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强强
- 作品数:18 被引量:29H指数:4
- 供职机构:核工业二一六大队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盆山耦合机制下库车坳陷砂岩型铀成矿的构造约束作用被引量:1
- 2023年
- 库车坳陷处于的塔里木盆地北部,其局部地区已有新的找矿发现,但整体而言仍未获得实质性找矿突破。文章依据区域地质和勘查钻孔资料,结合野外地质调查和样品采集测试,通过综合分析,探讨了库车坳陷在构造-地形地貌的盆山耦合过程中,上新统库车组区域成矿流场的迁移、汇聚过程,区域氧化带及砂岩型铀矿的构造改造特点和分类,并分析了不同构造改造型氧化带的铀成矿潜力。主要认识有:库车坳陷新生代以来的盆山耦合体制有利于“盆地”尺度初始氧化带及铀成矿流场的发育,上新统库车组中的含氧含铀成矿流体总体具自北向南渗流趋势。在库车坳陷内,东西向构造带限定了库车组成矿流场和大规模氧化带的发育空间和南部边界。随着同生长性质的秋里塔格构造带的逐步褶皱抬升,在拜城凹陷南部形成大型“拦水坝”(构造阻水带)和区域性排泄区,库车组区域成矿流场和氧化带被“阻拦”在秋里塔格构造带北翼,“新”“老”两套铀成矿系统在此处叠加,从而形成库车组最具规模的工业铀成矿带。库车组的构造改造型氧化带可划分为3类:早期铀成矿系统被后续氧化成矿流体进一步叠加改造型,铀成矿规模最大并最具找矿潜力,代表区段为日达里克—赛里木一带;早期铀成矿系统后期被构造阻断型,具备一定的成矿潜力,代表区段为温宿、东阿瓦特及却勒一带;早期铀成矿系统被后期氧化再迁移型,成矿潜力有限,代表区段为吐孜塔格及克拉苏构造带。
- 王国荣焦养泉陈正乐王强强阿种明鲁克改王元元孙潇杨军锋
- 关键词:盆山耦合铀矿化
- 塔里木盆地北缘秋里塔格地区新构造运动及铀成矿作用阶段划分——来自不整合的约束被引量:3
- 2023年
- 秋里塔格构造带为新构造运动的产物,构造变形复杂且强烈,然而对其构造变形时间和变形过程的认识仍存在争议,同时对第四纪以来的构造变形过程刻画较少,制约了铀成矿过程的研究。文章以秋里塔格构造带不整合为研究对象,在探讨不整合构造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新构造运动过程研究;以上新统库车组下段为主要研究层位,探讨其赋矿砂体、层间氧化带等两大成矿要素特征及其与新构造运动的关系,进而进行铀成矿作用过程研究。研究表明,秋里塔格构造带不整合包括下更新统西域组下伏不整合、中更新统乌苏群下伏不整合、上更新统新疆群下伏不整合,分别显示为削截低角度不整合、超覆平行-高角度不整合、削截平行-高角度不整合。秋里塔格构造带新构造运动阶段可划分为3个阶段:平缓背斜发育阶段(N_(2)^(1)-Qp_(1))、箱式背斜发育阶段(Qp_(1)-Qp_(3))、构造突破阶段(Qp_(3)-今)。上新统库车组铀成矿过程可划分为3个阶段:同生沉积预富集阶段(N_(2)^(1)-N_(2)^(2)),时限为5.5~4.3 Ma;褶皱期层间氧化阶段(N_(2)^(2)-Qp_(2)),时限为4.3~0.12 Ma;剥蚀突破期改造-氧化阶段(Qp_(2)-今),时限为0.12 Ma~今。
- 王元元王强强吕俊维杨小强陈瑞李秋实
- 关键词:新构造运动铀成矿作用
- 新疆日达里克地区后生蚀变发育方向及其对铀矿化的控制被引量:1
- 2023年
- 目前在日达里克研究区地表露头及钻孔岩心中均发现了氧化砂体及受层间氧化控制的铀矿化及铀异常,具备寻找砂岩型铀矿的条件。但是,由于该区构造复杂,导致层间氧化带展布及发育方向存在一定争议,从而影响铀矿勘查工作。文章拟通过对库车组下段砂岩后生蚀变分带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合区内构造发育情况,探讨层间氧化带发育方向,从而进一步判断矿体赋存位置。分析研究显示,自北西向南东,依次识别出了强氧化带、弱氧化带、过渡带及原生带,各蚀变分带地球化学特征显示,氧化带具有低硫、低C有、低铀、高Fe3+含量特征,Th/U值多大于2;过渡带在地球化学障作用下,硫、C有、铀及铁元素含量最高,Th/U值较多小于0.5;还原带Th/U值接近于1,C有、硫含量介于氧化带与过渡带之间。这一特征与典型层间氧化蚀变分带相似。由此可以判断层间氧化带发育方向自北西向南东方向,结合日达里克所处构造位置及地表出露岩性特征,推断了铀矿体的大致赋存位置。
