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丽荣

作品数:12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东华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0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6篇成矿
  • 5篇铀矿
  • 4篇地球化
  • 4篇地球化学
  • 4篇地球化学特征
  • 4篇流体
  • 4篇矿床
  • 4篇化学特征
  • 4篇成矿流体
  • 3篇地质
  • 3篇地质意义
  • 3篇铀矿床
  • 3篇同位素
  • 2篇山岩
  • 2篇盆地
  • 2篇盆地火山岩
  • 2篇流体来源
  • 2篇矿物
  • 2篇花岗岩
  • 2篇火山

机构

  • 12篇东华理工大学
  • 2篇核工业北京地...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里贾纳大学
  • 1篇核工业航测遥...

作者

  • 12篇李丽荣
  • 7篇王正其
  • 2篇李子颖
  • 2篇许德如
  • 1篇李怀渊
  • 1篇卢辉雄
  • 1篇张恩
  • 1篇池国祥
  • 1篇陈杰
  • 1篇魏星星
  • 1篇张治波

传媒

  • 1篇岩石矿物学杂...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大地构造与成...
  • 1篇矿物岩石
  • 1篇矿物学报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文题目粤北诸广地区典型铀矿床矿石地质与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本文对诸广地区361、棉花坑、澜河等3个典型花岗岩型铀矿床为研究对象,对铀矿石矿物组成、矿石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开展了碳、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综合前人成矿物源示踪成果与认识,探讨了铀成矿流体来源与流体性质;讨论...
李丽荣
关键词:铀矿床地球化学特征成矿流体
文献传递
粤北棉花坑铀矿床铀矿物赋存形式及其研究意义
近年来,随着热液型铀成矿地质特征和成矿物质来源示踪工作的深入,关于热液型铀矿成矿作用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热液型铀成矿作用理论内涵发生了很大变化.众多的铀矿地质工作者逐渐开始摒弃'热液型铀矿为低温热液、浅成再造成因,主要...
李丽荣王正其许德如
关键词:铀矿床赋存形式成矿过程
黑龙江省萝北地区晚寒武世含钍花岗岩脉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2020年
对侵位于萝北地区麻山群中的含钍花岗岩脉开展了单颗粒锆石U-Pb定年(LA-ICP-MS)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旨在查明岩脉形成时代并探讨其成因,并为佳木斯地块地质历史的重塑提供素材。结果显示,萝北含钍花岗岩形成年龄为(488.4±2.3)Ma,属晚寒武世产物;含钍花岗岩呈细粒花岗结构,出现黑云母和白云母等矿物,富钾、过铝质,富集轻稀土元素、大离子亲石元素(K、Rb)和高场强元素(Th、Ce、Zr、Hf和Sm),亏损Sr、Ba、P和Ti等元素;轻、重稀土分馏显著,Eu强烈亏损;岩石(87Sr/86Sr)i为0.70058~0.70780(平均0.70606),(143Nd/144Nd)i区间为0.51171~0.51175(均值0.51173),εNd(t)=-5.1^-5.8(平均-5.5)。研究认为,含钍花岗岩属S型,是后碰撞构造环境由麻山群副片麻岩部分熔融形成;萝北晚寒武世花岗岩的发现佐证了佳木斯地块在寒武纪-奥陶纪发生碰撞造山事件(约500Ma),推断在晚寒武世(488.4±2.3)Ma,佳木斯地块内部块体及其与北部的西伯利亚克拉通之间已经完成碰撞拼贴过程,形成了佳木斯地块及其与周边地块的基本构造格局;与典型产铀岩体比较,萝北含钍花岗岩具有显著高LREE/HREE比值(25.0~29.3)、(La/Yb)N比值(51.7~67.2)和δCe值(1.20~1.30)特点。
李丽荣王正其肖冠雄李怀渊张恩卢辉雄
关键词:锆石U-PB定年构造环境
粤北棉花坑铀矿床矿物共生组合特征及其意义被引量:1
2021年
基于棉花坑矿床不同类型铀矿石中矿物共生组合关系研究,讨论了棉花坑矿床成矿作用过程中铀的沉淀富集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棉花坑矿床铀矿体主要呈脉状充填或细脉浸染状产出;铀矿石类型包括萤石型、碳酸盐型、硅质脉型和红化型。虽然不同矿石类型中成矿期形成的脉石矿物种类存在差异,但均表现出以下共性特点:铀矿物赋存于脉状充填矿石的中心部位或两壁,或与成矿期脉石矿物相间排列;或呈细脉状、浸染状赋存于碎裂蚀变花岗岩内;与成矿期脉石矿物(主要包括方解石、萤石、微晶石英)镶嵌生长;铀矿物与黄铁矿以集合态或相对独立态密切共生,两者之间及其与成矿期脉石矿物晶体之间界线平直,晶形完好,镶嵌生长。认为棉花坑矿床铀矿石中黄铁矿与铀矿物之间不存在先后的成生关系,均为成矿流体共结晶产物;铀沉淀成矿与氧化还原作用无关,减压、温度下降以及成矿流体pH值、溶解度(饱和度)变化,是制约铀矿物以及相关脉石矿物结晶沉淀的主要因素。
李丽荣王正其王正其
关键词:花岗岩型铀矿矿物共生组合
