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亚丽

作品数:5 被引量:44H指数:2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篇投入-产出
  • 2篇劳动力
  • 2篇城市
  • 1篇溢价
  • 1篇中间投入品
  • 1篇人均碳排放
  • 1篇生产率
  • 1篇实证
  • 1篇实证检验
  • 1篇市场共享
  • 1篇碳排放
  • 1篇企业
  • 1篇企业生产率
  • 1篇区位
  • 1篇区位选择
  • 1篇最优城市规模
  • 1篇微观数据
  • 1篇劳动力流动
  • 1篇环境友好
  • 1篇工资

机构

  • 5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中南财经政法...

作者

  • 5篇张亚丽
  • 4篇项本武
  • 1篇方齐云

传媒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统计与决策
  • 1篇高等学校文科...
  • 1篇中南财经政法...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3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中国城市聚集经济的微观基础
2016年
一、理论基础与计量模型 本地投入-产出联系被视为聚集经济产生的最为重要的微观基础。马歇尔投入共享思想主要基于中间投入品生产的规模经济,如果没有规模经济.一个下游企业无论在何处都可以相同价格获得投入:但是若存在规模经济。孤立存在的企业就有很大劣势,下游企业只有选址于产业集中的区位.才可以把投入品生产外包给供应商,供应商能够以有效率的规模进行生产,从而为下游企业降低成本。
张亚丽项本武
关键词:规模经济投入-产出中间投入品
基于环境友好视角的中国最优城市规模研究——来自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的经验证据被引量:6
2017年
利用DMSP/OLS全球夜间灯光数据和能源消费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及能源消耗碳排放系数,核算出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人均碳排放量。在此基础上,构建城市人均碳排放决定的动态面板模型,使用GMM估计方法检验了城市人口密度对城市人均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人口密度与人均碳排放呈U型关系,基于人均碳排放最小化的原则,中国城市最优人口密度为1.41万人/平方公里,我国70%左右的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实际人口密度低于其最优人口密度,从而表明,我国大部分城市实际人口规模低于其最优水平。为推进环境友好的新型城镇化,对城市规模和密度的控制应考虑不同城市的环境承载力差异,避免基于城市现有等级设定统一标准,对现有人口规模超过最优规模的城市加大控制力度,对低于最优人口规模的城市应该充分发挥其人口吸纳潜力;同时,优化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促进城市内部不同区域间的人口均衡分布,形成合理的总体人口密度,从而有利于中国城市人均碳排放的减少。
项本武张亚丽
关键词:人均碳排放环境友好最优城市规模
中国城市聚集经济的微观基础——来自工业企业微观数据的经验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城市聚集经济是指产业活动在城市聚集所产生的促进企业生产率增长的外部规模经济收益。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大样本数据,构建企业生产率决定模型,对中国城市聚集经济的微观基础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城市本地投入-产出联系、劳动力市场共享、技术外溢为企业提供了显著的外部规模经济,构成了城市聚集经济的微观基础,其中,本地投入-产出联系影响最强,技术外溢次之,劳动力市场共享较弱。基于分行业的进一步研究发现,虽然不同微观基础对不同行业的影响存在差异,但基本结论一致。强化城市聚集经济的微观基础,是实现新型城镇化产业支撑的关键。
张亚丽项本武
城市舒适度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被引量:35
2019年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劳动者收入的增加,劳动者更加重视生活质量,因此城市舒适度在劳动力迁移决策中的作用日益重要。本文构建城市人为舒适度和自然舒适度指标,利用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和12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特征数据,采用条件logit模型研究了舒适度等城市特征对劳动力流动目的地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更高的人为舒适度和自然舒适度是城市吸引劳动力流入的重要因素。劳动力为了享受当地的教育、医疗、文化、卫生、环境而流向人为舒适度更高的城市,城市人为舒适度每增加1%,城市被选择的概率平均上升0. 17%,具有适宜的天气条件的城市对劳动力的流入起拉动作用,城市自然舒适度增加1%,城市被选择的概率平均上升0. 375%。②从变量标准化后的回归结果看,城市人为舒适度和自然舒适度对劳动力流动决策的影响程度小于工资的影响程度。③不同年龄和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劳动力对城市人为舒适度和自然舒适度表现出异质性反应:年龄更小、受教育年限更高的劳动者对人为舒适度的反应更强;年龄越大、受教育年限越高的劳动者对自然舒适度的反应越弱。因此,城市在吸引劳动力方面首先要立足于提升劳动者的真实工资水平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城市需要全面提升人为舒适度水平,提高劳动者的生活质量从而吸引劳动力尤其是高技能劳动力的流入。
张亚丽方齐云
关键词:工资劳动力流动
区位选择与企业生产率溢价的实证检验被引量:1
2016年
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文章使用OP、LP等方法从企业微观层面实证分析了区位选择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我国城市有效就业密度的产出弹性为6%,表明城市产业聚集为微观企业提供了生产率溢价;(2)虽然存在行业差异,但大部分制造业行业从产业聚集中显著获得生产率收益,依赖于本地市场及上下游联系紧密的行业受益更多;(3)企业在不同规模城市的生产率溢价存在差异,城市规模越大,生产率溢价越高;(4)若不克服内生性偏误和样本选择偏误,会高估城市产业聚集的产出弹性。本文政策涵义在于,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可以为处于新常态的中国经济提供增长动力,同时,产业聚集作为人口聚集的前导力量有利于破解人口城市化慢于土地城市化的困境。
张亚丽项本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