 2篇武警黄金第八...
  • 1篇教育部
  • 1篇武警黄金第一...
  • 1篇中国人民武装...
  • 1篇中国人民武装...

作者

  • 8篇雷文大
  • 5篇李长安
  • 3篇张栋
  • 3篇张玉芬
  • 3篇潘爱军
  • 3篇刘鹏
  • 3篇康春国
  • 3篇王治华
  • 3篇范俊杰
  • 3篇赵军
  • 2篇杨建
  • 2篇张峰
  • 2篇李庭
  • 1篇张玉杰
  • 1篇邵磊
  • 1篇朝银银
  • 1篇金宝义
  • 1篇王节涛
  • 1篇张勇
  • 1篇王斌

传媒

  • 3篇第四纪研究
  • 1篇中国地质
  • 1篇人民长江
  • 1篇大地构造与成...
  • 1篇矿物岩石
  • 1篇矿床地质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0
  • 4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宜昌地区砾石层的磁性特征与物源分析被引量:18
2009年
分布于宜昌-宜都-鸦鹊岭-枝江一带的宜昌砾石层,是江汉平原边缘丘陵区厚度最大的第四纪沉积物,对地层划分、环境演化及长江形成等研究具有十分重要意义。通过对代表该砾石层完整沉积序列的善溪窑剖面(上段)、云池剖面(中段)与李家院剖面(下段)的磁学特征分析发现,从云池剖面距底部9m处向上,磁化率和磁化参数F_(300mT)等均明显高于其下部分,具体为:1)下部磁化率平均值为28×10^(-3)m^3/kg,而上部磁化率平均达到170×10^(-8)m^3/kg;2)云池剖面距底部9m处以上主导砾石层剖面磁性特征的物质以低矫顽力的亚磁铁性矿物为主,而以下却含有更多的高矫顽力磁性矿物(如赤铁矿);3)善溪窑和云池砾石层的亚磁性物质颗粒要粗于李家院样品。初步分析认为,上述磁性差异主要是物源变化引起的,距云池剖面底部9m以下的砾石层物源主要为鄂西山地,从云池剖面9m开始有四川以西的物质进入江汉平原,表明此时三峡已经贯通。根据已有的测年资料,推测长江贯通三峡的时间大约为1.0~1.1MaB.P.。
张勇张玉芬李长安李庭雷文大
关键词:砾石层磁性特征
新疆东准噶尔松喀尔苏铜金矿区蚀变绢云母^(40)Ar-^(39)Ar年龄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3
2013年
新疆东准噶尔松喀尔苏铜金矿区是卡拉麦里石炭纪陆相火山岩带新发现的斑岩型铜金矿床。为确定其成矿时代,对矿区与成矿有关的绢英岩化蚀变花岗斑岩中绢云母进行40 Ar-39 Ar测年研究,获得绢云母坪年龄和等时线年龄分别为338.6 Ma±2.2 Ma和341.5Ma±3.9Ma,坪年龄代表成矿年龄。测试结果表明,松喀尔苏铜金矿区成矿时代为早石炭世。该成矿年龄对于进一步认识矿床成因、地球动力学背景以及与准噶尔地区斑岩型矿床对比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张栋范俊杰刘鹏潘爱军王治华张玉杰赵军雷文大
关键词:绢云母^40AR-^39AR年龄东准噶尔
基于特征矿物示踪的长江三峡贯通研究构想被引量:6
2009年