- 李书海鲁克改王强强王元元孙飞党龙善曹特
- 关键词:砂岩型铀矿塔里木盆地地球化学层间氧化带
- 库车坳陷秋里塔格构造带构造隆升过程及其对层间氧化作用的制约被引量:6
- 2021年
- 秋里塔格构造带变形强烈且隆升过程复杂,其隆升过程直接影响上新统库车组铀成矿过程。文章以该带典型构造现象为对象,以地质调查和钻孔资料为依据,研究各类典型构造产出状态,分析其地质意义,进而进行构造隆升阶段划分,并浅析构造隆升过程与层间氧化过程的耦合关系。研究显示,该带东西分段且普遍发育箱状褶皱,东端东秋背斜为完整箱状背斜;东段东秋北侧、中段北秋北侧、南秋南侧相邻产出屉状向斜;日达里克南部见屉状向斜,沿走向向东变为不对称向斜及宽缓箕状构造。下更新统西域组削顶库车塔吾背斜、库车背斜、并推测削顶东秋背斜而不整合于库车组之上。上更新统新疆群为日达里克构造系分割而呈水平状,同标高产于其南、北侧,超覆于库车组之上。综合该带典型构造特征及区域资料,将其隆升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褶皱低隆阶段(上新统库车组沉积早期—下更新统西域组沉积早期)、推覆速隆阶段(下更新统西域组沉积中期—上更新统新疆群沉积晚期)、后生叠加阶段(全新世以来),并分别可与玉尔滚褐红色氧化岩系、日达里克褐红-褐黄色氧化岩系、日达里克及以东的灰白-浅黄色氧化岩系耦合,对该区带铀矿找矿工作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
- 王元元王强强鲁克改吕俊维杨小强
- 关键词:角度不整合构造隆升
- 喀什凹陷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铀矿化成因浅析被引量:3
- 2022年
- 喀什凹陷克孜勒苏群发育众多铀矿点、矿化点,其成因存在较多争议,具有同生沉积-淋滤地沥青砂砾岩型、地沥青叠加式层间氧化带砂岩型及与油气褪色作用相关的砂岩型铀矿床等观点。在分析铀矿化形成条件基础上,研究喀什凹陷巴什布拉克铀矿床铀源、氧化还原作用、铀矿化赋存空间及油气侵入,认为克孜勒苏群中铀矿化属古潜水氧化成因,铀矿化受区域性古潜水氧化作用控制。
- 李炳谦王强强张明正鲁克改
- 关键词:喀什凹陷
- 库车坳陷库车组砂岩型铀矿找矿方向新解被引量:8
- 2021年
- 库车组为库车坳陷重要的铀赋矿层位,其层间氧化带研究程度较为薄弱,影响对其成矿预测。文章在对库车组氧化砂体及矿化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相关矿化砂岩铀镭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分析层间氧化带形成过程,并浅析其铀找矿方向。库车组主要赋矿层位为其下段,氧化砂岩可分为广布于直线褶皱带中西段和秋里塔格复背斜西段的褐红色氧化岩系、秋里塔格复背斜带中西段的褐黄色氧化岩系、秋里塔格复背斜带中东段的浅黄色氧化岩系,相关矿化砂岩分别偏镭(Ra/U为6.25~20.00)、偏铀(Ra/U为0.07~1.69、一般0.37~0.93)、偏铀(Ra/U为0.34~0.38)。结合岩性岩相特征及秋里塔格复背斜带隆升过程,将3类氧化岩系形成依次归于准同生氧化阶段、层间氧化阶段、后生叠加氧化阶段,判断秋里塔格复背斜带西段玉尔滚一带、中段日达里克-温巴什一带、中东段墩买里-温巴什一带分别为各氧化岩系相关铀矿化的有利探索部位。
- 王元元王强强王国荣善曹特李书海吕俊维陈瑞
- 关键词:铀矿层间氧化带找矿方向
- 伊犁盆地南缘中侏罗统西山窑组价态铀特征被引量:2
- 2016年
