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正辉

作品数:4 被引量:35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科技计划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页岩
  • 2篇压裂
  • 2篇裂缝
  • 1篇导流能力
  • 1篇压裂裂缝
  • 1篇应力敏感
  • 1篇应力敏感性
  • 1篇支撑剂
  • 1篇支撑剂嵌入
  • 1篇渗透率
  • 1篇水力压裂
  • 1篇排量
  • 1篇微裂缝
  • 1篇层理
  • 1篇储层

机构

  • 4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国土资源部
  • 2篇中国石油

作者

  • 4篇徐正辉
  • 3篇周彤
  • 2篇张烨
  • 2篇潘林华
  • 2篇柳明
  • 2篇李宁
  • 1篇邹雨时
  • 1篇杨柳
  • 1篇张士诚
  • 1篇李四海
  • 1篇崔艺

传媒

  • 2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页岩裂缝液体损害机理研究
页岩气生产一般都需要进行大型水力压裂产生复杂裂缝网络系统,才能获得较高的产能,但其中大部分裂缝宽度较窄,即使采用小粒径的支撑剂,也会存在大量的裂缝无法得到有效支撑,而这部分裂缝是连接深层基质和高导流裂缝的重要渗流通道,对...
徐正辉
关键词:页岩支撑剂嵌入导流能力
文献传递
页岩储层压裂裂缝表面软化规律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针对中国典型的页岩储层开展自发渗吸对比实验,并结合页岩表面硬度测试,分析了页岩自发渗吸能力与裂缝表面软化程度的关系,研究不同水化阶段页岩裂缝表面力学性质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吸水最初的1 d是裂缝表面发生硬度伤害的主要阶段,占总伤害的50%~75%,随后硬度伤害持续、缓慢增加;渗吸速率和单位体积岩石吸水量与页岩裂缝表面软化程度并没有直接关系,但吸水孔隙体积倍数、有效驱动力系数与页岩裂缝面软化程度有明显的正相关性,其值越高水岩作用越剧烈。
周彤张士诚杨柳李四海徐正辉
关键词:裂缝页岩
龙马溪组页岩应力敏感性实验评价被引量:12
2015年
X射线衍射和全应力-应变结果表明龙马溪组页岩具有明显的硬脆性特征,破裂前曲线均呈现明显的线弹性变形。在5 MPa和10 MPa围压下,平行层理方向与垂直层理方向岩芯力学性质表现明显不同,平行层理方向的微裂缝由于受到张力作用而导致页岩突然破裂而完全失去承载能力;当围压达到20 MPa时,由于层理微裂缝的闭合,页岩的力学性质表现相似。氮气脉冲压力延迟测试结果表明:平行层理方向取芯页岩的应力敏感性更强,当有效应力增至10 MPa时,垂直层理方向岩芯渗透率下降1~2个数量级,而平行于页岩层理方向岩芯渗透率下降2~3个数量级;方解石充填的天然裂缝可提高岩芯整体渗透率2~3个数量级,且闭合型页岩天然裂缝应力敏感性强于张开型天然裂缝岩芯。
张烨潘林华周彤邹雨时李宁徐正辉柳明
关键词:页岩渗透率应力敏感微裂缝层理
页岩水力压裂裂缝扩展规律实验研究被引量:19
2015年
页岩气藏储层具有超低孔、超低渗的物性特征,通过体积压裂改造形成复杂人工裂缝网络,是实现页岩气有效开发的关键。试验采用大尺寸真三轴水力压裂模拟,研究水平地应力差、泵注排量,井筒数量等因素对页岩气储层压裂裂缝扩展规律的影响。通过观察压后页岩表面裂缝延伸路径,结合工业高能CT扫描确定页岩内部实际的水力裂缝形态。实验所选用页岩脆性中等,但层理特征明显,微裂隙发育,具有可压性。试验结果表明:水平应力差为3 MPa时,水力裂缝易转向,沟通近井天然裂缝或弱胶结层理面;随着水平应力差的增加,有利于横切缝的产生,沟通远处更多天然裂缝及层理;当水平应力差达到12 MPa时,仅能形成简单平面横切缝。另外,变排量压裂或双井筒同步压裂可以有效地增加裂缝密度,提高水力裂缝复杂程度;但在12 MPa的水平应力差下,双井筒同步压裂仍然仅生成2条简单的水平缝。
张烨潘林华周彤李宁徐正辉崔艺柳明
关键词:页岩排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