长江三峡贯通问题一直是长江形成演化研究中的焦点和难点问题。运用近年来国内外广泛采用的特征矿物物源示踪法来研究长江三峡的贯通,并选择攀枝花钒钛磁铁矿床中的钛磁铁矿作为示踪矿物进行了探讨。就利用攀枝花型钛磁铁矿来示踪三峡贯通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实验步骤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并指出随着单颗粒碎屑矿物微区分析技术的迅速发展,利用特征矿物进行长江三峡贯通研究有望取得较好的效果。
雷文大李长安张玉芬邵磊
关键词:钛磁铁矿长江
江汉平原沉积物中普通辉石的特征及物源示踪意义被引量:14
2009年
通过对江汉平原周老孔第四纪岩芯的22个重砂样品中0.125~0.063mm粒级的重矿物中的普通辉石进行实验分析,发现从钻孔深度104m开始向上,普通辉石的含量明显增多(辉石在该粒级沉积物中的丰度从平均3.2×10^(-4)增加到10.9×10^(-4)),种类也明显多样(从单一的墨绿色普通辉石到多种颜色的普通辉石都有相当数量的出现),特别是含钛普通辉石(玫瑰红色调)首次出现。通过对江汉平原物源分析,特别是近源(三峡以下,含三峡)和远源(三峡以上)产出普通辉石的岩体的面积及类型的比较分析(近源与远源的基性、超基性岩分布明显不同),认为江汉平原沉积物中普通辉石的变化是由长江上游下金沙江-三峡贯通后远源物质进入所引起的,这个发生变化的钻孔深度(104m)的古地磁年龄为1.1Ma。
杨建李长安康春国雷文大
关键词:辉石江汉平原物源示踪
新疆东准噶尔松喀尔苏铜金矿区斑岩型矿床成因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松喀尔苏铜金矿区位于卡拉麦里石炭纪陆相火山岩带。文章通过矿床地质、围岩蚀变、含矿斑岩、流体包裹体和同位素研究,探讨了矿床成因类型。研究表明,松喀尔苏矿床具斑岩型矿床的特征,铜金矿化体产于岩体接触带,围岩蚀变具有分带性,从岩体向围岩依次发育绢英岩化带、高岭石化带和青磐岩化带,绢英岩化带与成矿相关。含矿斑岩复式岩体系同期陆相火山活动产物,成矿作用在时间、空间和成因上与复式岩体中晚期花岗斑岩有关。花岗斑岩具有富水、富挥发性组分和岩浆爆破作用的氧化性岩浆特点,具有后碰撞花岗岩类的地球化学亲缘性,其岩浆起源于后碰撞挤压-伸展转换期的壳-幔岩浆过渡带。幔源岩浆注入、软流圈地幔底侵作用和壳-幔岩浆混合作用是形成含矿斑岩岩浆的主导因素。流体包裹体包括液相包裹体、气相包裹体和含子晶多相包裹体,激光拉曼探针分析表明,气相成分以CO2和CH4为主。成矿流体具有从高温、高盐度岩浆体系向低温、低盐度与大气降水混合的演化过程,流体沸腾或不混溶作用及温度、盐度降低是导致流体中成矿物质沉淀的主要因素。氢、氧同位素组成表明成矿流体以岩浆水为主,在成矿晚期混有大气降水。硫同位素具幔源硫的特征。铅同位素组成显示成矿作用起源于下地壳-上地幔过渡带的岩浆作用。综上所述,该矿床属于与陆相火山-侵入岩有关的斑岩型铜金矿床。
张栋范俊杰刘鹏潘爱军王治华张峰金宝义王斌朝银银赵军雷文大仁传涛
关键词:花岗斑岩斑岩型矿床东准噶尔
宜昌砾石层的沉积环境及地貌意义被引量:21
2010年
宜昌砾石层上覆中更新世网纹红土,下伏白垩纪红层,共有22个岩性层组成,总厚超过100m。通过对宜昌地区剖面出露砾石层的沉积相分析表明,善溪窑和云池剖面由下至上出现冲积扇扇中-扇根亚相;李家院剖面与上述两剖面间有沉积间断,由下至上出现冲积扇扇端-扇中亚相。粒度分析也证明了该砾石层中的砂体属冲积扇中的辫状水道沉积,与沉积相分析所得结论一致。研究认为,宜昌砾石层具有典型的冲积扇沉积环境特征,主要为冲积扇扇顶部分。该冲积扇在宜昌东南地区如此大规模的发育,显示其形成时具有强大的水动力条件,通过对其形成的地貌环境意义进行探讨,初步认为,该冲积扇为长江三峡贯通的产物。据前人研究推断,宜昌砾石层的形成时代应该在1.08~0.73MaB.P.,三峡贯通应在1.0MaB.P.之前。
