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磊

作品数:9 被引量:30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高效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金属学及工艺
  • 6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6篇微合金
  • 6篇微合金钢
  • 6篇合金
  • 6篇合金钢
  • 5篇中碳
  • 4篇动态再结晶
  • 4篇再结晶
  • 4篇铁素
  • 4篇铁素体
  • 4篇晶内铁素体
  • 3篇热变形
  • 3篇钒微合金钢
  • 2篇等温
  • 2篇等温处理
  • 2篇神经网
  • 2篇神经网络
  • 2篇
  • 2篇V
  • 1篇形核
  • 1篇形核机理

机构

  • 9篇北京科技大学

作者

  • 9篇刘国权
  • 9篇许磊
  • 4篇吴晋彬
  • 4篇王承阳
  • 2篇王安东
  • 1篇吴凯
  • 1篇王浩

传媒

  • 2篇北京科技大学...
  • 2篇热加工工艺
  • 2篇材料热处理学...
  • 1篇材料科学与工...
  • 1篇金属热处理
  • 1篇2008年全...

年份

  • 1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中碳含钒微合金钢热变形流变应力预报被引量:6
2010年
以0.33C,0.40Si,1.50Mn,0.099V(wt%)的中碳含钒微合金钢在应变速率为0.005~30 s-1、温度为750~1050℃条件下的单向热压缩变形实验数据为样本数据,用商用软件matlab6.5构建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经实验数据验证,该模型预测的流变应力结果可靠。研究结果表明: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建立热变形流变应力预测模型,适用于预测一定温度与应变速率范围内(0.1~0.9)应变处的热变形流变应力,为控制轧制工艺参数提供参考。与常用的表征稳态或峰值应变处的流变应力与温度和应变速率关系的Arrhenius方程相比,应用范围更广。
吴晋彬刘国权许磊王承阳
关键词:钒微合金钢人工神经网络流变应力
中碳V-N微合金钢连续冷却奥氏体分解及晶内铁素体的形成被引量:2
2009年
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实验机,对一种中碳V-N微合金钢生产过程的中间冷却、再加热、张力减径及其后冷却过程进行了物理模拟。在张力减径变形后分别在800、730、650、630、615、600、585和550%采用水冷至室温。研究了张力减径变形后控冷过程中奥氏体的分解规律,重点分析了诱导晶内铁素体形成的因素。结果表明:奥氏体的分解转变依次为晶界铁素体、晶内铁素体和珠光体;在745~639℃范围内,奥氏体分解主要为晶界铁素体形核、长大阶段;冷却到639℃后,大量的晶内铁素体和珠光体开始形核析出。除已广泛接受的依附夹杂物形核外,析出相及先形成铁素体晶界同样是晶内铁素体的有效形核位置。能谱分析表明,诱导晶内铁素体形核的夹杂物附近没有出现贫化区,钢中夹杂物诱导晶内铁素体的形核应该是由惰性界面能和应力.应变能的共同作用。
许磊刘国权
关键词:晶内铁素体形核机理
变形量及N含量对油井管用中碳V-Ti-N微合金钢显微组织的影响
2009年
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某油井管生产工艺中张力减径过程变形量以及C和N含量对中碳V-Ti-N微合金非调质钢室温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HCLN钢在800℃变形量为20%、40%和60%时,对应的室温组织中铁素体的体积分数依次为17.2%、19.7%和29.9%.N质量分数为2.3×10-4时,800℃变形60%后控冷钢中铁素体的体积分数为含低N(1.1×10-4)钢的1.7倍左右,使含C0.34%的钢中铁素体含量接近于含C0.26%的钢,并使铁素体平均晶粒尺寸降低到3μm左右.变形量和钢中N含量二者增大均有利于增加钢中铁素体的数量,且二者综合运用的效果更有效.通过分析可知,800℃变形量的增大,可以提高未再结晶奥氏体晶粒内的缺陷密度,有利于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时为晶内铁素体形核提供更多的形核位置.N含量的增大,能够促进第二相析出物的析出,诱导晶内铁素体的析出,提高铁素体含量,并细化其晶粒尺寸.
许磊刘国权吴凯
关键词:微合金钢热变形晶内铁素体
某中碳V-N微合金钢的加工图研究与热加工参数设计
