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晓会
- 作品数:5 被引量:40H指数:4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资助项目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术前综合干预对胃镜下老年上消化道异物取出的影响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探讨术前综合护理对胃镜下老年上消化道异物取出的患者进行干预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56例老年上消化道异物患者,在胃镜下取出,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术前综合护理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生理指标变化,术中的配合程度,完成手术的时间以及患者的焦虑情况。结果:试验组实施干预后,术中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术中的配合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完成手术时间少于对照组(P<0.01),患者的焦虑情况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术前综合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焦虑状态,利于手术顺利进行。
- 刘淑艳只晓会田喜娜刘金莉韩妍宋淑平
- 关键词:上消化道异物老年
- 心脏磁共振在缺血性心肌病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0
- 2019年
- 目的评价心脏磁共振(MRI)成像在缺血性心肌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使用荷兰Philips公司的3.0TMRI仪对96例临床诊断为缺血性心肌病的患者行心脏MRI检查,并行心脏超声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检查。使用Philips Cardiac MRAnalysis工作站进行后处理分析,以计算心脏功能参数,如左心室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及心输出量,并与超声心动图结果进行比较;同时分析心脏形态学、灌注及延迟强化等特点,与冠状动脉CTA犯罪血管相比较,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心脏MRI与超声心动图测量的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及心输出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6例患者中,心肌首过灌注信号减低56例,心肌延迟强化36例,其中8例合并室壁瘤、6例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结论心脏MRI在缺血性心肌病的诊断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 李小路只晓会尹晓凤张同
- 关键词:心肌疾病磁共振成像
- 在320排螺旋CT双下肢动脉成像中的护理配合效应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320排螺旋CT血管成像(CTA)在行双下肢动脉血管成像过程中,护理配合对的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38例患者分为护理组(82例)及对照组(56例),分别进行320排螺旋CT双下肢血管造影检查,经高压团注造影剂欧乃派克,进行三维重组,获取容积再观(VR)、曲面重组(CP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图像。对照组的患者只进行口头的训练,没有其他的护理干预措施;实验组进行一系列的护理干预以提高患者的配合,减低在成像过程中的非生理性运动。用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显示双下肢动脉图像,对其图像质量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在检查过程中的护理干预加以总结。结果:对照组有2例患者穿刺部位不合理而影响图像质量,对双下肢的病变显示具有一定的影响,3例患者注射压力过高引起外渗,流速在2.5-3.5 ml/s,影响了图像的清晰度,其余均获得满意效果。结论:良好的护理配合有利于320排CT双下肢成像的顺利进行,精心的护理操作是取得检查成功的动脉成像保证。
- 付培德李红霞只晓会方芳张艳坤
- 关键词:320排CT下肢动脉成像护理配合
- CT检查中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处理及对影像学检查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7
- 2014年
- 目的:在CT等医学影像检查过程中,常需要应用造影剂。在造影剂的使用常常发生不良反应,掌握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减少或减轻患者的不良反应,能够使CT增强扫描顺利进行,提高检查安全性。方法:搜集我院2011年10月至2012年9月间的1500例CT造影增强检查患者,包括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冠脉CTA)、头部CT血管成像(头CTA)、肝脏增强、泌尿系三维成像(CTU)以及双下肢血管成像(双下肢CTA),进行造影剂的不良反应类型、造影剂药物剂量、注射速度等统计分析,总结造成不良反应发生的因素及处理方法。结果:不良反应的类型包括发热、呕吐、荨麻疹、面色潮红、局部疼痛、流泪、血压下降、喉头水肿、休克等。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出现不良反应者85例,占5.67%。其中轻度反应65例,占4.33%;中度反应16例,占1.06%;重度4例,占0.27%。结论:在CT增强扫描过程中,造影剂的用量及注射速度与不良反应的发生有相关性。CT检查过程总应该认真执行操作流程,密切观察病人情况,积极防治,正确处理,将造影剂不良反应降低到最低程度,使患者更加安全。
- 孙燕方芳付培德张艳坤只晓会
- 关键词:CT增强扫描造影剂
- 320-DVCT双低技术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应用320排动态容积CT探究低辐射剂量、低对比剂联合AIDR3D迭代重建技术在呼气末对肺动脉栓塞诊断的可行性。方法将64例疑似肺动脉栓塞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进行肺动脉CT血管成像(CT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A组(n=32)注射对比剂:剂量为36. 53±3. 19ml,浓度为370mgI/ml,流速为4. 55±0. 38ml/s;管电压:100kVp。B组(n=32)注射对比剂:剂量为20ml,浓度为320mgI/ml,流速为4. 0ml/s;管电压:80kVp。采用自动管电流调制(automatic tube current modulation,ATCM)技术联合自适应迭代重建3D(adaptive iterative dose reduction 3D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AIDR 3D IR)技术在呼气末对所有患者进行CTPA。扫描结束后,记录患者的对比剂剂量、碘量、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计量长度乘积(DLP)、有效剂量(ED)并对图像进行主及客观评价。在轴位图像上测量肺动脉主干及其各级分支的平均CT值。结果比较两组的背景噪声、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及主观评价各级肺动脉的平均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当管电压从100kVp(A组)下降到80kVp(B组)时,B组的对比剂剂量、注射速率、碘量及CTDIvol、DLP、ED等参数分别较A组下降了45. 25%、12. 09%、52. 66%、49. 12%、49. 25%和49. 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在呼气末进行低管电压、低对比剂——"双低"联合AIDR 3D迭代重建的CTPA扫描方案能够在准确诊断PE的同时,有效降低辐射剂量。
- 付小娇刘芳高超马琳莹李小路只晓会张同
- 关键词:肺动脉栓塞对比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