李庭李长安康春国雷文大杨建王节涛
关键词:砾石层沉积环境沉积相粒度冲积扇
长江、汉江沉积物磁学特征比较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长江和汉江现代沉积物的磁学特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长江和汉江现代沉积物中铁磁性矿物均以亚铁磁性矿物为主,它们主导了样品的磁性特征。但长江沉积物比汉江沉积物亚铁磁性矿物含量要高;2)长江和汉江沉积物的亚铁磁性矿物晶粒都以假单畴~多畴为主。相对汉江沉积物,长江沉积物磁性颗粒总体上要比汉江的粗;3)长江沉积物中的不完全反铁磁性矿物含量比汉江高,但不完全反铁磁性矿物对沉积物磁性参数x和SIRM的贡献却比汉江的小;4)长江上游金沙江段比长江中游(宜昌-武汉)江段沉积物中亚铁磁性矿物含量要高,且长江中游沉积物样品磁性颗粒要比长江上游的偏细,这可能与搬运距离有关;5)长江样品的磁性参数的变化区间比汉江大,数据间的相关性也比汉江差。这可能与长江较汉江流域范围广、支流多、物源复杂有密切的关系。
张玉芬李长安韩晓飞康春国严玲琴雷文大
关键词:长江现代沉积物
新疆东准噶尔松喀尔苏斑岩型铜金矿床的火山构造系统及其控矿作用被引量:4
2015年
松喀尔苏铜金矿床位于卡拉麦里石炭纪陆相火山岩带,属于与陆相火山–侵入岩有关的斑岩型铜金矿床。文章分析了火山构造系统、及其控制作用和构造应力场,结合区域构造演化,探讨了矿床控矿火山构造演化和机制,构建了控矿模式。研究表明:(1)火山构造系统依次分类为陆相火山岩带→火山构造盆地→破火山口(火山穹窿)。控矿火山构造类型是具有环状和放射状断裂的破火山口构造。(2)火山构造系统控矿作用表现在NW走向的区域深大断裂控制火山构造盆地,NW走向的基底断层控制串珠状破火山口构造,赋存于泥盆系基底内的破火山口构造以及派生的EW走向和SN走向的火山断裂交汇部位控制含矿斑岩体侵入和矿化带形成,岩体侵入过程中发生的侵入接触带构造控制矿体和矿化类型,NE走向断裂和剪切裂隙密集带则有利于矿化的叠加。(3)构造系统从主断裂构造带系统向基底断层系统、火山断裂系统和岩体接触带系统依次演化。控矿构造作用与晚泥盆世–早石炭世早中期SN向构造作用和早石炭世晚期–二叠纪NW向构造作用有关:晚泥盆世–早石炭世早中期,SN向挤压构造作用引发NW走向的断层右行走滑剪切、块体顺时针旋转和火山构造控矿系统;早石炭世晚期–二叠纪,来自SN方向和EW方向联合挤压作用下产生的NW方向的构造作用,使得火山断裂构造进一步发育,引起NE走向剪切面理的叠加改造、陆相火山岩线状分布和浅成低温金成矿作用。(4)后碰撞早期挤压–伸展转换环境,早期SN向持续缩短和后期NW向构造作用使构造体制转换,诱发深部岩石圈拆沉作用和软流圈地幔底侵作用,是斑岩型铜金成矿作用和控矿火山构造演化的重要机制。(5)控矿模式明确接触带和斑岩型为主要矿化部位和勘查类型,外围北东侧岩体与接触带是重要勘查区域。
张栋范俊杰刘鹏潘爱军王治华张峰赵军雷文大
关键词:火山构造控矿作用控矿机制控矿模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