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大伟
- 作品数:19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赣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军事文化科学更多>>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世界的和平发展——一个科技遗产的视角
- 2011年
- 第二次世界的总体战性质以及战争本身的迫切性特征,促进了战时和战后的科学和技术理论创新,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做好了理论和实践上的奠基。作为二战重要遗产之一的战后科技创新在军事和民用领域广泛应用,影响了国家发展战略的选择,其作用机理是:(一)改变了潜在战争的成本收益计量;(二)对导致战争的经济社会因素的抑制;(三)战争成为一国获取财富和权力的最高效的手段。藉此推动了战后世界发展模式从领土征服战争向和平发展的转换。
- 朱大伟
- 关键词:二战
- 文明忧思:阿诺德J·汤因比的战争观探究被引量:1
- 2013年
- 英国史学家汤因比不仅在历史领域有着卓越的研究,在国际政治方面也不乏独到之处。他的国际政治研究具有突出的历史比较视野和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两种哲学融合的特点。他通过对历史上众多文明兴衰的考察,把战争起源归结为两个层面,即国内层面的社会不公和国际层面的无政府状态。随着世界的整体发展和军事技术的革新,战争已成为人类文明不能承受之重,消灭战争已成为人类文明存续的唯一选择。在消灭战争的可选道路中,他认为应通过自愿合作的世界共同体方式来消除无政府状态,进而实现世界的持久和平。
- 朱大伟
- 关键词:汤因比无政府状态社会公正
- 劳役之殇:近代波兰衰亡的经济考量
- 2023年
- 18世纪中后期,波兰逐渐沦为欧洲列强瓜分的对象。不善的国家治理体系和复杂的民族宗教纠纷以外,波兰的衰亡还与其劳役制庄园经济密切相关。长期依赖劳役制庄园从事谷物生产和贸易,波兰国内市场日渐失序,国家政权内外交困。随着西欧市场的缩小和外贸危机的到来,波兰的社会经济失去依靠、走向崩溃,复杂而激烈的社会矛盾以内战的形式爆发,又以亡国的结局收场。
- 朱大伟李文旭
- 航空救国:20世纪30、40代中国知识界的空权观探究被引量:1
- 2016年
- 20世纪30、40年代中国知识界生成的空权观超越了近代早期狭义的空防论,从而具有了现代的内涵。该时期知识界话语中的空权内涵具有作为权利属性的领空权和作为权力属性的制空权的双重属性。而且,在他们看来,强大空权的获取之于我国具有重要的军事、政治、经济和社会的战略价值。在此认知基础上,他们提出了从组织建设、人才建设、物质建设和思想建设等四个主要层面把中国建设成为强大空权的构想。需要指出的是,知识界虽把空权视为决定战争胜负和国运兴衰的重要因子,但并未否认海权、陆权的存在价值,他们更多持有的是空军优势下的三位一体的建军思想。
- 朱大伟方倩华
- 关键词:抗战国防知识界
- 建设和平:抗战胜利前后中国学人的教育和平观被引量:1
- 2014年
- 抗战胜利前后,中国学人勇于担负建设战后世界持久和平的历史责任。基于对二战起源的反思和总结以及对教育的本质和社会价值的深刻解读,学人们多认为教育对战后和平建设具有独特意义,一国教育体系的指导哲学和内容与和平的维持存在密切关联。针对一战后国际社会世界教育体系建设的失败助推二战爆发的事实,他们提出了诸如教育制度的国际化设计、世界公民教育、平民主义教育以及和平教育的幼儿化等战后教育改造与建设的新理念。同时,他们还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文化和王道文化所承载的固有和平精神予以充分肯定,把其视为战后世界教育重建的元哲学。
- 朱大伟
- 关键词:教育战争战后
- 抗战胜利初期中国知识界关于琉球归属问题的争鸣
- 2017年