采用Gleeble-1500热/力模拟试验机对1种中碳V-N微合金钢进行了恒温热压缩实验,采用动态材料模型建立了其功率耗散图和失稳图合并而成的加工图,研究了其在750~1100℃和0.005~30s-1条件下的热变形行为...
许磊刘国权
关键词:加工图热变形动态再结晶
等温处理对中碳含钒微合金钢晶内铁素体形成的影响被引量:9
2008年
研究了600,550,500和450℃等温处理对中碳含钒微合金钢晶内铁素体形成的影响,及530℃下钢的组织随等温时间的转变规律。同时测量了不同等温温度处理后钢的维氏硬度,分析了钢中诱导晶内铁素体析出的夹杂物的成分。结果表明:由600℃逐渐降低至500℃进行等温处理,晶内铁素体的含量随之增加,其形状由等轴状变为针状,钢的硬度逐渐降低;但是等温温度降至450℃时,钢中出现了贝氏体,钢的硬度亦随之升高。实验中发现,在远离原奥氏体晶界处,晶内铁素体先于珠光体发生形核长大;由Si、Mn、Ti和V等元素构成的及Mn、Ti和S等元素构成的复合夹杂物可以诱导晶内铁素体形核析出。
许磊刘国权王安东
关键词:钒微合金钢晶内铁素体等温处理相变
碳含量对中碳含钒微合金钢晶内铁素体等温形成的影响规律被引量:1
2008年
研究了碳质量分数分别为0.26%,0.33%和0.42%的三种含钒微合金钢在600,550,500和450℃下等温处理时碳对晶内铁素体形成的影响,测量了不同等温温度处理后钢的维氏硬度、500℃下晶界和晶内铁素体的纳米硬度,并探讨了晶内铁素体的形核位置.结果表明:在相同温度下等温处理时,随着钢中碳含量的增高,钢中非共析铁素体的含量降低,铁素体晶粒的尺寸减小,钢的硬度升高.在500℃等温处理后,晶界铁素体的纳米硬度远高于晶内铁素体的纳米硬度;且随着碳含量的增高,晶界和晶内铁素体的纳米硬度都随之升高,但各实验钢中晶内铁素体的纳米硬度相差不大.适当的夹杂物和先析出晶内铁素体都可以作为形核位置诱导晶内铁素体析出.
许磊刘国权王安东
关键词:钒微合金钢晶内铁素体等温处理
中碳V-N微合金钢热变形行为被引量:5
2010年
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对中碳V-N微合金钢在不同变形温度(900-1050℃)及不同变形速率(0.005-30 s^-1)的奥氏体区热变形行为进行研究。通过建立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动态再结晶图、功率耗散效率因子(η)图和应变速率敏感因子(m)图综合分析其热变形行为。结果表明,试验钢在1050℃、1 s^-1变形条件下发生了动态再结晶,其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动态再结晶图、m图等方法得出的结果相互吻合。其中η图与m图差异很小,但由于应变速率敏感因子具有合理的物理意义,因此建议利用m图分析材料的热变形行为和选取最佳热变形工艺参数。
王承阳刘国权吴晋彬许磊
关键词:动态再结晶
C、V含量对微合金钢变形奥氏体动态再结晶峰值应变的影响被引量:4
2010年
以0.05~0.33C(wt%,下同)、0.004~0.099V的3种微合金钢分别在1000和1050℃、0.01~10s-1应变速率下以Gleeble-1500热/力模拟实验应力-应变数据为样本,构建了C、V含量不同的微合金钢成分对动态再结晶峰值应变εp影响的误差反向传播(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利用建立的BP模型研究了在不同应变速率下C、V含量对εp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C、V对含钒微合金钢动态再结晶峰值应变的影响与应变速率相关,高应变速率和低应变速率下元素的影响规律不同。
吴晋彬刘国权王承阳许磊
关键词:变形奥氏体神经网络
钒氮微合金钢动态再结晶动力学及影响因素被引量:5
2011年
为研究钒氮微合金钢的动态再结晶动力学及影响因素,选取3种对比成分的钒氮微合金钢发生动态再结晶的流变应力曲线,利用硬化速率-应力(θ-σ)曲线获得了饱和流变应力σsat、峰值应力σp、动态再结晶临界应力σc及稳态应力σss的准确值及上述特征应力值与σp的依赖关系,回归得到应变速率敏感的中碳钒氮微合金钢动态再结晶临界应变εc和峰值应变εp与Zener-Hollomon参数的关系式.建立了中碳钒氮钢及对比钢的热变形动态再结晶Avrami模型,分析了变形温度、应变速率和C及V、N含量对Avrami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变速率比温度对中碳钒氮钢动态再结晶Avrami曲线的影响显著;C元素对中低碳钒氮微合金钢动态再结晶起促进作用;V和N对动态再结晶动力学的影响对应变速率比较敏感,高应变速率和低应变速率下元素的影响规律不同.
吴晋彬刘国权王承阳许磊王浩
关键词:动态再结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