浙西段扬子地块与华夏地块陆陆碰撞型式讨论
本文基于浙西新路盆地火山岩Sr-Nd同位素组成特征,探讨浙西地区华夏地块与扬子地块之间的拼贴作用方式.新路盆地在大地构造位置上隶属于扬子地块,陈蔡群为华夏地块基底。依据新路盆地火山岩源岩物质的地壳端员可能与陈蔡群相关的推...
李丽荣王正其
关键词:扬子地块华夏地块锶同位素钕同位素
文献传递
新路盆地火山岩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1
2017年
在浙西新路盆地中生代酸性火山岩的Sr-Nd同位素组成和Nd同位素模式年龄基础上,探讨了其源岩性质及其大地构造意义。结果显示,构成新路盆地主体的黄尖组晶屑熔结凝灰岩和花岗斑岩的平均锶初始值分别为0.714 10、0.710 39,ε_(Nd)(t)值分别为-5.5、-5.7;黄尖组晶屑熔结凝灰岩和花岗斑岩的两阶段模式年龄均值分别为1 366Ma、1 387Ma,与扬子地块基底双溪坞群变质岩年龄(900~1 000 Ma)差异明显,而与华夏地块基底陈蔡群变质岩年龄(1 400 Ma)接近;2个单元火山岩Nd同位素均位于陈蔡群Nd同位素演化域。研究认为,新路盆地黄尖组熔结凝灰岩和花岗斑岩具有相似的物质来源,均表现出壳源和幔源物质混合成因特点,壳源物质可能源自南部华夏地块的陈蔡群变质岩,与扬子地块变质基底双溪坞群无关;推测发生于1 000~900 Ma B.P.时期或其后的浙西地区扬子地块与华夏地块之间的陆陆碰撞,具有华夏地块向扬子地块俯冲的动力学特点。上述大地构造运动方式以及岩石成因特点,或许是导致赣杭火山岩带分属华夏地块和扬子地块的火山岩均呈现出与铀成矿关系密切的重要原因。
李丽荣王正其李子颖
关键词:SR-ND同位素火山岩
新路盆地火山岩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2017年
本文研究浙西新路盆地中生代酸性火山岩的Sr—Nd同位素组成,探讨其源岩性质及其大地构造意义。结果显示,构成新路盆地主体的黄尖组晶屑熔结凝灰岩和花岗斑岩的Isr均值分别为0.71410和0.71039,ЁNd(t)值分别为-5.5和-5.7。黄尖组晶屑熔结凝灰岩和花岗斑岩的2阶段模式年龄(T2DM)均值分别为1366Ma和1387Ma,与扬子地块基底双溪坞群变质岩年龄(900~1000Ma)差异明显,而与华夏地块基底陈蔡群变质岩年龄(1400Ma)接近,2个单元火山岩Nd同位素均位于陈蔡群Nd同位素演化域。本研究认为,新路盆地黄尖组熔结凝灰岩和花岗斑岩具有相似的物质来源,均表现出壳源和幔源物质混合成因特点,壳源物质可能源自南部华夏地块的陈蔡群变质岩,与扬子地块变质基底双溪坞群无关,推测发生于900~1000Ma时期或其后的浙西地区扬子地块与华夏地块的陆-陆碰撞,具有华夏地块向扬子地块俯冲的动力学特点。上述大地构造运动方式以及岩石成因特点,或许是导致赣杭火山岩带分属华夏地块和扬子地块的火山岩均呈现出与铀成矿关系密切的重要原因。
李丽荣王正其李子颖
关键词:SR-ND同位素火山岩
海南岛燕山晚期钼成矿作用特征——兼对铀成矿潜力探讨
钼、铀金属作为重要的战略矿产资源,在国防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海南岛作为华南钼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发育斑岩型和热液脉型两种主要成因类型的钼矿床。虽然前人对海南岛各钼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因素、赋...
李丽荣
关键词:岩石成因成矿流体来源成矿作用
粤北诸广地区典型铀矿床矿石地质与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本文对诸广地区361、棉花坑、澜河等3个典型花岗岩型铀矿床为研究对象,对铀矿石矿物组成、矿石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开展了碳、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综合前人成矿物源示踪成果与认识,探讨了铀成矿流体来源与流体性质;讨论...
李丽荣
关键词:铀矿床地球化学特征成矿流体
文献传递
鄂尔多斯盆地CD区块长6地层水化学性质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7
2017年
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致密性油气藏的主要富集区,备受关注。通过研究区长6储层地层水化学参数:钠氯系数范围为0.16~0.6,平均值为0.31;氯镁系数范围为2.8~409.2,平均值为199.2;脱硫系数范围为0~10.1,平均值为2.4;碳酸盐平衡系数范围0.001~0.21,平均值为0.007;镁钙系数范围为1~108.8,平均值为54.5;四角版图相似性差;碱交换指数IBE=0.975,Cl^-/Na^+=4.9,C^-/Ca^(2+)=2.56,再利用储层水的钠氯系数和氯镁系数综合分析验证地层封闭性;地层水的脱硫系数和碳酸盐平衡系数研究验证含油气特性;地层水的镁钙系数和地层水四角图版分析研究区次生孔隙特征及储集层连通性;碱交换指数反映地层保存条件好坏的方法,结合油气成藏演化史及岩石学特征综合分析表明,该区具有较好的储层封性和成藏条件,整个储层区来说孔隙之间的连通性较差,局部区次生孔隙发育好。是研究区储层地层水的主要特点,可为预测有利储层提供依据。
张治波刘腾李丽荣刘号明李松倬宁强强魏星星
关键词:地层水矿化度储层评价化学性质油气成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