- 传统的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成矿理论认为,U^(6+)在沿渗透性砂岩层迁移的过程中,在氧化—还原界面附近被还原成U^(4+)而沉淀、富集成矿。而伊犁盆地南缘侏罗系西山窑组下段含矿岩石价态铀分析结果表明,在氧化砂体中U^(6+)含量并非完全高于U^(4+)含量,在铀离子发生沉淀、富集的成矿界面U^(4+)含量较高,但U^(6+)含量也处于较高水平,仅个别样品中出现了U^(6+)含量高于U^(4+)的现象,该现象的出现与成矿砂体岩性、地球化学环境中有机碳及地下水成分有较大联系。
- 王毛毛邱余波常京涛杜默王明力张虎军王强强
- 关键词:伊犁盆地西山窑组
- 新疆西天山卡拉达湾地区铀成矿分析
- 2021年
- 卡拉达湾地区位于北天山成矿远景带,是北天山西部主要铀成矿集中区。发育众多铀矿点、矿化点及异常点,铀矿化类型主要为碳硅泥岩型,地表有大面积铀异常,研究表明,铀矿化赋存在上泥盆统托斯库尔它乌组黑色炭质板岩及灰白色矽卡岩中,铀矿化的空间分布受控于整体北西向的构造破碎带与碳酸盐化、硅化及矽卡岩化与铀矿化密切相关,深部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 王强强文加喜李炳谦李刚蒲小晨
- 关键词:构造控矿矽卡岩化
- 塔里木盆地北缘日达里克铀矿床后生蚀变特征及其铀矿成因意义被引量:1
- 2023年
- 日达里克铀矿床为塔里木盆地北缘新近系铀矿找矿成果的典型代表,其成因研究可为相同地区、构造背景、层位的铀矿找矿工作提供借鉴。文章在介绍区域地质背景的基础上,对日达里克铀矿床及典型矿带进行详细解剖,对含矿主岩后生蚀变分带及其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浅析后生蚀变成因,综合判断矿床成因类型。研究显示,日达里克铀矿床产出有多个矿带,各矿带赋矿砂体均可划分为发育高岭土化的灰白色岩石类型、发育褐铁矿化的褐黄色岩石类型及未见明显蚀变特征的灰色岩石类型。赋矿砂体岩性-地球化学分带自西向东可划分为氧化蚀变带、氧化还原过渡带及原生未蚀变带,其中氧化蚀变带包括灰白色岩石类型、褐黄色岩石类型,氧化还原过渡带包括褐黄色岩石类型、灰色岩石类型,原生未蚀变带包括灰色岩石类型。主要地球化学指标显示氧化还原过渡带高w(U)、w(Mo)、w(Se)、w(Ga)、w(V)、w(Re)、w(Fe)、w(C_(有))、w(S)及Fe^(3+)/Fe^(2+)值,氧化蚀变带相对高w(Mo)、w(Se)、w(Ga)、w(V)及Fe^(3+)/Fe^(2+)值,原生未蚀变带相对高w(U)、w(Re)、w(S)值,反映氧化蚀变带为后生氧化成因。研究表明,日达里克铀矿床岩性-地球化学分带与层间氧化型砂岩型铀矿一致,矿床成因应属层间氧化带型;下一步工作需在梳理以往地面调查、钻孔资料的基础上,沿走向追溯、垂直走向探索层间氧化还原过渡带。
- 王强强王元元鲁克改李书海吕俊维陈瑞李秋实
- 关键词:铀矿层间氧化带
- 红杂色沉积建造中铀矿化的特殊岩石矿物特征——以库车坳陷新近系吉迪克组铀矿点为例
- 2024年
- 近年来,我国北方砂岩型铀矿勘查在中新生代红杂色沉积建造中不断取得找矿突破,但关于红层中的铀成矿作用机制存在较大争议,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库车坳陷新近纪红层中发育大量铀矿化露头信息,开展相关研究有助于分析红杂色层中铀富集机理。通过系统的沉积学、岩石学及矿物学研究对吉迪克组红杂色层铀矿化点进行解剖,发现了较为特殊的铀矿化类型:矿化层产于干旱背景下湖相沉积环境,呈薄层透镜状产于大套红色泥岩中,矿化岩性为灰绿色泥灰岩并发育大量红化硅质团块,矿化具有层控特征并与硅质团块密切相关,硅质团块具有红化微晶石英、萤石、铀石、方解石以及少量自然砷、黄铜矿和重晶石共生矿物组合,与华南花岗岩型硅质脉铀矿化极为相似,显示出深部热液成因特征;综合判断该矿化层具有沉积和热液双重作用,是特殊的热水沉积型铀矿化。这类铀矿化的发现为深部热液携带铀进入沉积盆地发生铀成矿作用带来直接有力证据,丰富了陆相盆地沉积型铀成矿理论。
- 郭强肖菁刘念王强强许强武勇严张磊刘梦魁丁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