- 抗战胜利后,随着国际局势的日趋复杂化,日本领土的最终处里问题,尤其是与中国利益攸关的琉球问题开始进入我国知识界的关切视野,一时引发激烈论争。知识分子们基于历史与现实的考量,政治与法律的逻辑,主要提出了由中国收回、由中国托管或中美共管、琉球独立三种不同解决方案。同时,他们也就琉球问题的解决达成了绝对排除日本染指琉球、反对美国单独占领、托管琉球以及中国作为适格主体应在琉球问题上负有首要责任的三个重要共识。这场论争在造就当时中国政府琉球问题决策的社会舆情的同时,也给我们今天的琉球问题应对留下了宝贵的思想遗产,至今,仍有着强烈的现实意蕴。
- 朱大伟
- 关键词:领土托管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美国东南亚观的转变被引量:1
- 2013年
- 美国自19世纪早期以来形成和发展的"东南亚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生了一个重大转变,完成了其在美国对外战略中由边缘区域向核心区域的地位转向。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太平洋战争的战时历程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首先,第二次世界大战促成了美国对外战略哲学从孤立主义向全球主义的转变;其次,第二次世界大战确立了东南亚地区安全防务与美国利益及安全不可分割的观念;再次,第二次世界大战强化了美国对东南亚地区作为一个整体的政治认同;最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东南亚出现的权力真空,为美国的介入提供了契机。总之,在战后时期东南亚之于美国开始具备了政治、经济和安全等方面的战略价值。
- 朱大伟谢燕菲
- 关键词:第二次世界大战
- 太虚大师的和平观研究
- 2013年
- 太虚大师是近代"人间佛教"运动的开创者,一生倡导佛教发挥护国和护世的社会功能,并致力于为人类的正义和平事业。抗日战争前后,他通过对近代以来历史上战争起源的考察,认为西洋"纵我制物"哲学支配下的"害他利自"观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认为在战后世界和平规划中,应把对人类心理的改造置于首位,人类的心力是变革的根本动力,而这种改造的心理工具就是儒佛文化,如儒家的克己崇仁、佛家缘成史观下的无我观和自他两利观等。同时,在缘成史观的制约下,太虚认为战后有效的和平建设还必须辅以政治、社会和教育领域的改造,多位一体,人类安乐平和的美满之治境的实现方始可期。
- 朱大伟
- 关键词:太虚佛教战争
- 抗战时期民国学人战后和平规划中的国家主权观
- 2013年
- 抗战后期在盟国开始规划战后和平的背景下,民国学人对当时国际社会流行的国家主权观做出了反思。他们认为,随着时代变迁,其存续已构成国际合作的障碍,也是二战未能避免的重要原因。因此,学人们普遍认为应把对主权观念的改造和相应制度安排视为战后世界重建的关键。学人们所倡议的新主权观就其外在属性而言,是相对主权和平等主权的结合,是以对等、自愿与合作为基本价值的主权观。民国学人新主权观的树立源于其特殊时代境遇下所秉承的务实主义的工具理性这一治学理念,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政治哲学几千年来所积淀的思想遗产。这种基于历史经验和环境变迁而生成的主权观对于我们当下树立国家利益与时代环境相协调的主权观具有重要启迪。
- 朱大伟
- 关键词:主权观战争
- 銮披汶·颂堪政府时期的泛泰主义研究(1938-1944)被引量:1
- 2013年
- 1938-1944年间,銮披汶逐渐掌控了泰国的军政大权,构建了以大泰族主义和领土扩张为内核的泛泰主义的意识形态,把泰国20世纪以来的民族主义引向极端。他对内推行法西斯模式的泰化政策,对外采取了机会主义的领土扩张的外交政策。具体实践体现在三个方面:国号的变更、泰化政策的推行和泛泰帝国的追求。銮披汶政府的泛泰主义给战后泰国的政治、经济和外交留下了诸多负面遗产,诸如诱发了战后至今的泰南马来穆斯林分离运动、泰柬柏威夏寺之争以及导致国内经济秩序的混乱与战后和平外交开展的艰难。泛泰主义的历史兴衰给当下世界政治中的民族国家建构留下了有价值的启迪。
- 朱大伟
- 关键词:暹罗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